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上溪
[摘 要]現(xiàn)在的學生雖然在物質(zhì)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要什么有什么,但是在學習方面卻負擔很重。雖然國家提倡減負,可現(xiàn)實情況是在加重學生的負擔,學生的成績成為評價學校和教師的唯一標準,學生自然就成為奴役的對象。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連成績最好的學生也被作業(yè)壓得喘不過氣來,更不用說成績一般的學生;有些學校根本就沒有按照省頒的課程來上,而是按照自己規(guī)定的來操作,據(jù)說部分學校為了追求高升學率,一周本應四節(jié)的英語課加上到八節(jié),學生哪有時間做作業(yè)?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就顯得很重要。若以固有的填鴨式方法來教育學生,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應秉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少講精講,多讀多練,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提高單位時間內(nèi)教師的講課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guān)鍵詞]激發(fā)興趣 自主學習 講課效果 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270030
一、培養(yǎng)學習興趣,激發(fā)讀書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打開成功的鑰匙。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先生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的至理名言。王羲之從小因愛好書法,成為書法家;達·芬奇從小喜歡畫畫,成為畫家;愛迪生從小對實驗感興趣,成為發(fā)明家;陳景潤因?qū)?shù)論有興趣而努力研究,摘取了數(shù)學的王冠—哥德巴赫猜想。新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币糜腥さ慕虒W方法引領(lǐng)學生撬開英語知識的大門,用愉悅的心情激勵他們品嘗學習的成功與喜悅。興趣可以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英語要學好,關(guān)鍵在引導。
學習是學生的事,考試也是學生的事,所以課堂當然是學生的課堂,把課堂交回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才是正確的選擇。許多教師怕學生這也學不會、那也學不會,跟現(xiàn)在的家長一樣,什么都包辦,上課滿堂灌、練習題題講,教師口沫橫飛地說、苦口婆心地講,學生卻在漫不經(jīng)心地聽、口水直流地睡。教師什么都抓,卻什么都抓不到,到頭來事與愿違,師生反目為仇,老死不相往來。因此,改變固有的教學方法就顯得很重要,教師要用創(chuàng)新的教法和科學的學法來吸引學生的眼球和注意力。我在上音標課時是這么給學生授課的:七年級的第一節(jié)英語課教漢語拼音a o e i u 的發(fā)音,讓學生誤以為我是在kidding,引得他們哄堂大笑,還有誰會睡得著?甚至有的學生問我是不是上錯了班級或講錯了話。然后我話鋒一轉(zhuǎn),把a o e i u的音發(fā)長變?yōu)閲H音標[a:][:][:][i:][u:];再把a o e i u的音發(fā)短一點就是國際音標[][][][i][u],在快樂輕松的學習氣氛中學生學到了原本認為難學的知識。在單元音的基礎(chǔ)上學習雙元音,[u]是由[u]和[]發(fā)音的組合;元音前的輔音都用漢語拼音來拼英語單詞,在歡快有趣的氣氛中學會國際音標,良好的開始便是成功的一半。經(jīng)過這么一學,原本很難的英語變得如此的容易,用不拘一格的方法來教學生巧記單詞。
(1)故事引導法:講述一個有關(guān)達·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耶穌的最后一次晚餐中對13個門徒說:有一個人出賣了我,此時只有猶大面如土色。以后西方用thirteen來代替叛徒、不用thirteen和不住13層等。
(2)聯(lián)想比較法:當我教到fix的時候,就引導學生一起回憶我們以前學過的同類單詞,讓學生開動腦筋進行聯(lián)想,踴躍發(fā)言。學生的參與便是最好的學習,他們聯(lián)想到許多學過的單詞,在聯(lián)想中就加深了印象,同時也積極參與了課堂活動,活躍了課堂氣氛。教師進行必要的點撥和總結(jié),他們記憶起來更簡單方便,再如,當我教這個詞wise時,讓學生有效地聯(lián)想相類似的單詞,有的學生說was,有的學生說we與is的結(jié)合,有的學生說wife;最后指出它們之間只差一個字母s和f。在這次活動中,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接受者,接受了wise和wife,同時也是活動的參與者,積極調(diào)動起熱情與興趣。
(3)音義教學法:就是把英語的意思和讀音編成有意義的句段,使學生記憶起來更加方便和有效。如在教《我的家譜》時運用這方法來教學,我家有個壞米莉(漢語家的讀音是壞米莉),父親發(fā)財了嗎(漢語父親的讀音是發(fā)了),兒子是上帝(漢語兒的讀音是上)。把原本很難的單詞通過一些有趣的句子來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參與就是最好的記憶,把枯燥無味的單詞記憶變?yōu)樯鷦佑腥さ膶W習和知識探究。
二、養(yǎng)成良好習慣,奠定學習基礎(chǔ)
所謂的習慣就是人們按照制定好的計劃有規(guī)律地去完成,好的習慣能成就人的一生,當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學習便是一種快樂,成功不再遙遠。習慣是學習的保證,習慣的好壞能決定學習的高度。改掉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方式,讓快樂閱讀成為學生學習的主旋律。為了養(yǎng)成習慣,教師的教學模式不變,讓學生知道每節(jié)課的程序,學生就會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進行自主學習。學生每天的學習按照計劃進行,固定他們的學習方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chǔ)。
