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翠紅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A-0036-02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一個讀者與文本相互作用、構建意義的動態(tài)過程。構建意義的實質是讀者激活原有的知識,運用閱讀策略適應閱讀條件的能力?!币朐谡Z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該先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并激活他們的原有知識。而要想激活他們的原有知識,筆者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對閱讀教學進行整合,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進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閱讀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切沒有興趣的學習都將是“趕鴨子上架”,不會取得好的學習效果?,F代教育技術在聲、形、象及動畫表現等方面比其他教學手段都更加有力,能創(chuàng)設出生動形象、立體感強的情境,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或受到震撼。教師如果能巧妙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那么,將會收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是一篇比較枯燥乏味的文章,如果按照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去授課,學生既不能理解聞一多先生生活的時代背景,更別說通過這些時代背景去認識聞一多先生的成長歷程和分析其人物形象了。對此,筆者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該課進行了設計: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電視劇《十月圍城》的精彩片段,讓學生受到視覺沖擊,體會到什么叫拋頭顱,灑熱血,一往無前、前赴后繼的慘烈與悲壯。這樣,學生就對該課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這時,教師再根據電視劇內容分析聞一多先生的成長背景,引導學生探究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和民主戰(zhàn)士的相關語句,然后試著說出其人物特點;然后,讓學生深入探究如何理解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表現出來的不同特點……這樣教學,圖文并茂,能讓學生在視覺上受到震撼,并且在理解文本時能夠產生心靈上的震撼,既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又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二、利用信息技術加深閱讀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應當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痹谡Z文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加深學生的閱讀感受與體驗,那么,教學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它既豐富了學生頭腦中的表象,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閱讀內容,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比如,八年級下冊《雪》是一篇比較有思想深度的散文詩,學生對于文章中精練、優(yōu)美、內蘊豐厚的語言比較難理解,而這恰恰就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我校處于南方地區(qū),當地幾乎沒下過雪,學生對于雪根本沒有感覺,更不用說分辨“朔方雪”與“江南雪”的區(qū)別了。對此,筆者提前準備了殷秀梅演唱的《我愛你塞北的雪》的音像資料和北方下大雪時的雪花紛飛的視頻,從而幫助學生加深了解與體驗。有了這些感情基調,學生就能在教師的講解下理解南方的雪意味著作者對美好理想的熾熱追求,朔方的雪則蘊藏了魯迅反抗冷酷的現實社會的斗爭品格。這兩幅鮮明對立的圖景都貫穿著一個共同的哲理:要用戰(zhàn)斗來創(chuàng)造一個春天般美好的世界。這樣,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學生很輕松地就構建了自己的知識體系,本課的教學目標也能輕松達成。
三、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提倡教師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因而,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首先承認學生是有個性的個體,并尊重學生間的學習差異,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當中。而現代信息技術具有交互性強的特點,運用好現代信息技術為閱讀課服務,既能夠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也可以為師生交流、生生互動等提供平臺,使學生能夠在這個平臺上施展才華、發(fā)展個性,以及參與自主學習、合作討論和自主探究。例如,八年級下冊《海燕》一課,教師可以事先布置學生收集有關海燕的資料以及俄國革命的相關知識。這樣,學生就會首先想到用百度搜索引擎來查閱資料,從而豐富了對于海燕的相關認識。然后,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自己搜尋到的資料及自己對這些資料的看法。然后,再根據學生對這些資料所持的不同觀點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一步探究這些資料。最后,各組選派代表陳述各組的觀點,教師則利用多媒體錄制下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以供學生日后欣賞和復習。這樣教學,學生的學習過程是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在無形中就變寬了,這與“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新課標理念不謀而合。
四、利用信息技術拓寬課外閱讀渠道
語文閱讀要求加厚加寬學生的人文底蘊,讓學生多一點“吸收”。如何迅速而有效地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的知識得到豐富,人文素養(yǎng)得到提高呢?利用信息技術就可以很好地達成這一要求。由于學生平時的閱讀材料只限于課本和作文選,一直存在著閱讀面狹窄的問題,因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不但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而且還能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還是以《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這一課來說吧,教師除了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詳細觀看電視劇、電影《十月圍城》,喚起激蕩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還可以推薦學生閱讀電子書《聞一多全集》《死水:聞一多作品精選》《聞一多名作欣賞》等,從而拓寬學生的閱讀渠道,使學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聞一多先生。由于學生幾乎人手一部手機,因而讓他們下載和閱讀這些電子書,且他們也非常樂意去做。
總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只要教師運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就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