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育
摘 要:教學“自審”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總結的反思改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對自身的教學行為及教學經驗進行時時“自審”,這對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教學“自審”它不僅僅是總結如何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方法,它更注重如何快速地改善教師自身的教學方法。如果一名教師對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缺乏“自審”,那么他便很難進行自我教學能力的提升,更難以駕馭課堂并教育好學生。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教學“自審”的意義進行深入闡述,并進行相關問題的探討。
關鍵詞:中學教學;教學反思;教學后記
一、教學“自審”的作用
教學“自審”是指教師在日常的職業(yè)活動中,以自身的工作實際為思考目標,對自我工作進行回顧、評判及考察,最終達到自我修正及自我提升的效果。在教學“自審”的過程中,教師能夠逐漸學會如何采取更正確的教學方法,從而能夠更快速地修正教學方法,同時能夠極大地提高教學實踐的有效性,提高教學效能。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經常進行教學“自審”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幫助自己不斷成長。教師只有在教學職業(yè)生涯中不斷地進行“自審”,才能夠到達自我反思與自我提升的目的,才能夠不斷萌生教學創(chuàng)新的靈感,才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知識養(yǎng)分,才能夠最終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由此可見,教學“自審”是教師加強個人素質建設很好的利器,是“教師創(chuàng)新性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的核心因素”。
西方教育也十分注重教師的教學“自審”。美國著名心理研究專家波什娜認為,人的“自審”是十分重要的,沒有經過深刻“自審”的經驗是不具備廣泛性的,頂多也只能夠算是片面性的經驗。他對教師“自審”進行了定義:“教師的成長即是教學經驗與自我反思的總和?!蔽覈男睦硌芯繉<伊殖绲乱蔡岢觯?“一個優(yōu)秀教師必須時刻進行教學的反思。”由此可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更快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質,實現(xiàn)教學效應最大化,成就人生輝煌,那么就必須時刻進行“自審”,這是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必經之路。[1]
二、教學“自審”的主要內容
想要成為一名稱職的人民教師,一名為學生所喜歡的人民教師,一名不斷進步的人民教師,那么就有必要時時刻刻做好教學“自審”,中學教學中的“自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自審”教學“亮”點
教師在結束一天的課程之后,應當對當日的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認真回顧,認真分析課堂教學中的“亮”點,并總結出心得,從中獲得更多的教學靈感,從而得到啟發(fā),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并記錄下教學心得以供后期工作參考,只有堅持做好教學“自審”,才能夠迅速地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才能提升自身對于教學課堂的駕馭能力,才能不斷改善教學方法。本文舉以下例子進行說明:
《甜甜的泥土》這篇課文主要是告訴孩子們人間至親至愛應當如同廣袤的土地一樣寬廣厚實、無處不在。在講解該篇課文時,筆者精心準備了一些多媒體資料,以感人的背景音樂及多種畫面沖擊學生的心靈,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產生積極的學習熱情及求知欲。為了讓學生與課堂內容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筆者選用了一首《天亮了》作為背景音樂,再結合場景畫面讓學生很快地融入了課文的氛圍當中,為本課的開展作了鋪墊。
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至親至愛的偉大,意識到世間的人情冷暖,沒有一個能觸碰到他們心靈最深處的恰當?shù)睦邮请y以達到的。于是我想到了《感動中國》中的主人翁陳玉蓉,當視頻播放到各種感人畫面時,生動的實例讓所有學生都屏住呼吸、聚精會神觀看,頓時使全班的同學淚流滿面,這便達到了課堂真正的效果,在這里筆者便接著層層引導,慢慢將學生帶入了一個理解的新高度,從而起到了極大的教育效果。
學生的內心逐漸充滿了對親情的熱愛,充滿了對生命的熱愛,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2]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對課文人物內心世界進行更深入的剖析,在本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筆者舉了一個發(fā)生在學校附近的真人真事的例子,并引導學生進行人物角色扮演,讓學生能夠站住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去感受不同身份的情感特點,同時從旁進行指導,從形式上體現(xiàn)出了極大的創(chuàng)新,也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課堂上進行延伸,有效地充實了課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普通課堂教學所難以達到的教育效果。
2.“自審”教學“暗”點
因每個學生都具有自身的性格特點,教學內容的改變也較快,學生的個人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的教學內容預先安排也會存在與實際教學的差異性,比如說,教學重點及難點的把握,課堂試題的選擇,課堂內容的排序,學生對不同內容的反應能力,課堂突發(fā)事件的處理等,這些不確定因素都會對教學的最終效果產生影響。[3]所以,正因為教學過程中會存在許多變異點,故對于教學工作的不足需要更加認真的思考,仔細分析并尋求應對策略,以做到能夠及時地補救,這樣才能夠在之后的課堂中更好地改進,有利于教學水平的繼續(xù)提升。
