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玲
【摘 要】Photoshop圖像處理是中職學校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在課堂中,行動導向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選擇有針對性的符合實情的任務,將任務由淺入深分成幾個階段,讓學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務。這樣不但使學生學習了軟件技能,也能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 Photoshop 應用
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弊端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導,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學習成績則是檢驗教學水平和結果的標準。簡單地說,整個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填鴨式”教學。當我們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搬到信息技術課堂時,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1)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網絡發(fā)達的今天,絕大多數家庭都配備了計算機,網絡的發(fā)達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和平臺,這就導致學生的知識起點不同;(2)學生被動學習,缺乏能力的鍛煉,一旦到了機房,就不知道該做什么,不知道消化知識,不知道舉一反三。
由于科技飛速發(fā)展,人們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專家學者也在不斷地尋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因此,如何解決方法單一、理論匱乏、技術落后、學生無法消化知識等教學問題,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已成為中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重要課題。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簡述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一種面向21世紀的德國“雙元制”職業(yè)教育中誕生的一種新的課程方案,也是一種學生同時用腦、心、手進行學習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是以職業(yè)活動為導向,以人的發(fā)展為本位的教學法。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教學流程是:(1)課前準備,如教學教具的準備、課堂資源的準備、實訓任務書的準備等;(2)學習任務,教師需言簡意賅,可以以實訓任務書的形式讓學生清晰易懂了解這節(jié)課的任務,實訓任務書包括班級、姓名、小組、時間、任務內容、總結與反思等幾個部分;(3)分組活動,這是行動導向教學法的重要部分,教師擔任學習指導,引導學生清晰了解任務,劃分小組進行小組學習,組內分工合作,完成任務;(4)成果展示,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組內互評、組間評價、教師評價這樣多維度的評價,這是一個知識反饋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本節(jié)課知識點再次回顧的過程。
在Photoshop課堂中,我選擇了行動導向教學模式進行教學。Photoshop圖像處理是中職學校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它的工具、命令、快捷操作繁多,使用方法較為靈活,作品效果豐富多彩,這就要求同學們有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舉一反三的能力。在課堂中,行動導向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選擇有針對性的符合實情的任務,將任務由淺入深分成幾個階段,讓學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務。這樣不但使學生學習了軟件技能,也能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三、行動導向教學法教學案例
項目:運動會班級班徽設計
(一)教學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運用Photoshop鋼筆工具、轉換點工具、直接選擇工具和路徑選擇工具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制作出運動會班級班徽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創(chuàng)新和制作的能力;在學習中培養(yǎng)團隊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項目的實施過程
1.布置任務,分工協(xié)作。在上課之前,教師通過班級Q群布置前置任務——運動會班級班徽制作。提起學生興趣,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通過網絡、書籍、生活中的資源收集、整理,歸納出班徽的標志以及設計的含義,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
2.任務分享,引入新課。組織學生分享前置作業(yè),通過學生的展示和歸納總結,引入本次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對學完本次課要達到的目標有清醒的認識。
3.呈現材料,自我探究。教師發(fā)放任務指導書,學生通過教師個別指導制作、組員間的互助,自主探究完成簡單班徽的制作,借助參考視頻進行知識點的查漏補缺,從而掌握工具的使用和路徑的調整方法。
4.創(chuàng)設情境,學以致用。將學習與生活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真實的情境。以運動會班徽制作為例,教師展示上屆學生優(yōu)秀的班徽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班級班徽的創(chuàng)作,鞏固本次課所學知識的同時有效地建構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活學活用的精神。
5.成果展示,評價反饋。評價部分分為“我這樣評價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師的話”,都是針對被評者做概括性描述和建議,以幫助被評學生的改進與提高。
操作流程圖如下:
四、結束語
行為導向型教學方法是一種以培養(yǎng)技能為主的教學方法,比較適用于職業(yè)學校計算機類課程的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學會轉換好角色,將傳統(tǒng)的教學教授者變?yōu)樵诮虒W活動中的引導者,在教學設計中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探索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盡可能地發(fā)揮主體作用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另一方面,項目的設計應考慮其合理性、可實踐性,以保證學生既能掌握技能,有所收獲,又能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因此,項目設計上應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細化、逐步完善的原則進行。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單一的,教師要綜合不同的方式,激發(fā)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關鍵能力,鼓勵學生養(yǎng)成合作學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