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芳玲
【摘要】打造一個農(nóng)村語文小班化的高效課堂,需要在課程的導入上面精心設計研究。導入過程中的趣味性將是吸引學生注意力以及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guān)鍵。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做深入性的思考,即提高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擁有一個良好的授課狀態(tài);注重導入過程中道具的運用;巧妙地設置懸念,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課文以故事和謎語的形式展現(xiàn)等。
【關(guān)鍵詞】小班化;趣味性;導入
想要提高農(nóng)村小班化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如何能夠在課堂的前幾分鐘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感是關(guān)鍵,也就是說如何設計出一個趣味性的課堂導入,決定著學生整堂課的學習狀態(tài)和課堂氛圍。那么,采取什么樣的方法能夠設計出一個多彩的課堂導入呢?接下來我們分以下幾點進行闡釋:
一、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是課堂導入的關(guān)鍵
學生上課缺乏激情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沒有一個趣味性的導入,在課堂前四五分鐘內(nèi)拉住學生的思維。如果教師無法在課程的導入階段加大重視。那么,整個課堂的教學活動將無法從根本上調(diào)動起學生對于語文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與身邊教師的溝通了解,以及網(wǎng)絡視頻名師課堂經(jīng)驗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出色的教師總是能夠在課程開始的短短時間內(nèi),將課堂的氛圍提升到一個很活躍的狀態(tài)。
要想做到這一點,好的內(nèi)容和充沛的前提準備工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師本身的精神狀態(tài)。教師的講授在一個趣味而又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下,學生的思想也會跟著你動。學生的思維一旦得以激活,便可以輕松地跟隨教師的步伐得到學習的進步和能力的成長。這一切都和教師的引導有著不可或缺的關(guān)系,因為這些沒有的話,后面的所有便無從談起。
二、趣味性的導入離不開道具的輔助作用
孔子在其《論語》中說道,“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知者不如好知者?!蔽鞣街軐W家愛因斯坦也曾有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言論,因此我們知道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在課堂導入階段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便會積極配合教師一起去探尋知識的奧秘。那么什么樣的課程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呢?
由于語文的學科特點,抽象的課文可能會令學生產(chǎn)生排斥感。一個合適的道具,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體,更能夠在課程伊始便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講授《畫楊桃》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做導入:“大家看一下這個楊桃,”然后等到大家看了幾秒鐘后,變動一下方向說“大家再看看這個楊桃的形狀變化了嗎?如果我再動一下,你們猜猜它是不是又是另外的一個形狀了呢?”這樣在課程的開始配以實物的展示,能夠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并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語文課文中的插圖,不能夠小視它們的作用,每一個插圖都是編排者精心篩選的,在課文的講授過程中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去看,去思考并可以輔助進行提問,“為什么在這個位置插入了這么一張配圖呢?”除了實物和圖片之外,教師還可以加入有聲朗讀部分。這樣可以給一向適應了死板教學方法的學生新鮮感,不僅能夠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同時能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的靈感。
三、懸念的巧妙設置,豐富學生的思維空間
懸念的作用不言而喻,就是給學生鋪設一種期待的心理,對其會有很強的誘惑力。帶著學生的求知思維,一起去探索追求。在懸念的設置上面不僅要形象生動,吸引學生,還要簡潔,不能過于繁瑣。學生在閱讀課文的時候,往往會對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以及人物接下來的命運走向有一種期待心情,根據(jù)學生的這種心理去設置懸念,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會讓一節(jié)課的時間在緊湊的思維跟進中一點一點的流逝,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曾經(jīng)在視頻上面看了一堂《驚弓之鳥》的語文精品課,教師在課程開始就設置懸念,“空中有一只大雁飛過,我們想要把它打下來,我們有什么方法呢?”學生們便爭先恐后的回答道,“用箭射,用搶……”然后,教師肯定要認可學生的回答是很正確的,但是也要進行下一步的引導,“你說古代有一個更厲害的人,不用箭出弦,只是拉一下弓,然后大雁就射了下來,這又是什么原因呢?”看學生都在等待教師的指引,這時教師只需要說,“答案就在課文里面,大家仔細將課文閱讀完,自然就知道答案是什么了,將來你也能成為一個空弦射下大雁的能手?!?/p>
四、課文以故事,謎語等趣味形式展現(xiàn),變更傳統(tǒng)課堂氛圍
通過經(jīng)驗我們知道,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和猜謎語,每次到講故事的環(huán)節(jié),學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并且每次都是聽完還津津樂道。為了驗證這一點的可行性,語文課程小組巧妙地設計了一節(jié)與課程教學目的有關(guān)的故事去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結(jié)果最后整堂課下來,學生在輕松中產(chǎn)生了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并能夠積極配合教師進行教學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教與學之間的隔閡,實現(xiàn)了課堂講授的高效率。
例如,一位語文老師在教授《四個太陽》一課時,是這樣進行趣味導入的:“同學們,我們上課前先猜一個謎語吧。請大家認真聽:“一位老公公,一副圓面孔,一日不見他,不是刮風就下雨?!贝蠹也乱徊逻@個謎底是什么?
教師并非想用這個謎語將學生考住,所以教師在朗讀謎語的時候,適當?shù)募恿诵┲w語言,這樣教師的生動形象的表演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整個課堂的氛圍也同時被有效地調(diào)動起來了,還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通過小故事或者謎語進行的課程導入,不僅可以將課堂的氛圍變得活躍,也能引起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究沖動。將最開始學生的那種消極的“讓我讀書”的狀態(tài)轉(zhuǎn)變成“我要讀書”的狀態(tài),從而使得整個班級走向“輕松學習”的整體氛圍。
總之,趣味性的課程導入并非是一件簡單的工作,不被教師所重視,而應該是一門科學,不重視課堂的開始,期間的內(nèi)容準備的再好也無濟于事,因為會有部分學生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jīng)對課堂的講授產(chǎn)生了排斥的心理。擔任農(nóng)村小班授課的語文教師,不能因為學生少便忽視了課堂導入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在進行農(nóng)村小班化教學的摸索過程中,對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做了充分的重視,所有的課程組的老師都認為導入環(huán)節(jié)是最不應該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趣味性課程導入,可以使得課堂氛圍更加活躍,語文教學更加的高效率,展現(xiàn)其自身的學科魅力。
參考文獻:
[1]趙海燕.語文教學中應發(fā)揮小班化的優(yōu)勢[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8(10)
[2]武桂香.淺析農(nóng)村小學語文小班化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上),2014.03
[3]朱小蘭.試論小學語文小班化課堂教學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