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才
【關鍵詞】 高效課堂;激發(fā)興趣;人際關系;電教媒體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8—0064—01
所謂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是指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jié)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利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那么,如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要潛下心來讀書,不斷提高自身的學養(yǎng)
俗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苯處熓侵R的傳播者和創(chuàng)造者,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學無止境,教師這個職業(yè)比任何其他職業(yè)都來得艱難,需要不斷加強學習。但是,讀書對老師來講是一種奢侈。成天是作業(yè)、試卷、瑣碎的班務工作,繁重的工作把人碾壓得佝僂蒼白,讀書這個必修之課成了奢侈的夢。讀書應該是教師的常態(tài)生活,語文教師更應如此。語文教師不讀書,必定難致遠處,課堂枯燥,解讀低弱,語言乏味,了無生氣,教學只能是壓滅火花,扼殺靈性,捆綁靈魂,造就淺薄。我們無法想象一個從來不愛文學、不看“閑書”(教本教參之外的書)、不能有自己的感悟和解讀的語文老師,能夠讓他的學生愛上語文、愛上讀書。所以,要實現(xiàn)語文課堂高效的目標,語文教師必須潛下心讀書,不斷提高自身的學養(yǎng)。
二、激發(fā)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
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力,是創(chuàng)造才能的催化劑。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構成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為活潑、最為現(xiàn)實的成分。如果一個人對某方面的問題沒有任何興趣,那么,他就不會有什么學習效率。有了興趣,還會萌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而在創(chuàng)新過程中產(chǎn)生的無窮無盡的興趣,又再次促進創(chuàng)新。興趣越大,學習的效率就越高。其實從老師的角度看,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因素是很多的。例如,教材中學生感興趣的語言因素,精彩的導入,課堂中采用多媒體手段,改變學習形式等,都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從而讓課堂變得高效。教師可以嫻熟地朗讀課文,以開啟學生的心扉 ,將其帶入特定的境界,師生共同營造一種情感上的“和諧共振”,一種“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情境,為學生朗讀做好情感上的準備。
三、創(chuàng)設和諧的人際關系,讓課堂變得輕松
1. 充分尊重、理解學生。如果當眾批評或諷刺學生,那樣做也許教師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會深深地刺痛學生的自尊心,所以我們要變批評為變相鼓勵學生,也可以鼓勵他身邊要好的朋友、同桌等,這樣這個同學就會受到教育。每個學生犯錯誤都未必是有心的,這時就需要老師的幫助。每一個鼓勵的眼神、關心的話語都會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我們要嘗試著理解學生,這樣就會將心比心。
2. 認真講好每一節(jié)課,真情付出。教師的每節(jié)課幾乎都會有缺憾,但即使這樣,很多老師也很受歡迎,那就來自學生對我們工作態(tài)度的肯定,及時候課,認真講課,真情地付出,必定會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信心。
四、巧妙運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
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電教媒體逐步走入課堂,它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在情境營造、時空轉換、情感滲透、思維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種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為特征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顯示出它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教師優(yōu)化運用電教媒體,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打造高效課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 運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袑W生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動,他們樂于在玩中學、在動中求知、在喜悅中探索,所以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是極其重要的。
2. 運用電教媒體,要堅持啟發(fā)誘導,淡化教學重、難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發(fā)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一池死水,風平浪靜,投去一石,碧波漣漪,可謂一石擊起千層浪。教師的教學要能溫故知新,巧妙地啟發(fā)誘導,還要善于設疑,去撞擊學生思維的火花,淡化教學重、難點。 語文教材中,有些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盡管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還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利用電教媒體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創(chuàng)設巧妙的突破口。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