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微課程”在沈陽醫(yī)學院留學生漢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為例,闡述“微課程”在實際教學中的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微課程”;留學生;漢語教學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選擇來中國接受高等教育。雖然從表面上看漢語教學與每位留學生所選擇的專業(yè)沒有直接的關聯(lián),但是從根本上講,留學生的漢語水平將直接影響他們在中國學習和生活的質量。因此,大多數(shù)留學生都渴望學好漢語。近幾年興起的“微課程”為留學生的漢語教學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一、“微課程”的概念
2008 年秋,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jīng)理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提出了“微課程”的理念,首創(chuàng)了聲名遠播的“一分鐘的微視頻”的“微課程”(Microlecture),其核心理念是在課程中把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目標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以產(chǎn)生一種“更加聚焦的學習體驗”?;谀壳暗幕ヂ?lián)網(wǎng)技術以及“微媒體(手機、平板電腦等微型媒體終端)”的普及,“微課程”可以理解為: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一個知識點整理為一個視頻教學片段,進行可視化、情景化、碎片化處理,并通過“微媒體”傳遞到學生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相關知識點進行聚焦式學習,這種學習過程將成為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
二、留學生漢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留學生漢語教學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種種原因造成學生在第一學期報到時間不統(tǒng)一,往往已經(jīng)開課,仍有學生陸續(xù)報到,造成同一班級的學生在學習進度上也是參差不齊。第二,因為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國家,英語并不是所有留學生的母語,即使他們都可以使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但是不同留學生的英語水平存在差異,在使用英語授課的時候,學生的理解時間上存在差距,造成授課過程中的接受差異。第三,漢語課程課時不少,但由于分為精讀、泛讀、漢字、口語、聽力等幾科,單科課時就不太寬裕,一些重點、難點課上很難展開。
三、利用“微課程”解決留學生漢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方法
利用好“微課程”,上述問題便可迎刃而解。第一,可以將晚報到的學生錯過的課程制作成“微課程”,讓他們通過自學加教師答疑的形式將錯過的課程補上,早來報到的學生也可以通過“微課程”查缺補漏。第二,由于理解時間的差異造成的課堂進度緩慢,也可以通過“微課程”進行彌補,課上只要照顧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接受能力便可以了,而少數(shù)理解時間滯后的學生可以通過課后的“微課程”將進度趕上來。第三,“微課程”可以將課上不能完全展開的重點、難點碎片化展開,極大地補充課上時間的不足。
四、“微課程”在留學生漢語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第一,“微課程”對于培養(yǎng)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留學生除了課堂教學的第一年有漢語課程,以后將不再有專門的漢語課程。這就意味著未來四年的學習和生活中,留學生漢語水平的提高將完全依賴于第一年打下的漢語基礎和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微課程”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留學生沒有漢語課程的時候,作為一種有力的補充。
第二,“微課程”一般不超過10分鐘,雖然展示時間短,但是它的形成過程并不簡單??梢哉f,“微課程”的開發(fā)和設計是需要集體智慧的?!拔⒄n程”的開發(fā)設計意味著教師發(fā)現(xiàn)某個值得追蹤的教學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但這個過程需要集體參與。因為“微課程”研究不僅是教師個人的教學探索,更是具有合作意義的集體研究。所以在“微課程”的開發(fā)設計過程中,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進行集體討論,多與本校及校外同類學院同類課程的教師進行交流,集思廣益,這樣才能極大地促進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利于教學實踐和探索的進一步發(fā)展。
第三,“微課程”的特點是微而精,它把一個知識點濃縮在10分鐘左右的視頻中,和時長45分鐘、包含多個知識點的大視頻不一樣,學生在觀看和學習“微課程”的過程中不易產(chǎn)生厭煩感。另外,視頻一旦下載到“微媒體”終端,學生可以反復觀看,直到熟練掌握該知識點。這樣的學習方式更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第四,針對留學生漢語教學的“微課堂”,也是語言教學“微課堂”的一種初步嘗試,這種嘗試一旦取得成功,在其他語言教學中也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總之,“微課程”在留學生漢語教學中,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增加學習興趣,還可以加強教師間的交流和相互學習,同時也為其他語言教學提供了參考。因此,“微課程”必將成為未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
參考文獻:
[1]黃建軍,郭紹青. 論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J]. 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5):31-35
[2]裘德海.高校利用微課程促進教學的應用與思考[J].科教導刊, 2013(4):95,127.
基金項目:沈陽醫(yī)學院校級課題“‘微課程在留學生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作者簡介:徐巖(1978- ),沈陽醫(yī)學院外語教學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對外漢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