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群
摘 要:根據當前小學語文早讀效率普遍不高的現(xiàn)象,提出通過營造良好的早讀氛圍,改變早讀的內容和形式,激發(fā)學生早讀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早讀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早讀;氛圍;內容;形式
一、早讀的必要性
早讀,又叫晨讀,是現(xiàn)在中小學普遍流行的一種早晨閱讀方式。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绷稳A在《小學語文教學心理》中這樣闡釋讀:“讀,見于目,出于口,聞于耳,記于腦。”陸志平認為:“朗讀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聲解義,領略作品的精妙之處,有助于加強語感,以聲傳情?!保ㄒ姟墩Z文課程新探》一書)由此看來,讀在整個語文學習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學生的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早上精力最充沛,記憶力最好,學的東西記得牢,有事半功倍之效。語文教學利用好早讀,學生不僅可以誦記那些古今中外的優(yōu)美篇章,還可以在讀中悟,讀中內化,從而生成自己的東西(這也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全面提高自己。
二、早讀存在的問題
呈現(xiàn)在校園的早讀常常是這樣的:老師站在講臺上一動不動地看著學生讀,或者背手在教室里踱來踱去,學生則有的大聲吼著讀,有的低聲讀,有的只是嘴動眼不動的和尚念經般地讀,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不讀,這樣的早讀效果可想而知。
我校的一次針對語文早讀的調查顯示:21.4%的學生比較喜歡早讀,19.8%的學生不太喜歡,47.9%的學生說無所謂,9.1%的學生說很不喜歡。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早讀的內容單一,天天捧著一本語文書翻來覆去地讀,學生厭了;二是早讀的形式也單一,總是全班齊讀,學生沒有新鮮感;更重要的是老師沒有評價,學生讀好讀差一個樣,不能激發(fā)學生早讀的積極性。
三、如何做到語文早讀有效
根據學校語文早讀存在的問題,通過多年在教學班的實踐,發(fā)現(xiàn)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小學語文早讀的有效性。
1.營造早讀氛圍
做什么都要有氛圍,有環(huán)境,只有在良好的氛圍和環(huán)境中才可以有較好或者更好的效果。早讀也是這樣:學生準時到校,不在外面追逐打鬧,安靜地走進教室,輕輕地交完本子,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拿出書來,輕輕地讀著,而不是在課室里走來走去,交本子,大聲說話,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因為大家都在讀,沒有其他更吸引他的事情,自然能“靜”下來用心讀,這是早讀有效的前提。在學生形成這個良好的習慣之前,老師可以對學生講清楚早讀的重要意義,讓他們盡可能地自覺進入早讀狀態(tài),也可以每天提前十分鐘到教室,指導并幫助學生盡快進入早讀狀態(tài),直到習慣形成。
2.豐富早讀內容
語文是一個涉及范圍非常廣的學科,所以可讀的東西不僅是語文課本內容。在我的語文早讀課上,有五分鐘是來讀我們年級所教的國學的,學生每天搖頭晃腦地讀,日積月累,生疏拗口的古文誦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勁,把難點分散在每天,學生就愛學了。剩余的時間中大半用來讀讀語文書上的內容,好詞,好句,好篇更是多讀,熟讀,甚至誦讀,還有就是從課外引用進來的文質兼美的文章,段落??傊?,一句話,凡是能拓展學生語文素養(yǎng),有必要讀的東西,都可以拿來讀,只要注意時間的合理分配就行了。讀的東西多了,經常換一換,學生就會有新鮮感,早讀也必然會更有效。
3.老師引導早讀
老師參與到讀書活動中來,引導學生早讀,也會更有效??梢詮囊韵氯矫鎳L試。
(1)為了讓學生靜下來讀書,喜歡讀書,老師也可以自己加入讀書的行列。早上,領著孩子們搖頭晃腦地讀,動情地讀,學生看見老師在讀,自己自然讀得更認真,更投入。在我校的早讀檢查中,有些老師就在和孩子們一起讀,這些班的孩子們讀書的參與率就更高,效果更好。有的班老師在班上走來走去,像個監(jiān)工,大部分學生在讀,但也有少數(shù)學生沒有認真地讀,當老師走到身邊他們就裝模作樣地讀幾句,老師剛走過,他就開始東望西望開小差,在演戲,在糊弄老師。
(2)對于已經學過的文章,老師可以以問題為“針”,以“陳述”為線,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讀和誦。這樣便于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和重要內容進行誦讀和識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學完《燕子》這一課后,在早讀時,老師說請同學們讀描寫燕子外形特點的段落,學生便能很快地進行朗讀,多讀兩遍后,學生背誦這個段落,然后依次讓學生按要求讀描寫燕子飛行特點、休息特點的段落,并從中找出課文中運用比喻和擬人修辭手法的句子來讀來記。這樣,學生不僅能讀,能誦,還能從整體上、行文上和知識點上去把握整篇課文。
4.學生多樣早讀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耐心的缺乏,做事不能持久,如果教師一味強調學生去讀,時間不長,學生就會產生枯燥感和疲勞感,甚至逆反心理。所以,方法的多樣化是有效引導學生持之以恒地讀下去的重要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多樣化的讀法主要如下:
(1)大聲齊讀。首先,在齊讀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學生良莠不齊,如果自由讀的話,很多學困生往往無法順利地讀通課文而失去信心,導致對學習的厭惡。所以,齊讀旨在幫助學困生,讓學困生也能順利地完成對課文的朗讀,而使他們的信心得以加強。其次,學生的朗讀必須大聲地讀出來,切不可低聲敷衍了事。有專家認為書必大聲讀,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培養(yǎng)語感,才能很好地認識到自己的語音錯誤。
(2)自由讀。有時我們語文早讀需要孩子自由讀,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體會,這種方法適合讀還沒有教的課文或課外選讀的文質兼美的文章,學生邊讀邊思考,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能強求一致。此時的自由是個性的張揚,也是個性的創(chuàng)造。
一節(jié)早讀課的時間是短暫的,但無數(shù)個早讀累積的威力卻是巨大的,關鍵是要做到有效早讀,這也是每一個語文老師都要努力實踐并實現(xiàn)的。
參考文獻:
趙東明.如何上好語文早讀課[J].語文教學之友,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