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華
【摘要】語音教學對英語教學來說是一個重難點所在,提高語音教學效率也是廣大英語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以sound time的教學目標為基礎,結合了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的一些實例,從情景、活動、資源等層面,提出了英語語音教學的一些方法,希望對小學英語語音教學起到一定的啟發(fā)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語音教學 方法
語言無法脫離語音而獨立存在,因此語音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占據(jù)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教師要建立生動有趣的課堂,把語音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訓練學生習得標準規(guī)范的英語發(fā)音和語調,打造學生口語交際的堅實基礎。
一、設置主線,強調語音內容和情景的關聯(lián)性
教師要根據(jù)課堂核心話題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充分體驗并掌握語言的運用。有效的情景應當具備主題明確、線索清晰的特點,學生在有效情景中更容易學會并理解語言,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在英語語音教學課堂上,老師要設計好有效情景和主要線索,引導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四下第六課中,sound time板塊設計了一只吃魚的貓,旁邊有一只老鼠正在讀書給貓聽。這一情景略顯單調,趣味性不足。于是,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老師對該情景采取了巧妙的改編,用本教材中經常出現(xiàn)的Sam貓和Bobby鼠這兩個學生所熟悉的卡通形象,替換了原本的貓和鼠,從而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在復習過程中,老師又安排活動,讓同學們根據(jù)衣服進行人物猜測,由于學生都知道貓愛吃魚,因此許多學生都能猜出畫有魚形象的衣服是Sam所穿的,because Sam likes fish。老師改編的這一情景,為此后的教學鋪設了Sam與Bobby的故事線索,并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其開始興致勃勃地研究起Sam和Bobby這對old friends 之間new story。情景的設計和改編不但勾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還將課本所講的fish一詞中i發(fā)音為|I|這一語音知識無形中教給了學生。
因此,老師設置好情景主線,把語音內容和情景有機結合,再加以引導,就能把學生帶入情景,讓學生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學到文中的語音知識。
二、強調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語音規(guī)律
如今的課堂教學逐步認識到了以學生為主體的重要性。老師要把盡量多的時間讓給學生,讓其自己思考、體會、實踐并總結。英語新課程標準也指出,老師要提供給學生大量傾聽的機會,讓學生反復模仿錄音中的發(fā)音方式并進行實踐,培養(yǎng)其良好的聽說習慣。語音學習首先要讓學生多聽,多感受,這也是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三、資源高效利用,達成輸出目標
如果僅僅進行聽音模仿和單純的發(fā)音練習,那課堂一定是枯燥無味的。教師可以從網(wǎng)絡上找到海量的資源,從中挑選出一些和本課中心思想聯(lián)系性較高的有趣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成課堂教學的目標。
1.觀察發(fā)音口型。例如:教師先讓學生觀察語音卡片,進行示范發(fā)音,再利用多媒體展現(xiàn)字母發(fā)音的形態(tài),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字母發(fā)音的口型并加以模仿,從而更準確地發(fā)音。
2.欣賞視頻,趣味模仿。比如:在一次課堂教學中,老師選取了一段關于Sam uncle的幼兒語音視頻。
該視頻以動畫形式展現(xiàn),并且語音內容流暢押韻,朗朗上口,充滿趣味性,很大程度地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課堂氣氛活躍而熱烈,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利用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能營造出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玩耍中不知不覺練習了語音。還可以引導學生模仿動畫中的人跳舞或做各種動作,讓學生手腦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課堂活動中。
四、內化語言規(guī)律,實現(xiàn)教學目標
通過老師設計情景、帶讀生詞、開展語音游戲等教學活動,學生可以更好地將學到的語言知識內化,使教學目標得到有效實現(xiàn)。
1.小火車游戲。比如:教師可以在PPT上展示兩輛小火車,其中一輛上寫著發(fā)|ai|音的i,另一輛上寫著發(fā)|I|音的i。然后故意將每輛小火車其中一節(jié)車廂上放上錯誤的單詞發(fā)音,讓學生分小組合作,找出那節(jié)寫著錯誤單詞的車廂,再把它換到正確的位置。
2.聽寫單詞。小火車游戲后,老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加長小火車的車廂,在后面的空白處進行新單詞聽寫。老師給學生播放錄音,讓學生根據(jù)發(fā)音寫下新單詞,這些單詞都必須要符合所學的發(fā)音準則。這一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學會聽音拼寫新單詞,也提高了學生互助合作的能力。
3.美食繪本。例如:老師給出了一篇Sam的繪本,這個故事里包含了很多帶有i字母的與食物相關的詞匯,也包括一些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的新單詞。在這一活動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觀賞繪本,領略文章含義。然后結合已知的語音規(guī)律,試著自己把課文讀出來。最后由老師糾正閱讀發(fā)音,再共同欣賞、大聲朗誦,使學生的自主拼讀能力得到提高,也消除了學生對生詞的畏懼,實現(xiàn)高效教學的目的。
五、結束語
教學目標是以教材為基礎,但又高于教材。要在完整的情景中展示出語音的規(guī)律和知識,強調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利用各類資源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讓其自主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實踐中更好地學到各種語音知識,提高語音能力。
參考文獻:
[1]郇永康.例談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Sound time的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5,15:78-79.
[2]應偉.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四年級sound time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子(理論版),2015,19:68.
[3]吳霞芳.淺談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Sound time”和“Rhyme time”的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