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瑩瑩++鄒海瑞++張怡++畢甜甜
【摘要】研究者從上海市某幼兒園隨機抽取20名中班幼兒,將其分為自由游戲組與集體教學組兩組,以比較其在兩種不同組織形式繪畫活動中表征內容、表現(xiàn)方式和敘事表達情況的異同。結果發(fā)現(xiàn),在繪畫表征內容上,自由游戲組幼兒表征主題的比例及相關度更高,且表征更為精細;自由游戲組幼兒能夠在短時間內通過自主探索,習得集體教學中教師要求掌握的繪畫表現(xiàn)方式;兩組幼兒在敘事表達上無明顯差異?;诖?,研究者提出了相關教育建議。
【關鍵詞】繪畫表現(xiàn);自由游戲;集體教學;中班幼兒;手的拓印畫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16)03-0009-06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tài)度的獨特方式”。繪畫是藝術形式的一種。幼兒在繪畫活動中通過反復操作材料感知材料特性,表達情緒情感,探索表達方式。
藝術在本質上是游戲,因此,游戲與藝術是相通的。幼兒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自然、社會的認知與情感,就是一種隨心所欲自由表達的視覺游戲。〔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自由游戲是順應兒童天性的活動,它是否可以成為幼兒審美與表達能力發(fā)展的途徑?英國哲學家、心理學家斯賓塞從生命本能與理性之間關系的視角探討了游戲的起源,認為游戲是一種剩余精力的宣泄,雖然游戲對維持生活沒有直接幫助,但這種由無目的的本能沖動所帶來的生理機能的快樂和精神快感,正是人類追求自由意志和美的內在動力,這一點與藝術是相通的?!?〕正因為兩者具有相通性,所以,將自由游戲作為幼兒美術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可能的。
集體教學活動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組織形式,能較集中、高效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歸屬感、集體性與自制力。〔4〕但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因人數(shù)較多,教師較難集中所有幼兒的注意力,較難充分照顧到每個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教師在組織集體教學活動時,要花費部分精力維持活動秩序,運用各種策略幫助幼兒獲得認知經驗,因此難免會忽視幼兒審美與情感體驗的獲得?!?〕集體教學活動也是美術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它確實難以滿足每個幼兒的發(fā)展需求。
那么,自由游戲與集體教學活動中的美術教育有何不同呢?兩種不同活動組織形式對幼兒的繪畫表現(xiàn)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自由游戲是否可以作為“適宜性美術教育”的一種形式?為此,本研究根據《綱要》提出的“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指導思想,以及《指南》有關美術教育的定位,分析自由游戲與集體教學活動組織形式下幼兒的繪畫表現(xiàn)及其影響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開展適合幼兒發(fā)展的繪畫活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隨機抽取上海市某公立幼兒園中未參與過“手的拓印畫”活動的20名中班幼兒,分為自由游戲組與集體教學組,每組各10名幼兒。實驗設計及實施過程見表1。
實驗結束后,研究者收集幼兒繪畫作品,從表征內容、表現(xiàn)方式以及敘事表達三個維度分析幼兒的繪畫表現(xiàn),比較兩組作品間的差異。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自由游戲與集體教學活動中幼兒繪畫表征內容的比較
1.與集體教學組相比,自由游戲組的繪畫表征內容較少
結果顯示,集體教學組出現(xiàn)了14種繪畫表征內容,自由游戲組則相對較少,出現(xiàn)了8種(詳見圖1)。其中,相同的事物有“花、彩虹、蝴蝶和太陽”4種,此外,集體教學組表征了“河、草、車等”10種不同的事物,自由游戲組則表征了“泥土、海浪、天空、雨點等”4種不同的事物。集體教學組在命題作畫活動中出現(xiàn)了更多的表征內容,表明幼兒在集體教學活動中難以圍繞主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繪畫,這可能與幼兒是第一次接觸拓印材料,尚處于材料探索階段有關。幼兒的表征內容往往是基于材料的特點,并根據自己的行為動作進行表達的。例如,一名幼兒用手指點畫了一個個小圓點,并把它們想象成一只只小蝌蚪,而不是根據繪畫主題,使用相關材料加以表征。
2.與集體教學組相比,自由游戲組表征主題的比例及其相關度更高
(1)自由游戲組比集體教學組表征主題的比例更高
集體教學組與自由游戲組作品的繪畫主題表征情況見表2。結果顯示,在表征主題的幼兒組內百分比中,集體教學組占60%,自由游戲組占80%;在表征“花”的幼兒中,集體教學組和自由游戲組幼兒分別占42.9%和57.1%。集體教學組在組內百分比和對照百分比中所占比例均低于自由游戲組,這表明,自由游戲組的作品表征主題的比例更高。
研究者對錄像資料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講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及動作示范、語言強化等方式,引導幼兒表現(xiàn)繪畫主題“花”。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做得較多的是重復練習、直接模仿教師的繪畫,對主題“花兒朵朵”的關注較少。在自由游戲活動中,教師直接引入主題,要求幼兒根據命題作畫,教師不提供范畫,也不對繪畫的技巧等作要求,如何表征主題是幼兒自己的事情。
(2)與集體教學組相比,自由游戲組表征的內容與主題相關度更高
與主題“花”搭配度較高的表征有小草、泥土、水分、陽光等。幼兒若在作品中對這四類事物進行了表征,則說明其作品內容與主題有較高的相關度。本研究對兩組幼兒作品進行了分析,由表3可知,有關主題表征,自由游戲組對照百分比為64.3%,大于集體教學組(35.7%)。在表征“水分”時,集體教學組大多通過“河”來表現(xiàn),自由游戲組則大多通過“海浪”“雨點”來表現(xiàn)。對于與主題“花”相關度較高的“泥土”的表征,出現(xiàn)在自由游戲組,集體教學組無人表征。由此可見,自由游戲組的作品內容與主題相關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