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順麗
摘 要:近年來,全國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人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應該把故事教學方法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一個個精彩絕倫、充滿深意的故事來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本文分析了應用故事教學法組織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意義,提出了相應的應用措施,以期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故事教學法;應用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越來越深入,人們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育人”功能提出了更深層次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轉(zhuǎn)變教學方式,充分應用故事對小學生進行教學,以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素質(zhì)教育目標。故事是小孩子接觸和了解世界的一個重要窗戶,深受小孩子的喜愛,小學語文教學中包含著很多故事,如童話、寓言、英雄故事等,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把這些故事充分應用起來,把小學生的語文興趣激發(fā)出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生參與度,從而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一、分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故事教學法的重要作用
故事教學法是指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把具有趣味性、有啟發(fā)性的小故事穿插在其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應用故事教學法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能夠?qū)崿F(xiàn)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效果:首先,故事教學法與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態(tài)相符合,喜歡聽故事是大部分小學生的共同點,在給學生講故事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被故事的情節(jié)吸引,讓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中,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其次,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對語文課文進行講解時,引入小故事能夠加深小學生對相關語文知識的印象,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知識認知水平[1]。最后,把故事教學法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qū)崿F(xiàn)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素質(zhì)教育目標,在各種各樣的故事中,小學生可以學習到很多道理,實現(xiàn)“德育”目標,有效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二、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故事教學法在課前導入中的應用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忽視了課前導入的重要性,“開門見山”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積極性不高,不會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導致教學活動難以順利、高效進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導入環(huán)節(jié),并在該環(huán)節(jié)中融入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接下來的教學活動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保證語文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與雷鋒有關的故事,讓學生對雷鋒這一人物產(chǎn)生好奇的心理,隨后,教師巧妙地把學生的思維引課本上來,讓學生自主“投入”到課文中,認識雷鋒叔叔。這樣一來,不但能夠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進行,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這一詩歌的理解,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詩歌的解讀、朗誦活動中,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二)故事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通常情況下,小學生都比較活潑好動,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為小學生營造出趣味橫生的課堂氛圍,給小學生組織充滿樂趣的教學活動,寓教于樂,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效果。但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仍然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把提高小學生語文成績作為唯一的教學目標,一味地把課本上的語文知識灌輸給學生,忽視了語文教學中的三維目標,久而久之,不但會讓小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不利于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2]。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轉(zhuǎn)變觀念,應用故事教學法進行教學,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知識的意識和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晏子使楚》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晏子這一人物的人格魅力,在學生熟讀了課外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與晏子有關的小故事,如,晏子辭婚、晏子逐高繚等,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晏子的智慧,并讓學生起來講講聽完這些小故事的體會,引導學生積極向晏子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進而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素質(zhì)教育目標。
(三)故事教學法在課后練習中的應用
在應用故事教學法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上,教師還應該把故事延伸到學生的課外活動中,增強小學語文教學的延續(xù)性。比如,在完成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丑小鴨》一文的教學后,教師可以給小學生布置課外作業(yè),讓小學生想象一下,在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后,丑小鴨的生活會發(fā)生哪些變化、遇到之前欺負它那些小動物時,那些小動物會怎么做?引導小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在腦海里勾勒出一個小故事的情景,并給出一定的課堂時間,讓學生互相分享這些小故事。這樣,不但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而且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為小學生以后更深層次的學習打好基礎。
總而言之,把故事教學法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從而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故事教學法的重要意義,充分應用故事教學法為小學生組織教學活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生參與度,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寶清.故事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考試周刊,2015,(53):30.
[2]趙更生.巧妙故事激活課堂--小學語文故事教學方法探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15,11(9):28.
(作者單位:甘肅省靜寧縣阿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