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紅寧 姜才勝 張翠平
摘 要 輸入假設和情感過濾假設理論是語言學家Krashen提出的,它為探討我國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提出了一個很好的理論依據。文章首先簡單介紹了該理論,然后嘗試性地將此理論與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相結合進行了研究,得出此理論對分級教學起著積極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 輸入假設 情感過濾假設 大學英語分級教學 二語習得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59
0 前言
教育部在2007年9月頒布了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根據這一要求,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該采用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不同的學生遵循教學要求的三個層次,即,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①因此,我校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積極探索適合本校的教學模式,確定了自己的教學目標,并且在2013年對13級全體本科生進行了大學英語的分級教學。
如上所述,大學英語分級教學遵循課程教學要求“分類指導和因材施教”的原則,這一教學模式,能夠合理安排師生資源,提高教學成效等,在這些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果。②但是,經過兩年的實踐,分級教學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著醫(yī)學問題,例如,各校分級教學沒有科學的標準,學生對分級教學不太重視,教學模式和方法有時單一片面等等。 因此,本文擬以 Krashen(克拉申)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即,語言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為依據,針對我校在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提出了合理科學分級教學的必要性,為今后我校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提供幫助。
1 理論依據
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著名的二語習得理論包括五大假說,③其中,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作為此理論的核心和精髓??死暾J為,二語習得是潛意識的行為,學習者應該遵循自然規(guī)律才能習得語言。他們可以接觸略高于自己現有語言水平的可理解性的語言,但前提是只有在自然語言的環(huán)境下取得。那么,怎樣獲得可理解性的輸入呢? 其實就是克拉申提出的語碼輸入量,即,“i+1”的公式,其中“i”指的是學習者現有的英語水平,“+1”指的是略高于學習者現有水平的語言層次。④因為學習者在二語習得過程中,他的英語水平應該和語言輸入保持一定的距離, 但有一些內容對學習者來講具有挑戰(zhàn)性,他們不太理解,這樣也是可以的。
什么是二語習得理論中的“情感過濾假說”呢?我們知道,學習者雖然接觸了許多可理解性的輸入,但這并不代表他們能夠習得語言。一個人的自信心、他的學習動機、他是否焦慮等等情感因素同時也影響著二語習得的獲得。比如,當學習者處于情感過濾狀態(tài)極低的情況下,學習動機極強,很積極、很樂觀,他就容易吸收可理解的語言,這樣就能增加語言的吸收量,加速語言的習得能力。二語習得理論為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對我校大學英語教學也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啟示作用。
2 實踐研究
2.1 問卷調查
我校對2013級學生采用“三分法模式”⑤進行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即A班,B班和C班。我們以學生入學前的高考英語成績和他們入校后的一次英語統考成績?yōu)闃藴?,?013級全體學生分為了1個A班,10個B班,4個C班。筆者針對2013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設計以封閉式問題為主,即:
(1)你是否了解分級教學的目的?
(2)你是否適應目前的分級教學?
(3)分級教學能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分級教學對英語成績的提高是否有幫助?
(5)分級教學管理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6)大學英語分級教學課堂是否有吸引力?
(7)如果讓你自主選擇,你會選擇什么教學班?
(8)分級教學對你的心理是否產生正面影響?
(9)分級教學打亂原班級對你是否有影響?
關于“學生對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看法”,通過問卷調查,幾乎占5%的學生完全了解分級教學的目,對分級教學目的不了解的學生有將近30%。雖然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夠適應分級教學,但是其實不到30%的學生則認為分級教學能夠提高學習積極性,大多數學生則認為分級教學對他們來說并沒有起到多大的幫助作用??梢酝茢喑?,我校學生對分級教學模式有所了解,但不很認同,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
關于“學生對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管理的看法”,通過問卷調查,肯定分級教學管理有一定作用的學生占多數,他們說分級教學能夠調動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但對在其吸引力方面,持肯定態(tài)度的學生少于持否定態(tài)度的學生,因此如何才能吸引學生參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是分級教學的關鍵。
關于“分級教學對學生產生的心理影響”,通過問卷調查,認為分級教學對他們的心理產生正面影響的學生占三分之一,幾乎一半的學生沒有對這個問題給出明確的答復。也許因為調查對象主要是新生,所以一半以上的同學認為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對他們沒有造成心理上的直接影響。
此外,問卷調查又涉及了幾個簡單而籠統的問題,它們是:
(10) 你贊同還是反對分級教學?
(11)你認為根據英語入學成績進行分級教學合理嗎?
(12)你認為分級教學的利弊關系?
(13)你是否贊同這種“滾動式”的分級模式?
本次問卷調查是在2013年新生入學軍訓后進行的,問卷的回收率為100%。從學生的問卷調查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學生贊同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他們認為根據高考入學英語成績和英語入學考試成績兩者進行分班是合理的。針對“滾動制”的分級模式,絕大部分學生也贊同。因為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但是,不少學生希望能在教學中加強“聽力和口語”的訓練,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學生還普遍認為師生之間的互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很重要。
2.2 實施辦法
此次問卷調查對象為2013級一個年級的非英語專業(yè)分級班的大部分學生,沒有二、三年級的學生,因此樣本不大,但是學生來自于不同的系和專業(yè),所以比較全面,可以反映我校學生對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基本看法和觀點,因此此次問卷調查可以為我校英語分級教學提供一些理論依據,能夠促進我校英語分級教學改革和完善。
由于我校采用的“三分法模式”的A級班和C級班所占比例較小,部分學生對此表示不滿意,他們認為以一次考試成績進行分級教學是不合理的。比如,英語基礎很好的學生也很容易從A級班下滑到B級班,英語基礎偏上的學生卻不容易從B級班上升到A級班,這在某種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分A級,B級和C級班時,各個級班的比例應該重新調整,A級班可以占25%~30%,B級班可以占40%~50%,C級班可以占25%~30%。這種分級方式對英語基礎好的學生有利,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創(chuàng)造性;對英語基礎差的學生也有利,給了他們一個奮斗的目標和動力;對中等水平的學生同樣也非常有利。這種個性化的分級教學模式遵循了二語習得規(guī)律,能夠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增加他們的學習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
3 結論
克拉申的輸入假設理論和情感過濾假設理論是第二語言習得的核心和精髓。它對大學英語分級教學都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本著這個理論依據,在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兩次英語考試成績,又要照顧到他們潛在的語言應用能力,還應該在學生“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即,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目標、學習態(tài)度和興趣、以及他們的學習特點和風格等等,只有這樣,才能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采用具體的教學方法,適時調整教學進度,以便制定新的教學計劃。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教學需求,以達到教學大綱的所規(guī)定的要求,⑥即,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