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摘 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管理好一個班級,影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影響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還關系一個學校的教學水平和外在形象。獨生子女的嬌慣,青春期的叛逆,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影響,給班級管理帶來更大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保姆”式與“警察”式管理,已經不適應新形勢下教育的發(fā)展。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巧妙地引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促使學生由“被管”到“不用管”,由“被迫”過渡到“自發(fā)”“自愿”,從而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fā)展。
【關鍵詞】班級管理;自主管理模式;學生主體;健全制度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曾經說過:“管理是班集體的骨架,班級是個小集體,管理工作尤為重要,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頭緒,集體就像一架機器健康而有序運轉。班主任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級管理模式,形成班級強大的凝聚力,讓每位學生都能在班集體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p>
針對目前班級管理中老師約束多、限制嚴,而學生多為獨生子女行為習慣差,自制力不強,單一的說教不能真正走入學生內心,班級育人效果不佳的現狀。研究與探討學校德育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生作為道德活動主體的自主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以達到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讓學生真正地由“他律”走向“自律”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應該采用一種怎樣的班級管理模式,提高班級的管理效率呢?在班級管理中,學生是管理活動的主體,一切管理工作都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班級自主化管理。在這種管理模式中,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自立的精神和民主的作風。
一、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每個學生參與管理
現代教育觀念要求學校教育必須以人為本,重視人的自我發(fā)展和完善,要求學生學會做班級的主人。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縛,學生已經習慣于做一個在家服從家長,在校順從老師的乖孩子,主體意識嚴重缺失。因此,要實現班級管理自主化,首先要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他們明確“這是我的班級”,應該“我做主”。
針對這個特點,開學伊始,我就鄭重地開了一個班會,告訴他們:“你們上五年級了,是一名高年級學生了,這個班級不僅僅是老師的,也是你們的,你們是班級的主人,有著建設和管理它的權利,這學期,老師請你們來管理班級,咱們來比一比,看看是你們管理得好,還是我管理得好?”學生們都十分興奮,告訴我:“沒問題,三個臭皮匠還抵過一個諸葛亮呢,我們肯定比您強?!睂W生之所以這樣興奮,是因為他們現在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他們在人格上受到了尊敬,他們在身份上發(fā)生了變化,由被管理者變成了管理者,所以對自主管理產生了興趣,主動而積極地投入到管理隊伍中來。
二、相信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1. 自定班名,創(chuàng)設班徽,自編班歌。為了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激發(fā)學生愛班的熱情,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出了一系列“自己來”:即班名自己取,班徽自己設計,班規(guī)自己定,班級自己管,活動自己安排,同學自己幫,教室自己布置,班長輪流當等等。過去,班名往往以年級和班序而定,隨著學生自主意識的不斷增強,他們想自己取一個凝聚力強、自己喜愛、并具有代表性的班名。
2. 讓學生自訂“班規(guī)”。以學校規(guī)章制度為依據,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在每一位同學直接、民主的參與下,制定集體生活的規(guī)則,讓學生用自己制訂的制度來約束自己,不斷培養(yǎng)自我調控、自我管理的能力,以達到自主管理的目的。學生自定的班級公約中有:放學后把凳子放到桌子底下扶正擺好;上課前如何趴好等待老師的上課;集隊做到快、靜、齊;中午午休時間不打籃球、踢足球;鼓掌歡迎來我班聽課、講課的領導、老師、同學;不準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制造矛盾,鬧不團結等。班級公約非常詳細細致,具體化了的道德要求成了他們規(guī)范言行的“班級法律”。
