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華
摘要:在《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初中生應達到五級閱讀技能目標的背景下,單單從教材中提供的語言材料作為閱讀的量是不夠的,為使初中學生的課外閱讀保質(zhì)保量,本文從課外閱讀計劃制訂、課外閱讀材料選擇、監(jiān)控課外閱讀過程等幾個方面,闡述了課外閱讀質(zhì)量控制策略。通過合理、適度的教學干預,幫助學生從課外閱讀中獲得最大的效益,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課程標準;課外閱讀;閱讀材料;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2-0051
一、引言
《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以下簡稱標準)閱讀技能目標五級中明確要求初中生“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字以上”,在聽、說、讀、寫技能全面提升的過程中,要著重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根據(jù)目前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和學業(yè)考試的題型來看,閱讀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不過單單從教材中提供的語言材料作為閱讀的量是不夠的,英語的應用畢竟沒有像母語那樣的環(huán)境,因此對英語語言掌握不牢固,這就需要課外閱讀來充實,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加以鞏固和提升。眾所周知,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是鞏固英語閱讀教學成果、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課外閱讀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盡管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都會要求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但僅僅只是有閱讀要求而沒有積極、有效的質(zhì)量控制措施,很難使得課外閱讀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預期。學生本身也以學習課內(nèi)知識為主,自學能力不強,因此初中英語課外閱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通過合理、適度的教學干預,幫助學生從課外閱讀中獲得最大的效益,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二、課外閱讀的目標設定
英語課外閱讀又指泛讀,是通過鼓勵學生進行大量閱讀與其語言能力水平相當或略高的材料,達到提升閱讀水平的一種教學方法,目的是使學生成為獨立、自信的閱讀者。英語課外閱讀目標的設定是以課程標準為依據(jù),每個年級段都要達成相應級數(shù)的目標要求,初中生最終應達成五級閱讀目標:能夠根據(jù)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預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可能的結局;能讀懂相應水平的常見體裁的讀物;能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能利用詞典等不同時工具書進行閱讀;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
根據(jù)課標要求,英語課外閱讀的目標定位是:學生通過大量課外閱讀,擴大詞匯量,加快閱讀速度,拓寬知識面,增強理解、分析、推理和鑒賞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盡管課外閱讀是學生高度自主的學習活動,但是中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不容樂觀,課外閱讀普遍存在隨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教師必須在課外閱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三、教師在課外閱讀中的角色定位
根據(jù)課標的要求,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教師只是學生課外閱讀的引路人,在課外閱讀項目中主要擔任咨詢者、監(jiān)督者和評價者的角色,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1.幫助學生制定有效可實施的閱讀計劃;2. 與學生共同商討、選擇和制定課外閱讀材料;3. 定期向?qū)W生了解他們的閱讀情況,嚴格監(jiān)控課外閱讀過程;4. 多方位評價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
中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課外閱讀現(xiàn)狀不容樂觀,因此課外閱讀需要教師的引領和監(jiān)控,教師只有將自己的角色定位準確,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進行大量、高效的課外閱讀。結合課標要求,圍繞課外閱讀的目標,筆者通過這幾年的課外閱讀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四種有效控制課外閱讀質(zhì)量的策略。
四、課外閱讀的計劃制定
