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慶軍
【摘要】隨著我國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切實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水平已經(jīng)成為當前英語教學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依據(jù)克拉申第二語言習得過程和第二語言習得機制的理論模式,以克拉申“情感過濾假說”理論為核心,結合當前我國高中英語教學的基本現(xiàn)狀,進一步闡述情感因素對我國高中英語教學的影響,從而探究該理論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啟示,利于提高我國高中英語教學的水平。
【關鍵詞】二語習得 情感過濾 高中英語教學
一、克拉申“情感過濾假說”概述(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克拉申(S.D. Krashen)是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他對第二語言的習得過程和第二語言習得機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獨特的二語習得理論,對當前的英語教學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死暾J為“心理障礙使得學習者沒能充分利用所接受的利于語言習得的可理解輸入,情感過濾是阻止學習者完全消化他學習中所獲得的綜合輸入的一種心理障礙。語言的輸入(Input)必須要通過情感過濾( Fliter),再借助語言的習得機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才有可能獲得語言習得的能力(Acquired Competence)”,并提出了情感過濾假說。學習者的情感能夠?qū)W習過程中的輸入量進行調(diào)節(jié)和控制,情感過濾能力越強,學習者的習得能力就會減弱,情感過濾能力越弱,學習者的習得能力就會增強。 因此不同的語言學習者,由于受個人的情感因素的影響,語言的習得能力也各不相同??死赀M一步指出了影響語言習得的三個基本的情感因素:動機,性格,情感狀況??死甑摹扒楦羞^濾假說”從非智力因素去解釋了制約學習者語言學習的因素,也進一步說明了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學設計和教學組織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有重要的意義。
二、影響我國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的非智力因素
1.高中英語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nèi)部動力,它是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個人情感意向,對學生的學習有一種推動力。Gander認為外語的學習動機應該包括四個方面:學習者自身的學習目標,學生自身的努力程度,達到學習者自身學習目的的愿望,和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動機強的學生較弱的學生外語學習效果好。我國當前的高中生在英語學習中自我控制的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等一系列的因素導致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的動機較差,英語學習的興趣低,最終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結果都不盡人滿意。
2.高中英語學習者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們對自己能否完成某種任務的一種心理預期,自信心強的學生具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學習效率比較高。羅森塔爾效應認為:給學習者積極地鼓勵和心理暗示,能夠強化他們的自信心,從而也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當前我國高中部分學生由于對自身認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可能產(chǎn)生自卑、不自信等不良情緒,也就難以在英語語言的學習過程中有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實現(xiàn)的要求。心理學理論研究表明,自信心也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因為其他非智力因素只有在自信心的作用下才能更好的起作用。
3.高中英語學者的焦慮心理。大量的對焦慮的調(diào)查都顯示,焦慮對人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方式都有較大的影響。外語學習焦慮是在試圖學習一門外語,并試圖用它來進行交流而產(chǎn)生的一種特定情景焦慮。通常來講,基礎知識扎實,學習能力強的高中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會主動的參與各種課堂,語言輸入和輸出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系。而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容易對自己喪失信心,成就動機比較低的高中英語學生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容易產(chǎn)生焦慮急躁的情緒。這種焦慮情緒不僅對學習者的預言輸入產(chǎn)生影響,還會對他們的語言輸出產(chǎn)生影響。
三、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啟示
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1)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建立一套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給予學生更多的語言輸入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2)教師要豐富英語教學的形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課堂環(huán)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激發(fā)英語學習的熱情。(3)教師要應用合適的課堂話語,積極地對學生的課堂活動進行反饋,從而調(diào)動學習者的學習熱情。
2.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1)教師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真誠熱情,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支持,營造一種和諧輕松地學習氛圍,從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英語學習的熱情。(2)針對不同學生基本的學習情況,采用多元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學業(yè)情況做出客觀的評價,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保護學生的自信心。
3.采取相應的的措施,降低學生的焦慮感。(1)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創(chuàng)造一種愉快輕松地課堂氣氛,同時教師要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把學生的消極情緒轉變?yōu)榉e極情緒,降低學生自身的焦慮度。(2)要注意采取合理的方式對學生的情緒進行引導,將枯燥無聊的學習內(nèi)容通過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呈現(xiàn)出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降低學習過程中的焦慮性。
四、結語
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對我國外語教學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情感過濾假說”強調(diào)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學生英語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對該理論的認識和合理利用對于深化我國高中英語教學改革,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教師在教育和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Stephen D.Krashen.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2:59.
[2]Rod ellis.1985.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xford University Press.
[3]曾澤林.英語教學中語言輸入與語言輸出的辯證關系[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