3. 共同布置教室,讓教室充滿育人氛圍?!白屆恳幻鎵Ρ跁f話”是師生共同布置教室的宗旨,既要不失童趣,又要讓教室令人耳目一新且富于教育意義。師生可以一起翻閱資料、勾畫草圖,參與整個設計過程。教室里的每一幅畫,每一句標語都應是激勵同學們奮斗拼搏,積極進取的勵志語言。在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設計、共同布置中,師生的感情會增強,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教師為其健康成長所做的一切,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會隨之增強,自主性活動也會得到發(fā)揮。同時,在整個活動中,學生認識了自我,肯定了自我,發(fā)展了自我。
三、健全制度,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
1. 試行“班委競選制”“班干部輪值制”“班級日記制”。通過自薦和他人舉薦相結合的方式產生候選人,候選人發(fā)表競選演說,由全班同學投票產生班委,班委通過輪值制度對班級實施管理。同時實行“值日班長制”,每天一位小值日班長配合班主任具體負責本班全天的班級管理工作,作好值日記錄。從機制上為更多的學生提供了發(fā)展空間和自我發(fā)展的平臺,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合作、學會負責、學會做人”。
2. 班級事務實行“包干負責制”。對班級的事務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班級衛(wèi)生工作、服務工作崗位明確、責任到位,要求學生自覺做好,并由班長、勞動委員和值日班長負責檢查監(jiān)督。我班學生根據這個原則,把學習、紀律、禮儀、衛(wèi)生四方面工作設計成20多個“崗位”,如“小班主任”“衛(wèi)生監(jiān)督員”等,每個崗位專人承包,并向全班做出優(yōu)質服務承諾,明確要求,一包到底,人人有崗,各司其職。
四、開展活動,提升學生自主教育能力
只有使教育者的教育與學生的自主教育協調發(fā)展,形成“共振”的時候,教育才是有效的。自主教育是班級自主管理的延伸和深化,也是班級自主管理的歸宿和落腳點。以下是我積極探索和實踐的幾個方面:
1. 加大學生自主活動的廣度和力度。班級開展的各種活動,特別是主題班隊活動,應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的設計、準備和組織中來。我們經過實踐探索認為:經過競選、評比,讓學生輪流承擔活動的組織工作,是擴大學生參與面和提高學生能力的一條有效策略。班主任提前將活動時間、活動主題告訴同學們,讓大家思考、設計,同學們可自己編小品、演節(jié)目,推選自報主持人。準備一段時間后,由班主任組織同學們評選出最佳方案,然后,這個計劃在主持人的組織下進一步分工負責,積極準備,準備成熟后,在各小組長的主持下開展活動?;顒咏Y束后,可讓學生對活動的主題、內容、形式、主持人進行評議,總結經驗,提出不足,促進下次活動再上新臺階。我們曾開設《從小事做起》《奮起拼搏,實現理想》《談責任》《我怎樣實現我的目標》等許多富有創(chuàng)意、極具針對性的團體活動。
2.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年級組和學校的各種競爭。要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必須讓學生經常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體驗到團結的力量,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年級組和學校的各種競爭,培養(yǎng)學生“班興我榮、班衰我恥”的班集體主人翁精神,這是學生自主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
五、嚴格而完善的管理、評價制度是自主管理順利實施的保障
實施班級自主管理,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但絕不是一味地放手,班級要有嚴格而完善的管理、評價制度。檢查是班級管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可讓師生了解、掌握計劃執(zhí)行情況,目標達成的程度,并據此調整、改進以后的工作。針對班級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德育“文明之星”評比活動,同學們制定了一個日常行為積分表,分“文明禮貌、自主學習、自主創(chuàng)新、安全紀律、文明路隊”這五項。把全班學生每5人分為一組,每人管一項。實行一周一小結,一周一評比,使學生體驗收獲的快樂,增強責任意識,愛護自己的小崗位,自覺做到每天堅持上崗、文明上崗。
實行班干部輪換制,學生可在每學期期末進行述職:你為班級做了哪些貢獻?還有哪些不足?收獲是什么?并由學生評選出優(yōu)秀班干部、優(yōu)秀小組長、文明之星、十佳隊員等等,旨在通過評比,調動學生自主管理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充分的實際鍛煉和親身體驗中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
在班級管理中,把學生當主人,努力提高他們的參與程度,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能動性,而學生的主體性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班級管理效益也就越高。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學會有的放矢,引導教育,多關注細節(jié),注重平等對話,給予學生溫馨的關懷,使班級管理這塊園圃里開滿絢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活潑、健康、優(yōu)質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2]李伯黍,燕國材.教育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3]高薇.學生自我管理 奏響班級管理的主旋律[J].班主任,2006(09).
[4]顧建光.提高學生自主性管理能力的探索[J].教學與管理,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