龐浩
摘 要: 體育教學是小學學校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貫徹現階段國家教學方針必不可少的重要學科。增強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快速達到增強學生理論知識儲備與體育技能,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了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 小學體育教學 有效性 提高方法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廣,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與學生家長開始重視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中尤以小學體育教學較為明顯。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與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訓練等密不可分,其判定標準為當學生經體育教學后,其身體狀況、體育技能、運動參與、心理健康與社會生活等多方面是否有實在的進步與發(fā)展,可將體育教學看做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有效的體育教學對增強學生體育知識與技能,促進其情感、態(tài)度、能力和價值觀等多方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明確教學目標,轉變教育觀念
一門課程課堂教學活動的靈魂主要在于其教學目標,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可有效激勵、引導和調控課堂教學過程,還對其具有評價功能。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課教師對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理解、把握與制定,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前需精心準備,做好備課工作,并在此過程中將自身的教學理念與體育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等進行全方位的結合,制定科學、合理、有效、可行和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的教學目標,以此指導體育課堂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減少其盲目性與隨意性。且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教師要與時俱進,及時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課堂主體,以學生發(fā)展為課堂教學中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強化整體學習效果。
二、采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無論何種情況下,興趣永遠都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小學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可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設計多種精彩的內容,通過猜謎語或講故事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好奇心,例如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體育課中的“跑跳攀爬”綜合訓練故事化為“花果山玩?!?,將學生未知的教學內容變?yōu)槠涫煜さ氖挛锘蛞阎膬热荩洿藢дZ引導,學生腦海中會出現孫悟空與花果山猴子在花果山玩耍的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導其進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其次,教師可通過設計課堂游戲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人教版小學體育水平二中的“投擲與游戲”教學中設計神投手或打靶的游戲,立定跳遠(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教學中設計青蛙過河的游戲等,以增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多樣性與競爭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且通過游戲設計的教學方法也能夠達到體育熱身的目的。再次,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渴望成功的強烈欲望,采取定期舉辦不同形式體育競賽的方式,增強課堂教學活動的競爭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更主動、積極地投入體育鍛煉中。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關系,具體是指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二者所處地位、作用及彼此之間相互對待的態(tài)度等,健康、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學校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也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改善緊張、對立的師生關系,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避免出現僵化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從內心喜歡上體育課,構建健康、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進而促使學生在喜歡體育課的基礎上對任課教師產生認同感,使其尊重并信任教師,將其作為自己的朋友而非嚴苛的教育者,增強二者之間的親近感,拉近師生距離,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四、因材施教,實行分層次教學
一般來講,小學體育教學中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各不相同,其體育課程的學習基礎與運動技能同樣具有差異性,常規(guī)化與普遍化教學行不通。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在了解和掌握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實行分層次教學,并選取適當的教學內容,建立科學、有效、可行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級體育教案“快速跑”的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通過“讓距跑”的訓練方法進行課堂練習,安排體育水平不同檔次的小組成員分別從不同起跑點出發(fā)起跑,使其最終同時到達終點,此種體育訓練方法不僅能夠鼓勵跑最快的學生盡力擺脫其他超前的成員盡力奔跑,而且能夠促使跑得較慢的學生追趕前者,提高不同體育水平學生的奔跑能力。
五、更新教學方法,增強體育教學有效性
就目前情況看,以往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需求,各教育機構與體育教師要結合現階段學生學習特點、學習水平和教學環(huán)境差異等多方面的實際情況對現行的教學方法進行適當調整與創(chuàng)新,使其盡量貼合教學實際,并與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場地器材等完美結合。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較為常用的新型教學方法主要有游戲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兒歌教學法和故事教學法等,教師要對所教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知識基礎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并選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其競爭意識與創(chuàng)造力,強化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要實現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校和教師要從轉變教學觀念、增加師生互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革新教學方法等多方面努力,并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實行分層次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以強化學生課堂學習效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韓春華.如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J].基礎教育研究,2013,24:32-33.
[2]李振東.對當前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2,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