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高玉芹(1967-),女,漢族,山東泰安人,教授,碩士,山東服裝職業(yè)學院信息工程系公共文化基礎教學團隊負責人,研究方向:高職教育、應用數學。
摘 要:通過對高職學生數學素養(yǎng)現(xiàn)狀的問卷調查,反應出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偏低,缺乏對數學的認識,數學思維能力欠缺,數學應用能力薄弱;根據調查情況、結合教學實踐,筆者提出了培養(yǎng)高職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措施。
關鍵詞:高職學生;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途徑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2-0250-01
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素質教育是高職教育的首要任務。人的素質主要包括知識、文化、技能、道德、倫理、修養(yǎng)、身心的多方面,數學素質不僅是人的全面素質的重要內容,而且是其他素質的基礎。對于高職學生,培養(yǎng)其良好的數學素質,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創(chuàng)新意識和應用能力等,將會對其一生的學習和工作帶來深遠的影響。
一、 數學素養(yǎng)的涵義
數學素養(yǎng)是指人認識和處理數與形的規(guī)律、理解和運用邏輯關系、領會和研究抽象事物的能力,也是一種思維模式和思維習慣。數學素養(yǎng)包涵數學意識、數學思維、用數學的意識、理解和欣賞數學的美學價值等要素[1]。
二、 問卷調查
筆者在山東服裝職業(yè)學院大一和大二高職生中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主要考察大學數學課程實施各環(huán)節(jié)的現(xiàn)狀,進一步調研大學數學課程素質教育功能的實現(xiàn)情況。共發(fā)出問卷540份,收回531份,有效問卷共529份,被測者包含大一、大二兩個年級,覆蓋計算機、機電、會計、國貿、服裝、電商等理工、經管和設計專業(yè)和方向。
問卷共設計了14個單項選擇題和4個簡答題,分別測試高職學生的數學意識、數學能力、數學應用、數學美素養(yǎng)四個方面,筆者對問卷進行了數據處理和簡單的統(tǒng)計分析,得到如下結果:
1. 數學意識素養(yǎng)。調查問卷中,題1~4考查學生的數學意識,有52.32%的高職學生對數學教育有一定的理解和認識,認為良好的數學思維對將來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作用,這部分學生主要集中在理工和經管類專業(yè),占該類別的87.6%;另47.68%的學生的有著不正確的數學觀,首先他們對數學基礎較差,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認為數學能力和自己的專業(yè)沒有聯(lián)系,學不學好數學也能找個好工作。
2. 數學能力素養(yǎng)。調查問卷通過4個選擇題和2個解答題分別考查了學生的計算能力、空間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論證能力。經統(tǒng)計計算能力正確率為空43.23%、間想象能力正確率約為38.23%、抽象概括能力約為34.45%、推論論證能力約為29.68%,計算能力相對較強,其次是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論論證能力最差。雖然運算能力好一些,并不如想象中的好,運算速度、準確度較本科生有較大差距;另外多數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運用邏輯關系、邏輯順序,對問題進行前后連貫的觀察、分析、聯(lián)想、判斷、推理等能力較差。
3. 數學應用素養(yǎng)。調查問卷通過2個選擇題和2個解答題考查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19.8%的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感覺到無從下手,試卷上一字未答;18.5%的學生答案不符合實際;32.4%的學生簡單作答、不全面或者運算有困難;僅有29.3%的學生較完整的解答問題。說明高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較差,不能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4.數學美素養(yǎng)。調查問卷中,題11~14考查的是高職學生的數學美素養(yǎng),調查中對數學美有所了解的僅占18%,對數學美有所體驗的不到30%,高職學生對數學的文化價值的認知不夠,普遍沒有數學美的概念,并且許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能用數學美學方法來鑒賞數學對象和幫助理解數學知識。
三、 高職學生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通過調查分析高職學生數學素養(yǎng)比較缺乏,數學意識比較薄弱,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欠缺,數學應用能力嚴重缺失。高職數學教師應轉變觀念,以培養(yǎng)學生數學素養(yǎng)為教育目標,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 構建具有專業(yè)特色的教學內容體系。在高職數學教學中應以專業(yè)需求為指導優(yōu)化教學內容,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專業(yè)需求制定教學內容,增加數學知識在專業(yè)中的應用案例,強調數學知識的在專業(yè)學習中的應用[2]。
2.精心設計每堂課。高職院校的學生多數數學基礎較差,對數學沒有興趣。高職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就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專業(yè)特點,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在教學中應盡量結合專業(yè)特點及生活實際,舉一些相關的例子應用到所學知識中,將所講知識化繁為簡,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在講授極限的概念時通過趣味數學“借馬分馬”的故事引入,再提出問題:如果不借馬怎么分呢?根據問題需要無限的分割下去,從而引出極限的思想。
3. 教學中注重傳授數學的思想方法。高等數學課程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方法和哲理,教學中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傳授,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定理、公式和繁瑣的計算,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更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例如:極限的思想方法,貫穿微積分的始終對于理解導數、積分等概念具有重要意義;微元法的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重要應用等都是高等數學中重要的思想方法。
4.將數學建模思想與方法融入大學數學教學的實踐。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數學建模的基本思想方法,增強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是目前各個高校進一步推動數學教學改革所面臨的一個課題。而在目前的大學數學教材中一般都沒有數學建模的教學內容,為此結合教學內容有機地增加數學建模教學單元,使廣大的學生都能學習和體會到數學建模的基本思想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作者單位:山東服裝職業(yè)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 “高職學生數學素養(yǎng)調查及培養(yǎng)途徑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3GG111。
參考文獻:
[1]王子興.論數學素養(yǎng)[J].數學通報,2002(1).
[2]王小強.高職學生數學素養(yǎng)教育探索[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3]呂良軍,郝振麗.高職高專學生數學建模能力的調查與分析[J].大學數學,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