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寬平
摘 要: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學科,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而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學注重的是知識的灌輸,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效率低下。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我們物理教師應轉(zhuǎn)變觀念,選擇恰當?shù)慕虒W模式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新課程改革;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3-017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08
當前,物理課堂教學方式多種多樣,各有千秋,有效的教學方法有著共同的作用,就是能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果。尤其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好的教學方法對提升物理教學效果發(fā)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一、重視學科入門
學生到了初中二年級才會接觸物理學科,剛開始,他們會對物理法充滿好奇,表現(xiàn)出濃厚的學習興趣,但這種興趣往往不能保持太長時間,因此,物理教師要趁熱打鐵,及時深化。如在上序言課的時候,一定要認真?zhèn)湔n,把第一節(jié)課上成功。此外,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滲透一些生活現(xiàn)象,如為什么插入水中的筷子會彎折,為什么下雨的時候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等,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注意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有助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和技能,并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教學內(nèi)容等合理選擇教學方法。
(一)做好備課
教師要想把課備好,首先要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學生;其次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物理課堂上有所收獲。
(二)精心設計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需要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從實際教學條件和學生的情況出發(fā),制定和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案,進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教師要精心構(gòu)思教學方法,精心設計練習,要根據(jù)學生的生活實際提出問題,給學生猜想和假設的時間,再經(jīng)過自己的點撥,啟發(fā),使學生有質(zhì)的飛躍,進而提高探究活動的有效性。
(三)課堂提問應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針對性,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的大膽想象和猜想,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問題的設計應圍繞教學目標,能反映學習重難點,做到少而精。其次,教師提出的問題難易適度,有層次性,有深度。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能力不同,提出不同的問題,先易后難,可以使學生的思維保持活躍狀態(tài)。 再次,教師設計問題時要循序漸進,從學生已有能力和知識為出發(fā)點,梯進式提出與新知識有關的問題。
(四)注重實驗教學
初中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們喜歡動手操作,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所以,教師要加強實驗教學,用實驗來啟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給他們提供動手動腦的機會,使他們在實踐中獲得體驗,感受學習的樂趣,提高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五)提供高質(zhì)量的課堂練習
通過練習考核,不但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使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物理教師要精心選擇和設計課堂練習題,把教學重難點和知識點滲透到習題中,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培養(yǎng)師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教學過程是師生雙邊互動的過程
知識的傳授和獲得往往會受到情感的影響,有效的教學需要師生配合默契、情感交流、和諧相處。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消除了畏懼感,身心放松,感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學習效率增強。
(二)構(gòu)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增加和學生之間的感情
教師要放下架子,走近學生中去,主動和他們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為他們排憂解難,拉近彼此的距離;課下和學生一起娛樂,一起談心,用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切入點。初中生正處在心理成長的關鍵期,需要教師的引導和耐心的教導,因此,教師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包容學生,不能一味嚴厲的批評和指責,更不能冷嘲熱諷和體罰,應正確引導和幫助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否則學生就會厭煩教師,進而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
四、通過測試反饋來分析教學效果
反饋是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反饋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學課程內(nèi)容,自己預習所要掌握的知識,教師結(jié)合每節(jié)物理新授課程的知識點,組織學生進行測試,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初步掌握的知識進行嘗試性解答。這種測試的方式主要側(cè)重于基本概念和基礎性知識,大部分學生能通過測試獲得成功的體驗。有目的的教學活動,能發(fā)揮學生的學習動力,他們嘗試進行自我探索,并能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學習策略,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另一種反饋就是教師講完課以后給予測試和反饋。在學習任務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利用幾分鐘的時間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待學生做完測試題后,教師要及時公布測試結(jié)果。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對優(yōu)秀的學生提高學習要求,以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之后教師根據(jù)全體學生的反饋,對課堂教學策略進行調(diào)整,然后得到第二次反饋。在此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充分運用羅森塔爾效應,增強學生的信心,消除他們對物理學習的畏懼感。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探究新的教學方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教學思路,通過實踐不斷豐富教學理論,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根據(jù)課程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選擇最優(yōu)的教學策略,在教學內(nèi)容中加入學生感興趣的元素,讓課堂充滿靈性和智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要創(chuàng)設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便于學生掌握、理解物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初中物理教學成果更加顯著。
參考文獻:
[1] 韓麗芝.初探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科學方法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0).
[2] 王文濤.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法初探[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12(12).
[3] 駱海朋.初探初中物理教學中的興趣培養(yǎng)[J].中國校園文學:教育教學研究,2011(9).
[4] 秦華.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教學改革初探[J].動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2011(10).
[責任編輯 趙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