以《同樣的權利,同樣的愛護》課文為例,因筆者對教材內容的挖掘不夠深入,以至于雖然我對一些典型事例進行精心的安排講解,也充分地肯定了學生的一些想法,但是并未給予學生一些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提醒,以至于未到達預期的教學效果。
筆者認為若能夠結合一些切實發(fā)生在身邊的實例,或舉一些更容易喚起學生共鳴的例子,這樣會對教學效果有更好的提升作用,也能夠從更深層次上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意義,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產生切身的體會,從而更加熱愛健康、熱愛生命,這樣教學才能夠達到真正的意義。[4]
3.教學“自審”的實效
教師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明白更多的道理,這是廣大教師所應當積極思考的。教學“自審”就應當有實效,就應當有意義,教師應當在課后做到切實 “自審”,也就是說教師在完成課程之后,要結合學生的課堂實際表現(xiàn)水平及學習效果做一個自我評價,比如認真比較課堂中哪些內容比較吸引學生,哪些知識點學生掌握得好;哪些知識點學生認為有難度,哪些學生掌握得好,哪些學生掌握得差,還有哪些學生需要方法指導等。
教師是課堂活動的主導者,在講解《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一文中,筆者多次列舉實例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重點。
筆者舉了與學生大致一個年齡段的人物小黃舸的例子,旨在以小黃舸的坎坷命運為例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振,從而產生憐憫及同情,讓學生深切體會到生命健康權的重要性,從而更加愛護自己的身體健康。[5]
采用動態(tài)展示畫面的形式,并結合列舉現(xiàn)實生活中類似的實際發(fā)生的事情,讓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解感悟,從而能夠更好地正確辨別事情的真?zhèn)?,通過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并收集相關法律條款,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觀念,從而能夠學會以法律手段為武器捍衛(wèi)自身權利。實踐證明,采用以上方法,能夠極大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從而能夠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良好的教學實際效果。
三、寫好教學心得筆記
教師除了在課堂講授及課程實踐之外,筆者認為教師在課后應當記錄下教學的心得體會,堅持寫好教學心得筆記對教師的教學“自審”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學心得記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對教學中的積極因素進行歸納總結,并一一予以記錄。一堂課下來,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對課程內容安排得合理、場景設置得恰當、教學手段的選擇合適、教學方法的采用正確,那么對于課堂教學是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的。教師可以觀察哪些安排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專注度具有重要的影響,可以將其逐個記錄下來,并進行認真的思考。
二是對教學中的消極影響因素進行歸納總結,并一一予以記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教師應當認真思考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哪些內容的安排或者是哪些教學方法的采用對學生的學習情緒產生了消極的影響,或者是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犯了哪些錯誤,這些消極因素應當將其逐個找出并在課后對其進行記錄,對其認真進行分析、總結,最終將消極因素慢慢消除。
三是對教學中突發(fā)的教學靈感進行記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有時候會產生突發(fā)性的教學靈感,這種靈感是教師與學生的課堂互動中突然產生的,是預先所未知的,具有時效性,若不及時記將其記錄下來,可能會在時間的推移下逐漸忘卻。
四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時刻保持教學“自審”的姿態(tài),這樣才能夠不斷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不斷的提升,最終形成良性循環(huán)。我們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式及性格特點,也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教學思維和獨特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身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應當要敢于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自審”,要敢于不斷進行自身突破,不斷地向教學的更高水平發(fā)起沖擊,最終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6]
參考文獻:
[1]趙明仁.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王 陸,張敏霞.教學反思方法與技術[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張慶秀,王躍生,韓清獻.數(shù)學化學習能力與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的關系[J].成人教育,2006,(10):18—19.
[4]董從斌,董軍宇.談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學習技巧[J].科技信息,2008,(20):21—23.
[5]李 玲.反思性教學與教師的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芻議[J].東岳論叢,2002,(3).
[6]常 波.西方反思型教師教育思潮興起背景綜述[J].外國教育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