課外閱讀質(zhì)量控制策略之一:課外閱讀作為英語教學的第二課堂,制定好計劃是課外閱讀質(zhì)量得到保證的關鍵之一。教師和學生共同設計計劃表,在班內(nèi)組建課外英語閱讀小組,閱讀材料人手一本,每月每人大概閱讀一本,每日閱讀時間為20分左右。閱讀完之后,以小組為單位可以進行輪流借用,這樣組內(nèi)成員可以互相監(jiān)督,彼此促進。制定的計劃可以分為短期的周計劃和長期的學期計劃。下面以學期計劃為例,如下表:
以上表格中的內(nèi)容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每個年級的閱讀量是不一樣的,七年級為每月2000字左右,八年級每月為3000字左右,九年級每月為4000字左右。
五、課外閱讀材料的合理選擇
課外閱讀質(zhì)量控制策略之二:課外閱讀材料應符合閱讀材料選擇的五個原則,涵蓋課標閱讀技能目標描述中的各類體裁的讀物,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課外閱讀,實現(xiàn)擴大詞匯量、增加語言結構知識和拓寬知識面的課外閱讀目標。
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應遵循以下五個原則:1. 層次性,指材料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2. 趣味性,指材料要符合學生的興趣和課堂教學的需要;3. 發(fā)展性,指選擇課外閱讀材料要結合課內(nèi)閱讀內(nèi)容,并作為其延伸,以彌補教材的不足,進而實現(xiàn)課內(nèi)外知識的連接和擴展;4. 拓展性,指所選擇的課外閱讀材料要有利于拓展思維和開闊其視野,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閱讀實踐能力;5. 真實性,指材料是供英語為母語的人閱讀的材料,或真實地使用語言交際的材料。此外,提供給學生選擇的材料在編排上要提供閱讀幫助,便于學生自學。
選材需跟課標所要求的文本類型相符合,以學生興趣為導向,教師可選擇一些適合中學生閱讀的輔導材料、英語報刊和雜志、英語文學作品等,學生也可以憑借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水平自主挑選。教師要指導學生參照材料的閱讀分類等級,選擇難度不超出自身閱讀能力的課外閱讀材料,生詞量控制5%左右,確保有愉快的閱讀體驗,保持長久的課外閱讀動機。
六、嚴格監(jiān)控課外閱讀過程
課外閱讀質(zhì)量控制策略之三:設定高于課標要求的閱讀量,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各種策略、監(jiān)控和反思閱讀過程,達到提高閱讀的流暢性和理解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課外閱讀目標。
依據(jù)元認知策略理論,我們設計了學生課外閱讀檔案,如表二:第1項至第7項由學生自己填寫,第8項由教師填寫。師生每周課外閱讀過程進行監(jiān)控,把好自我管理和策略運用能力關。師生每周對課外閱讀過程進行跟蹤監(jiān)督,把好自我監(jiān)督關。
1. 自我監(jiān)控:走向自主閱讀閱讀是一個復雜的認知活動,在 閱讀過程中需要思維的積極思考,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自我監(jiān)控起了起了很大的作用。課外閱讀檔案呈現(xiàn)了自主管理課外閱讀的過程;學生確定自己的學習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閱讀策略,自我監(jiān)控閱讀過程,評價學習結果。他們通過不斷地閱讀、記錄、反思課外閱讀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diào)整,增強自信心,享受成功的樂趣,進而主動進行更多的閱讀,成為自覺的閱讀者。
課外閱讀檔案體現(xiàn)了元認知策略在課外閱讀中的應用,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閱讀前做好了閱讀計劃,選擇了課外閱讀材料(第3項),根據(jù)自身水平和其他因素,自行調(diào)整閱讀量(第1、2項),確定閱讀關注點(第4項),第5、6、7項是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評價??偨Y閱讀材料的主旨大意或?qū)懽x后感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投入更多心智,與作者進行思維交流和碰撞,構建閱讀與思維之間的聯(lián)系。
2. 教師監(jiān)控:提高策略運用能力。通過定期檢查學生課外閱讀檔案,教師可以跟蹤學生的課外閱讀進展、監(jiān)控學生的認知活動,在課外閱讀檔案第8項及時提出改進意見。
教師在監(jiān)控課外閱讀過程中要時時關注學生閱讀策略的使用,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效率,提高閱讀能力。教師要在課外閱讀教學之初,以課外閱讀檔案為載體,向?qū)W生介紹認知策略。從制定課外閱讀計劃、制定課外閱讀材料、監(jiān)控策略和評價閱讀效果四個方面,將元認知策略細化成可以理解、方便操作的具體內(nèi)容,要求學生始終運用元認知策略指導課外閱讀實踐,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水平和閱讀學習自覺性。
七、結束語
指導中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是時代賦予教師的使命,新課程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和不可多得的機遇,教師不但要“授之以魚”,而且要“授之以漁”,讓學生真正掌握課外閱讀技巧和閱讀策略。希望通過不斷改進課外閱讀質(zhì)量控制策略,讓學生深刻體會閱讀的樂趣,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增長知識,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水平,形成自主閱讀習慣,促進終身發(fā)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余姚市低塘初級中學 3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