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非
摘 要: 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不僅可以提高高中生的地理素養(yǎng),而且可以改善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高中新課程改革對地理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地理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營造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氛圍,建立積極的課堂評價機制,提高高中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興趣。因此,如何發(fā)揮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就成了擺在高中地理教師面前的重任。本文通過分析高中地理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探討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 高中地理 教學有效性 教學策略
高中地理是高中教育的重要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地理課程相銜接,跨“人文與社會”、“科學”兩個學習領域,對于提高高中生的綜合實力具有關鍵作用。地理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可以有效指導高中生進行深入學習和生活。因此,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就被提上日程。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得到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更加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倡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鼓勵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強化教學效果。高中美術教師必須及時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更多學生喜歡上地理課。還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有效拓展地理內容,遵循新課程的要求,培養(yǎng)高中生地理應用技能。但是,當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制約了地理教學效果,需要引起廣大高中地理教師的重視。筆者根據(jù)實際高中地理教學經驗,通過分析高中地理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探討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夠對高中地理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所幫助。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一)地理教學脫離實際,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在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中,一些地理教師教學脫離實際,沒有按照實際學情選擇教學內容,往往會提出一些難度較大的拓展性題目,讓基礎差的學生找不到學習方向,對地理學習失去興趣。一些地理教師過于注重教學內容,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沒有結合生活實際,枯燥的課堂讓高中生感到昏昏欲睡,無法積極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地理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密切,比如太陽方位、風向、算時差、天氣等都與地理密不可分,因此只有高中生學好地理知識才能夠在生活中健康快樂成長。
(二)教師指導不全面,學生學習地理沒方法。
一些高中地理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的地理成績,缺乏對學生學習技巧的指導,根據(jù)學生的成績對學生進行分層,差別對待上等生和下等生,造成差等生學習地理方法不對,學習效率低,兩極分化現(xiàn)象嚴重。學生必須掌握正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才能夠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同時,一些學生認為地理學科只要考試的時候背一背就行了,平時不用學,把精力都放到數(shù)學語文等學科的學習上,這給地理教學帶來了嚴重影響。學生不重視地理學習使教學無法正常有序的開展。
(三)教學觀念落后單一,忽視學生的主體性。
新課改以來,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新要求,但是一些地理教師仍然沿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觀念,教學方式單一枯燥,課堂氛圍沉悶,地理教師以自我為主,認為教師比學生高一級,在課堂上對學生發(fā)號施令,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xiàn),學生成了學習的工具。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案一用就是好幾年,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和創(chuàng)新。高中生思想成熟、個性強烈,他們有自己的學習方式,地理教師必須利用多種教學策略,把握課堂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徹底解決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地理教學有效性。
二、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學內容貼近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地理教學時要選擇貼近生活的案例,將教學內容生活化,給高中生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學實踐表明,具有生活化的地理課堂更能夠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挖掘高中生的潛能。地理教師選擇教學內容時要符合高中生的實際水平和認知規(guī)律,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教學中,使地理課堂煥發(fā)生機與活力。比如在學習時差的知識時,我提問:“同學們,現(xiàn)在是幾點?”學生回答的都是北京時間,之后我會問:“那烏魯木齊現(xiàn)在的時間是幾點?”學生繼續(xù)回答(都知道減去兩小時),然后我會繼續(xù)追問:“那么你們知道為什么要減去兩小時嗎?”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學生進行激烈討論。這種把身邊的事物與教材中的知識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幫助高中生理解教材知識,而且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學會用地理的眼光看待現(xiàn)實生活,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高中地理教師要善于培養(yǎng)高中生的地理學習習慣,對學生學習全過程進行及時指導,幫助高中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課前要讓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這樣才能夠在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內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在課堂中要讓學生養(yǎng)成認真聽講、積極探究的習慣,這樣才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擴大知識面。課后要讓學生養(yǎng)成復習的習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由于高中生的學習能力有所不同,地理教師要不斷鉆研和嘗試,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讓每個高中生都能夠在課堂中有所收獲,提高地理學習興趣,使高中生終身受益。比如對于教材中學生能夠理解的知識,我會讓中下等生試著總結歸納,鍛煉他們的學習能力,讓他們找到學習方法。對于需要拓展和延伸的地理知識,我會讓優(yōu)等生探究,發(fā)散思維,拓寬思路。
(三)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注重教學過程評價
信息時代,多媒體教學成了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手段,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在高中地理課堂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從枯燥的課堂中解脫出來,通過對學生視覺和聽覺等感官的刺激,讓高中生認識到學習地理的重要性。在課堂上,地理教師還要注重對整個教學過程的評價,利用各種有效的激勵手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比如在講《地球的公轉》時,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易考點是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利用掛圖、模型等方式給學生講解,學生難以形成完整的認識,學習興趣下降。我在教學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了Flash課件。在大屏幕上模擬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過程和太陽直射點的變化等現(xiàn)象,并指導學生探究其中的規(guī)律和原因。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讓高中生形成了空間概念,增強了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留下了深刻印象,真正理解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知識點。
參考文獻:
[1]陳國先.提升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策略淺探[J].中學課程輔導,2014(18).
[2]徐衛(wèi)星.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