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尚文
摘 要:通過對中學生進行的一系列歷史教學調查發(fā)現(xiàn),他們盡管喜歡歷史,但是大多數(shù)都對歷史課不感興趣,以及面對考試都具有非常排斥的心理。有些學生認為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花了大量的精力及寶貴的時間,但是考試出來的結果通常很糟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存在一種瞧不起自己覺得自己不行的感覺。
關鍵詞:初中歷史;歷史教學;策略
歷史知識,多如牛毛,多如天生繁星。有著及其豐富的信息,對真假不好分辨,更是存在各式各樣的觀點,送個特點是別的學科不存在的。從送口學科的內在來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稍,追求真實是這口科目的永遠追求。歷史教材雖然在歷史教育資源中是最重要的部分,不過這也只是主流學派的觀點而已,和真實的歷史仍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教學時只是“教教材”是沒有意義的。但“通過教材教”,表明要有顯著并且有著豐富的目的作為方向以及標準。老師必須把教學目的和學科目的辨別開來,不同在于教學目的是教學者經過教學后使得學生要完成的任務以及達到的要求。學科目的是教學大綱下經過課程學習后應完成的任務及達到的耍求。
確定歷史教學任務必須把課程要求作為依據,把初中生的真實情況作為基本點,把他們的學習進程的結果作為最終目的,把“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手段、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樣有著豐富內涵的耍求歸納為基本架構。認真分析研究學科目的下有關中學初中生歷史素養(yǎng)的每種原因以及標準,而且調整成教學目的。進行世界史的教學時,教學者必須一步步指引,提高他們的歷史意識的。重點是對加強歷史觀意識以及愛國意識的教育。
一、整體歷史觀意識的培養(yǎng)
歷史是由各方各面以及多個層次形成的一個整體。假設我們單單就是從一個角度或某個層次去分析研究歷史人物以及史實,那么得到的將是一個歷史的一部分,學到的知巧也是不完整的。所以,在學習歷史時,應用全面的觀點去了解各方各面以及各層次的完整歷史。作者進行日本飛速發(fā)展的講解時,分別從兩個時期進行的:第一次發(fā)展時期:明治維新后——二戰(zhàn)前;第二個發(fā)展時期是從二戰(zhàn)結束后。在第一個時期,完成個從封建貧窮的封建制度社會向當時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的轉變,日本是亞洲第一個資本主義制度國家。然后,開始了對外擴張。企圖通過和德、意法幾個國家形成利益者聯(lián)盟,侵占全世界。在1945年8月,當時的超級大國美國對日本投放了兩顆名稱為“小男孩”、“胖子”的原子彈,這一舉動基本銷毀了日本二戰(zhàn)前的發(fā)展成果。二戰(zhàn)結束后,日本成為了美國的傀儡,同時完成了民主化的進程。經過二十多年的發(fā)展,日本迅速發(fā)展為全球繼第二大經濟強國。對日本的兩次發(fā)展進程的講解,使得學生們都明白:歷史是彼此作用,彼此聯(lián)系的整體,是不可分割的,以此使得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樹立全面的歷史觀概念。
二、愛國意識的培養(yǎng)
當我們一起學完了《明治維新和日本崛起》這一章節(jié)后,老師就這篇課文進行了分析歸納。目前,從經濟實力來講,日本是強國。不過從國際輿論來看,日本并未體現(xiàn)與之相對應的大國風范。日本對侵華事件完全沒有反省,也為作出任何道歉,而且不停止的對軍國主義招魂。沒有任何的反省行為,而且冥頑不顧,前首相小泉帶著自身的政治身份去參巧供奉在二戰(zhàn)中14位甲級地位之上的戰(zhàn)犯,一共有六次。2013年4月23日,創(chuàng)造了八年以來參拜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共有168位國會議員。在2014年4月28円,日本政府最高行政負負責人進行了參拜供奉靖國神社的活動。除以上事件外,日本持續(xù)挑起釣魚島爭端。其中美國及其他個別國家還在助紂為虐,2014年4月23日,美國總統(tǒng)訪日的頭天,《讀賣新聞》對其進行采訪時,說道:“美國的觀點很清晰:釣魚島應是日本管轄,所以是符合美日安保條約中第五條所規(guī)定的內容。”奧巴馬在陳化這個觀點后,我國對此表示嚴重不滿。這些分析歸納培養(yǎng)了初中生濃濃的愛國情懷,他們都表示一定要不斷加強自身文化以及技術能力,加強鍛煉,共同為國家的發(fā)展作出貢獻。
三、“歷史的時間觀”意識的培養(yǎng)
老師進行教學時,要突出“歷史時間觀”的重要性。我們只有在正確的時間之上,聯(lián)系所處時間的政治背景、經濟發(fā)展水平、文化素養(yǎng)、民族間的相處、外交政策及其他,有著聯(lián)系實際的研究,我們才可以全面深入的了解探索出歷史事物的內在本質,處理好歷史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時間觀”,更是歷史學科教學的基本點。教學者進行教學時,應該利用教和練相結合,加強他們操作、思考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素質的培養(yǎng)。在初中歷史課堂上,可以很明顯的發(fā)覺教學者的閱讀水平太薄弱。所以,在歷史課堂上,加強他們閱讀水平將是一個重任。但是,應怎樣高效快速的提高初中生的閱讀水平呢?初中生分析史實的水平,是了解盡可能真實的歷史事件,分析探究水平,換句話說,是能夠完成對歷史相關資料的研究、整合、總結水準。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培養(yǎng)初中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以及分析能力,經過閱讀訓練,認識歷史中出現(xiàn)的事情以及人物,演變進程,探索出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個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評價歷史的基本標準,切忌用當前的理念去看待,要結合當時的實際狀況進行評價。
歷史教學者如果想要得到較高的教學效果,那么就得有全新的教學意識。教學意識的改革,涉及到教學手段、學習手段的改革,這也涉及素質教育是否成功推行。新謀改下的歷丈教學中包含的研究性、積極自主性、辨別性和要求初中生分析能為、探索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水平的提高,需要歷史教學者有全新的教學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