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 李紅梅
【摘 要】高校輔導員是高校管理大學生的一支重要力量,當前,高校輔導員單純依靠規(guī)章制度實現(xiàn)對學生管理的剛性管理模式,已經暴露出了越來越多的弊端,極大地削弱了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注重“以人為中心”的一種柔性管理模式目前正逐漸被高校輔導員所接受并在實際管理中進行了運用。本文就柔性管理在高校輔導員管理中的運用進行了探討,并對其管理模式進行了簡單闡述。
【關鍵詞】柔性管理;剛性管理;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
1 引言
高校輔導員是當前高校管理大學生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高等院校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對于大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身體的健康成長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加強高等院校輔導員管理,對于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在高校的貫徹執(zhí)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過,由于時代的飛速發(fā)展,高校大學生接觸社會,獲取外界信息的渠道較之過去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思想性格、價值觀念、看問題的視角較之過去也都復雜、豐富、開闊的多,因此,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管理上,如果仍停留在舊有的依靠規(guī)章制度或者“行政命令式”的硬性約束模式上,而沒有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積極將現(xiàn)代管理理念引入進來,管理水平就難以提升,甚至有可能因管理不到位導致學生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如近年來發(fā)生的馬加爵案、復旦大學投毒案等,其背后都折射出了學校管理不到位的問題。因而,高校輔導員一定要革除過去舊有的剛性管理模式,采用一種易于被學生接受的管理模式來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筆者通過對當前國內外眾多高校、知名企業(yè)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他們普遍采用了一種基于人性化為中心的柔性管理手段。
2 柔性管理的概念及基本理念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們心理和行為規(guī)律的基礎上,采取非強制的方式,在人們心中產生一種潛在的說服力,從而把組織的意志轉變?yōu)槿藗冏杂X行動的一種管理方式。
“柔性管理”是相對于“剛性管理”提出來的,“剛性管理”是20世紀通行的泰勒管理模式,其特征就在于通過規(guī)章制度等、紀律監(jiān)督、獎懲條例等手段實施對人思想和行為的管理,而柔性管理則是“以人為中心”,充分尊重人的尊嚴、個人意志和首創(chuàng)精神,通過激發(fā)人的主觀能動性、心理認同感,從而將組織目標轉變?yōu)楸还芾碚叩淖杂X行為。
3 當前高校輔導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工作量過大,疲于應對。高校輔導員接觸學生最多,與學生的聯(lián)系最緊密,但其工作量也十分巨大。據(jù)統(tǒng)計,當前我國高校,通常要求每150名學生配備一名輔導員,但實際上大多數(shù)院校的這一比例都達到了300∶1乃至500∶1。學生過多,一方面導致輔導員工作量過大,難以深入細致地了解每個學生思想狀況,影響了管理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造成輔導員整天疲于應對,對工作容易產生倦怠心理。
3.2管理方式守舊、簡單,容易造成學生的反感。當前大多數(shù)高校輔導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都仍舊停留在過去,即主要依靠規(guī)章制度或獎懲條例進行管理,沒有充分考慮當前學生思想觀念、價值理想乃至性格性情較之過去都有了顯著的不同,因而在學生管理上仍喜歡用簡單的“行政命令”手段,容易造成學生心理的抵觸情緒,不利于思想教育的深入開展。
3.3片面強調嚴格管理,忽視了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學校的一切教學工作都應該是圍繞學生展開的,尤其是輔導員的工作,其主要任務就是直面學生,做他們的思想教育工作,因此,更應該把學生放在首位。以學生為主體,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精神和首創(chuàng)精神,營造較為活潑的教育環(huán)境以提升學生接受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在實際學生管理中,不少輔導員仍將自己和學生做對立看,依靠嚴格的制度去約束學生的心理和行為,乃至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師者”口吻教育訓誡學生,從而使得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由此可見,在時代發(fā)展的今天,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方法已經不能促使學生很好地接受教育,因此,迫切需要在目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引入柔性化管理模式,使學生產生自信,學會獨立地、理性地、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并通過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實現(xiàn)管理效能的提升。
4 高校輔導員柔性化管理的模式設計
輔導員對高校學生進行柔性管理,必須從實際出發(fā),遵循柔性管理的模式,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提升柔性管理水平的目的。
4.1堅持“以人為本”。人最難改變的就是思想。而輔導員的工作就是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改變錯誤的思想認識。由于大學生大都已經成年,具備了基本的獨立思考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一旦某種思想觀念一經形成,改正起來的難度更大。這就需要輔導員在思想教育的時候,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認識,以“民主”、“包容”的精神和“親和”、“平等”的態(tài)度與大學生接觸,逐步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得大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輔導員對自己的尊重和關愛,進而自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4.2注重情感激勵。與剛性管理注重物質獎懲不同,柔性管理更加注重的是情感的激勵。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教育的藝術與魅力在于激發(fā)出學生內在持久而穩(wěn)定的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嵌入柔性管理的情感激勵機制,有助于大學生主動接受思想教育。情感激勵的首要一點就是要尊重、關愛大學生。眾所周知,當代的大學生多為“90后”,自小就生活在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中,從而使其性格打上了較多自我的印記:更多地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在意其他人的感受。這樣的性格有優(yōu)點也有不足。優(yōu)點是自尊且執(zhí)著,缺點則是執(zhí)拗難以聽取別人的意見。輔導員應該準確掌握大學生的這些性格特點,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激發(fā)他們積極創(chuàng)造的精神,同時要關心他們成長,幫助他們逐步擺脫過于執(zhí)拗的不足。其次,要善于施教。輔導員在對學生思想教育的時候,要遵循“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待人”的教育原則,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輔導員對他們的教育是發(fā)自內心的真情告白,而不是華而不實的“政治說教”,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心底里認可并接受輔導員。
4.3堅持榜樣引領。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借助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可以使大學生不由自主地對照榜樣,以之為思想、行為的標桿,并進而產生“比趕超”的內心動力,最終將自己的思想、行為納入到榜樣的軌道,實現(xiàn)柔性管理的目標要求。不過,在使用榜樣引領的時候,一要注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表率作用,二要注意不應對榜樣過分宣傳和可以拔高,否則可能會事與愿違,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
5 結語
柔性管理作為一種管理方法,如今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了高校及現(xiàn)代企業(yè)的管理中,但是作為一種與剛性管理相對應的管理學方法,其實二者并無絕對的高下優(yōu)劣之分,日常學生管理中,完全將二者割裂開來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筆者以為,最好的辦法還是應該根據(jù)學校、學生的實際,“用剛性的制度去約束人,用柔性的方法去管理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高校輔導員管理水平的切實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繁.柔性管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渠道[J],鄂州大學學報,2007(1).
[2]曠勇,寧曼榮.柔性管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視角[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5(7).
[3]張梁平.以柔化剛,剛柔并濟——也談輔導員工作與柔性管理理念[J],教育與職業(yè),2004(18).
[4]李永久.柔性管理:大眾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新模式[J],理論界,2005年(S1).
[5]王斌.論高校學生人本化管理的途徑[J],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