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安
摘 要:形成性評價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與能力發(fā)展而進行的過程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和合作精神等進行的持續(xù)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的目的就是讓教師隨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幫助學生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改進學習的方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運用
初中英語寫作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最佳體現(xiàn)。當前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學評價方式比較單一,學生的寫作內容的評價對象主要是該科教師,教師往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進行精批細改,指出學生作文中的語法錯誤、詞法錯誤及句子結構不當,然后給出分數(shù)。教師對學生的寫作內容的批改可謂兢兢業(yè)業(yè),但部分學生對于老師的辛勤勞動并不領情,他們拿到批改后的作文,往往只看一下分數(shù),并不留意那些紅色的評語和文章中修改過的錯誤。許多初中英語寫作老師常為這種無效勞動感到苦惱。造成這一現(xiàn)狀的原因固然很多,然而,就寫作教學的實踐而言,筆者認為首先應該關注寫作教學中積弊較深的作文評價問題。本文把形成性評價理論具體應用初中英語寫作能力教學評價中,促進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乃至整個英語教學的良性發(fā)展。
一、如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運用形成性評價的方法
1.讓學生在合作互助中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他們依托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美國的約翰遜兄弟倆把合作觀念引入了教學領域,他們認為如果學生不能夠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用于與他人的合作性互動之中的話,那么這種知識和技能都是無用的,這種教育也是失敗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互助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具體可如下操作:寫作教學課堂中,把各個同學分成合適的小組,每次作文完成之后,各小組成員先輪流評閱組內各個同伴的習作,然后總結和歸納本組同在的普遍性問題,如作文的內容、典型的語法問題等,并討論改進的推選出本組最佳習作。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好促進者和監(jiān)督者,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及時地指導。如有的學生參與不夠積極,有的學生發(fā)言時聲音太大影響到了其它組的同學,還有的學生遇到的觀點就和別人爭吵。這時教師就要給以具體的引導,引導學生有秩序學生自評、同伴互評等評價方法,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自我,主查和評價自己的工作和成就,而且還能促進學生通過參與和交流,改進不足之處。在評價中學生是主體,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自然提高。促進了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
2.作文教學的評價注重對學生寫作過程的評價,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讓每個同學都能感受到寫作成功的樂趣
形成性評價的開展不僅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誘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部分,更重要的是這種評價方式充分地尊重了學生個體差異性,能夠讓每個同學找到自己寫作的成功點,感受到寫作成功的樂趣。課堂教學的每個學習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教學不能以絕對統(tǒng)一的尺度去度量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發(fā)展程度,要給學生的不同見解留有一定的空間。這個世界是多元的,我們的教學應該把學習者視為單純的知識接受者,而更應看作是知識的探索者和發(fā)現(xiàn)者。因此,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不僅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過程。寫作過程是作文完成的基礎。關注作文的寫作過程,關注學生收集素材的過程,能促進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能動性,促進下一步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傳統(tǒng)的作文評價方式很注重結果,學生完成作文后交給老師,老師面對作文,首先考慮的是寫作文的技能、知識等,很少去考慮到學生在寫這一作文的過程中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變化。更要考慮到學生運用寫作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構主義理論基石的先驅們給我們現(xiàn)時代教育教學有益的啟示是:教學決不是教師給學生灌輸知識、技能,而是學生通過驅動自己學習的動力機制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課堂的中心應該在于學生而不在于教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是引導者、促進者和幫助者。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并體現(xiàn)在作文中,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的作文才是有生命力的作文。使學生體驗到了初中英語寫作的進步和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信。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要把給予學習者取得成功的歡樂看作是教一條金科玉律?!痹趯W習上,沒有一個學生是不希望進步的。他們總有一定的成功期望。形成性評價的激勵作用無形之間增加了學生對英語寫作成功的渴望。
3.初中英語寫作的評價標準應該多元化
多元智力理論里面認為:各種智力只有領域的不同,而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是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進行組合。因此,每個學生都具有可能發(fā)展的潛現(xiàn)的領域不同而己。傳統(tǒng)的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僅以學生學業(yè)成績作為評價標準的偏狹的學生評價觀。形成性評價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再單純地以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槲ㄒ坏臉藴逝c尺度來評價學生,而是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層面去看待每一個學生,不僅著眼于學生的現(xiàn)在,而且要考慮學生的過去,更要關注學生的未來。教師應設計各種開放性的、有利于學生展示自己不同優(yōu)勢的評價活動,突出評價的激勵功能,激發(fā)學生的內在發(fā)展需要,促進學生的優(yōu)勢智力領域的發(fā)展,并促進其優(yōu)勢智力領域的優(yōu)秀品質向其他智力領域遷移。
二、英語寫作過程中運用形成性評價還應注意一些問題
1.評價改革不僅需要教師樹立全新的評價觀念,建立科學、嚴謹?shù)脑u價方法體系,還應與家長、學生及時溝通,密切配合。
2.持之以恒是形成性評價實施的重要條件。對英語寫作學習過程的評價和描述要比對寫作結果的評價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多而且難度大,形成性評價的操作需要教師進行周密和整體的規(guī)劃,數(shù)據(jù)和材料需要教師及時的積累和整理,這一切工作都需要教師的持之以恒。
3.正確處理教學與評價的關系。結合教學內容,靈活設計評價活動,要富有個性化和創(chuàng)造性,要讓學生學有所得。
4.重視評價中學生的情感因素。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從“我的作文到底差在哪里?”轉變?yōu)椤拔乙鯓訉懖拍馨盐易魑膶懙酶??”的思維模式上來,把消極因素轉變?yōu)榉e極因素,讓學生對自己作文的意義進行重新思考而非只是注重作文中的表面問題。
5.注重形成性評價的自主性特征。學生對寫作內容、寫作方式有自主權。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充分發(fā)揚個性,保持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提倡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自主寫作,在完成任務后自我評價,使學生學會自我反思,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