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吉
摘 要:新課改以來如何建立“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讓學生在有限的40分鐘里達成有效的學習,通過建構不同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我們的課堂生成高效、有效的課堂,從而促進學生的快樂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一、認真研討語文課程標準,讓學生目標明確,學有實效
現階段小學語文課程目標對“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同時課程標準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系,加強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全面協調地發(fā)展,課程標準目標導向和相關的要求都十分明確,對不同階段的學生要掌握的學習目標進行了有效的說明,為此我們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教師首先必須研討和掌握相關的課標內容要求,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本節(jié)課要掌握的主要內容,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計劃、有方向性的一步一步完成,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會生成的更有時效性,教學效果才會更好。
二、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課堂教學生成高效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近年來,我們在教學中提出了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課堂教學一定要做到“以生為本”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熱愛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如何達成這樣的目標,第一要素就是教師一定要學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如,我們開始一節(jié)拼音教學課,新課前老師讓同學們先唱一首由拼音組成的歌曲,學生盡情地唱完后情緒一下子就高漲起來,接著開始教學,孩子們的積極性就提高了,有興趣去學習,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又如,要想在課堂教學上讓孩子們樂于比著學習,我們通常讓學生分成小組,由小組長帶著大家去開展學習比賽,一節(jié)課經常是大家比得面紅耳赤的,在研討中達成良好的學習效果,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互幫互學中得到長足的發(fā)展,學生語文學習熱情十分高漲,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精心設計學案,讓學生學有時效,生成高效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當中,我們做教師的一定要轉變觀念,要不斷適應當下信息化時代的要求,面對大容量信息的更換。做教師的首先要去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變傳統(tǒng)的教教材去適應新形勢下的用教材去教,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書,并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用心去設計好每節(jié)課的教學方案,這樣才可以促進課文教學的高效生成。多年來我們嘗試在語文教學上進行了大量的信息化改革,通過電子白版教學,信息化走進了我們的課堂,讓教師學會新形勢下電子學案的制作,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案書寫的方式,全部在電腦上制作課件設計好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現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上,一個個生動直觀的多媒體課件的展示,讓孩子們的視野開闊了,學生學習的情緒十分高漲,電子信息化教學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了驚人的進步,如我們的教師以往示讀的內容,是自己讀,效果不好,現在大家都上網精選了一些名人和優(yōu)秀教師的示范朗讀,學生聽了后收到更好的視聽效果,可見信息時代的到來,促進教師學案設計的深層次變革,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讓學生收到很好的學習實效。
四、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恰當進行教學評價,讓課堂教學更有實效
小學階段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在當下的教學理念當中,“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指導下,如何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得到最大的身心保護,從而去提高學生的學習時效,為此我們必須要關注對學生的評價,促進他們健康地成長,當下在我們的日常教學當中,口頭評價是貫穿于教學中的一種即時的、情境的評價,是教學評價中經常用到的??陬^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貫穿于我們課堂教學的始終。通常情況下我們教師的那些看似平常的話語,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新的空間。如每天的教學當中總會有不同學生的發(fā)言讓教師感受到不同的驚喜,這樣的場景當中我們如果適時地給不同學生的表現進行適時的評價,對于學生的心理會產生極大的影響,讓他們產生心理暗示,如我曾經教過一個不喜歡說話的學生,平時上課總是不發(fā)言,一次他上我的課不知不覺中舉起了手,我發(fā)現后馬上讓他發(fā)了言,并對他的發(fā)言進行了恰當的評價,我說聽了你的發(fā)言讓我發(fā)現了一個新大陸,你表達得十分流暢,我希望以后經常聽到你的發(fā)言,通過這次表揚,這個孩子一下子變了,在以后的課堂學習中,扮演著一個很愛發(fā)言的中心人物,在他的引導下班級里類似的學生也學著敢于發(fā)言了。在現實教學中教師的口頭評價是經常有的,但是我們往往會出現單調、重復、低效的現象,在教學中常會出現“好”“很好”“真棒”這樣的泛泛評價,不能對學生產生足夠的影響。因而教師在進行口頭評價時一定要結合學生心理特點,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目標,讓學生產生心靈的震撼,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讓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有實效。
綜上所述,語文課堂教學只要我們學會“關注學生,以生為本”,有效設計我們的教學策略,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就一定會生成實效。
參考文獻:
吳傳國.論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構建[J].吉林教育:綜合,2014(6Z):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