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婷
【摘要】伴隨著英語教材體系的不斷改革,教育部提出“片區(qū)合作、捆綁發(fā)展”的新思路。我區(qū)從2011年起,在全市率先實施小學英語“教學案”課堂教學,將全區(qū)16所小學分成4個片區(qū),以優(yōu)質學校為龍頭捆綁周邊薄弱學校,以城區(qū)學校為龍頭捆綁周邊農村學校,片區(qū)內學校通過教學案進行師資互派、資源共享、統(tǒng)一教學,進一步深化小學英語課堂改革,落實“減負增效”的要求,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從教學案“助燃”英語課堂Story time語篇整體性教學和教學案“點燃”英語課堂Grammar time語法鞏固教學這兩個方面淺談教學案實施“助燃”和“點燃”譯林版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
【關鍵詞】教學案 小學英語 英語課堂教學
教學案,是教師的教案與學生的學案二者融為一體的教與學方案,使用教學案教學,可以促進課堂上師生的良好互動?!缎W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積極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體驗語言及語言運用。小學英語教學案的實施進一步深化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落實了“減負增效”,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固有的教育觀念、方法和模式,促進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一、教學案“助燃”英語課堂Story time語篇整體性教學
譯林版小學《英語》高年級的Story time板塊作為每單元的第一課時,是語篇的整體呈現,主要體現在整體進入語篇板塊,通過對話、短文、故事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fā)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提高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并且在五至六年級增加了閱讀理解活動,核心詞語安排在語篇正文下方,以便使詞匯學習與課文學習有機整合在一起。
隨著教學案的實施,強調要創(chuàng)造以學生為本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英語課堂,教學案中Story time語篇教學縮短了課堂與實際生活的距離,為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結合多媒體動畫來整體呈現課文,利用多媒體課件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助燃”英語課堂Story time語篇整體性教學的有效性。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下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 這個單元中的Story time教學案為例,采用“總-分-總”的模式進行整體性教學。
(一)總體閱讀
1.讓學生帶著問題 “What happened in the story? ”觀看Story time板塊中獅子和老鼠的動畫,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try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story freely.
2. 快速閱讀Story time文本中的故事并完成書上的Read and order,整體感知Story time故事內容。
Read and order
a. The lion caught the mouse.
b. The lion and the mouse became good friends.
c. The lion could not get out from the net.
d. The mouse woke the lion up.
e. The lion let the mouse go.
f. The mouse helped the lion get out.
3.讀句子排序后總結有關講故事時會用到的詞組或短語。例如:one day 用于故事開頭, the next day用于引出問題, from then on用于引出故事結局。
(二)分段閱讀
1. 學習第一段并提問“What did the lion / mouse say?”并配上獅子和老鼠說話的錄音,讓學生們感知他們各自當時說話的語氣:the mouse said quietly and the lion laughed loudly.
2. 學習第二段并提出兩個問題,問題一:“What happened?”問題二:“What did the lion do/ say?”并教授新單詞“net”“sharp”以及動詞bite的過去式bit,并播放錄音讓學生感知“sadly”這個單詞的語氣。
3. 學習第三段,提問“What did the mouse do? ”通過清晰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 “make a big hole”并體會當時獅子的感受“happily”。
4. 學習最后一段,并提問“At last what did they do?” 學生可以輕松地從文中找出答案The lion and the mouse became friends,同時滲透became是動詞become的過去式。
(三)再總體閱讀反饋
1.先整體閱讀故事,然后再進行小組合作,一問一答。
a. Who woke the lion up?
b. Did the lion eat the mouse?
c. How did the men catch the lion?
d. How did the mouse help the lion?
e. What did the lion and the mouse become?
2. 討論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并通過假設,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融合情感升華教育。
a. What if the lion didnt let the mouse go?
Being kind to someone is never a waste.
善有善報。
b. The lion is so strong, why couldnt he make a hole in the net?
The strongest man has his weakness.
再強的人也有弱點。
c. The mouse is so small and weak, why did he think he could help the lion?
Always believe in who you are!
相信你自己!
二 、教學案“點燃”英語課堂Grammar time語法教學
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六年級增設了Grammar time語法板塊教學,通過歸納本單元新授詞語和句型,幫助學生理解并初步掌握相關語法知識,引導教師宏觀地把握本單元的主要語法內容,采用直觀、易懂的圖表形式,歸納和總結語法知識。那么如何進行Grammar time語法鞏固教學,同時又不忽略對學生語法學習興趣和語法知識內化為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呢?教學案的繪本教學實施 “點燃”了英語課堂中Grammar time語法鞏固教學,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愉悅。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下Unit 8 Our dreams 這一單元中Grammar time語法鞏固教學為例,本單元Grammar time板塊歸納呈現了want to be / do結構的用法,同時再現了譯林版小學《英語》五上Unit 5中的職業(yè)類詞匯。在新授完Grammar time語法內容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I want to be a / an ... 與What do you want to do in the future? I want to ...之后在多媒體課件中插入英文繪本故事《The biggest job of all》,先通過讓學生帶著問題“What does Lul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來觀看繪本,讓學生嘗試著快速閱讀,抓住關鍵詞,了解故事大意,再呈現該繪本故事的英文讓學生嘗試著再次閱讀并找出相關答句,最后通過問題“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is story?” 讓學生自己說一說通過這個故事明白了什么并進行情感教育:Every job has its value, we should respect every job。每行每業(yè)各有它的價值,每行每業(yè)都應該被尊重。
教學案在譯林版小學《英語》高年級課堂實施,促使我們不僅要在自身素質上下功夫,還要用多媒體技術來武裝課堂教學,多動腦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古羅馬教育家普魯塔克說:“兒童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種。”讓我們依托教學案這個平臺并借助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去點燃這些火種,提高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戴慶棉.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02(5):29-30.
[2]李瑩艷.動畫片對于小學生社會化的影響[J].青年文學家,2010,(13).
[3]紀紅玲.活動有效行的探訪[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3).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zhèn)江市官塘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