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菲 徐爽
【摘 要】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棟梁和國家的未來,在大學期間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其核心價值觀教育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高校價值觀教育的現狀,剖析原因,然后從學校、教師、校園文化三個層次進行探討,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切入點,對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進行探索式研究。
【關鍵詞】高校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路徑 傳統(tǒng)文化
一、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意義
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棟梁,國家的希望,對其進行價值觀培育極其重要。若要大學生向全社會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得大學生自身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當前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現狀
(一)現狀之一:家庭教育缺位,學校教育淺顯
許多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受其家庭影響頗深,而家庭教育在這方面卻是極其缺位的。這種缺位有兩種表現:一種是家長忙于生計,對孩子關注不夠,單純以為孩子學習好,不惹是生非,就是好孩子。如復旦大學研究生林森浩投毒案,一個有著美好未來前景的名牌大學的高才生僅因為同學間的瑣事便下毒殺人,令人發(fā)指。另一種則是恰恰相反,家長對孩子管理極其嚴格,設立諸多要求,不許孩子出現任何差錯,唯獨忽視了孩子的心理、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例如藥家鑫開車撞人刺死傷者案,一個大學生開車將人撞傷后,不積極營救,還殘忍地將人刺死。
而學校的教育也以量化的學習成績?yōu)榻逃匦?,而思想教育極其淺顯,雖然開設了一些思想品德課,學生也只是追求考試得到一個好成績。
(二)現狀之二:高校學科建設——重理工專業(yè),輕社科思政
由于大多學校的就業(yè)率多由學校的重點專業(yè)學科創(chuàng)造的,社科思政類的專業(yè)學生人數相對較少,就業(yè)前景也明顯不如理工專業(yè);有些學校的社科思政學科甚至只承擔教學任務。這就導致當前我國高校的發(fā)展重心多在理工科專業(yè)課的學科建設方面,投入比重明顯大于思政社科類學科。
許多社科思政類的課堂也淪為學生的自習課,老師在講堂上講著,學生在底下該干啥干啥,這種抵抗著社科思政老師講課的干擾而一門心思學習英語和專業(yè)課的勁頭兒,有時讓老師都嘆為觀止,頗感無奈。
(三)現狀之三:教師教育——重授課,輕實踐
盡管目前各高校都響應加強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號召,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兩層皮”現象:口頭上說重視,但一線教學仍是舊模式、老死板,幾乎都是理論教學,缺少實踐,學生缺少直觀的認識和理解,極易與時代脫節(jié)。
核心價值觀教育專門教材的缺乏,迫使教師只能從現有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教材中提到的核心價值觀方面的論述,進行粗略的講解,內容相對分散、零散,知識體系不夠系統(tǒng),教師在講解中也難以展開論述,只能淺嘗輒止。
(四)現狀之四:大學生價值觀現狀令人擔憂
外來文化不斷涌入帶來的多元價值觀和文化思潮對我國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形成極大的沖擊。這種現象的蔓延對高校的影響,便是使得原本就影響力有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效果進一步弱化了,大學生出現價值觀迷茫。如政治信仰缺失,好多大學生甚至沒有政治信仰,有些大學生對現有的政治信仰持懷疑態(tài)度,比如有意識忽視社會公德。對于我國社會公德的內容,想必每個大學生都能隨口說出不少,但是在實際踐行中卻是另一番景象,不少大學生忽視了社會公德,以維護自身利益為第一考量。
三、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切入點,探索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源泉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為培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立足點,也有利于發(fā)揮高校傳承創(chuàng)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職能。
(一)探索之一:就學校層面而言,強化核心價值觀課程建設
當前我國各高校核心價值觀教育教材并不統(tǒng)一,各校都在積極探索如何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我校社科部開設的指定選修課《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課程,自開課之時,便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文化精華,在向學生傳授的傳統(tǒng)文化中倫理道德方面的內容,就與我國現行倡導的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可以作為我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課程切入點。
(二)探索之二:就教學層次而言,積極探索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教學改革
就高校教師而言,首先要重視教師的自身學習。教師本身要有主流和核心價值觀的意識,才能在教學中向學生傳授和教學相關內容。
其次,在教師的教學理念中要打破單一課堂傳授知識的模式,要重視涉及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相關教學內容;要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教學教育的方方面面,將核心價值觀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傳遞給學生,教師教學不僅“教書”,更應強調“育人”。
(三)探索之三:就校園文化層次而言,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切入點,積極營造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校園文化氛圍
不同的環(huán)境造就不同的人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同樣離不開環(huán)境的影響,高校的校園環(huán)境對大學生的成長作用尤為重要。
首先,高校各部門教師應以身作則,為學生營造一個清新、廉潔、公正的校園環(huán)境。高校的教師,尤其是教師共產黨員,更應該成為核心價值觀的首要實踐者,“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師是學生教育最直觀、最有效的榜樣。
其次,營造優(yōu)良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通過校園文化濃厚氛圍的滲透和熏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大學生個人的價值觀。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文化形式的載體,既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同時也使得學生在組織、參加活動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參考文獻】
[1]任國清,王學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堪憂[J].教育與職業(yè),2007(10):81-82.
[2]孫涵.構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路徑研究[J].理論觀察,2013(10):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