我用科學的方法來安排英語課堂的步驟:①聽寫單詞。一節(jié)5個英語單詞,依據(jù)來源于電腦的五筆輸入法來學習與講解,讓學生在自己學習的基礎(chǔ)上更好地掌握單詞。如:abroad這個單詞可以用ab和road來記憶,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學生學得不亦樂乎。又如chest(胸部)可以用胸部車死他這樣來記憶,車的拼音就是che,s就是死,t就是他,這是一位學生說的,我感覺很有意思也很便于記憶。只要有了正確的引導,相信給他們一個機會,能還我們一個驚喜。②利用幻燈片來學習本課的知識點,因為人的精力只有15分鐘,所以教知識的時間正好在7-15分鐘之間。這時學生的注意力能高度集中,學習的效果自然就很好。③閱讀文章。此時學生有些疲倦了,讓他們組織起來小組合作一起閱讀和討論問題,既解決學習的問題,也加強了團隊精神。在此基礎(chǔ)上來個競賽,把原本沉悶的課堂推向高潮,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爭個你死我活,拼個魚死網(wǎng)破,把瞌睡拋到九霄云外。④復習上節(jié)知識和公布競賽結(jié)果。在輕松的學習氣氛中復習了上節(jié)課的知識,同時宣布本節(jié)課的比賽結(jié)果,用掌聲獎勵獲勝者的同時也激勵后來者。⑤課堂練習。趁著快樂的心情小試牛刀,把課外要做的作業(yè)在課堂完成,既可節(jié)省學生的學習時間,把課堂交回給學生,同時也可以監(jiān)督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避免他們的抄襲想象,豈不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三、體驗自主學習,增強學生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基石,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訴子十過,不如勵子一長”說的就是增強自信心這個道理。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通過自主學習的形式可以實現(xiàn)。學生要改變學習方法,教師要善于表揚學生,因為好學生是表揚出來的。許多學生不是因為笨和不認真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而是因為教師沒有讓他們親身體驗成功的滋味,沒有得到別人的認可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親自體驗成功的喜悅就能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信心。再說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考試的對象也是學生,我們就更應該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解決學習上的困難,而不是教師怕他們這不懂、那也不懂,包辦他們的學習,到頭來事以愿違,適得其反,不但沒有教好學生,反而耽誤學生一輩子。教師苦口婆心地滿堂灌,學生十有八九是笨蛋,他們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談不上學習會快樂。
1.呵護學生的自尊心
用激勵的語言來激勵學生,禁止使用笨、錯、差,多使用行、不錯、好。不輕易批評一個學生,多用商量的語氣,作業(yè)批改時對的打鉤,錯的不打差而是點一點,使用鼓勵性的語言點評,讓他們更期待下一次的評語。放下教師的架子,平等地和學生交流與談心。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用最簡單的題目去測試他們,提高他們對學習的信心。
2.成立學習小組
我把我班的42個學生分成7組,每組6人,每組中都有好、中、差的學生,兩個好生坐在小組中間,中等生坐在好生前面,差生坐在好生后面,不僅方便管理,且利于解決學習的困難。然后設(shè)兩個英語學科帶頭人,一人管兩人。
3.留時間給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自己若學會了,不但倍感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成果,而且還會體驗到從未有過的快樂。他們自己若學不會,就會去問本小組的學習負責人,讓他們感覺到學習不再是他們個人的事,而是集體的事,為了集體,他們同樣有拋頭顱、灑熱血的豪邁。同時安排公共時間去學習和討論,要求好生做中等生和后進生的老師,用他們的思維去幫中等生和后進生解惑,在幫助了別人的同時,使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4.開辟榮譽殿堂
充分利用教室,在教室的后黑板開辟榮譽殿堂,讓學生榜上有名,讓他們把自己的尊姓大名簽上,讓全班去欣賞他和崇拜他。課文的單詞和背誦,誰先完成誰就把名字先寫在前面,讓學習成為大家共同關(guān)注的事,讓他們的學習成為展示個人魅力的時機,讓后黑板成為他們展示的舞臺。對于經(jīng)常表現(xiàn)很好的學生,以不同的形式進行獎勵和表彰,既讓好生的自尊心得到了滿足,同時也鞭策了其他同學要迎頭趕上。
5.形成競爭機制
因為小學剛升上中學,部分學生學習不積極、也不回答問題,成績不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成立了課堂競爭機制:第一個星期,先帶動好生的積極性。第二個星期,讓每組的好生、中生進行競賽。第三個星期,讓每組全員參與,進行競賽。第四個星期,對他們的回答問題進行分層次加分,如好生回答一次加1分、中等生回答一次加2分、差生回答一次加3分。第五個星期,為了賺更多的分數(shù),鼓勵好生成為中等生和差生的老師。第六個星期,小組派代表回答問題。第七個星期,一切評優(yōu)評先與積分為考評依據(jù)。這樣,他們的榮辱與利益就捆綁在一起了。讓差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讓小組嘗到勝利的滋味,讓學科帶頭人看到希望。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我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好生說:我們在領(lǐng)導崗位上得到了鍛煉,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自學的能力。中等生說:學習有人幫助,讀書不再那么無助。差生說:為了一點分數(shù),課代表天天要我們讀啊背啊,真煩人。第二學期,要求好生做中等生和后進生的老師,用他們的思維去幫中等生和后進生解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使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也只有好生才知道中等生和后進生的難處,因為他們之間沒有代溝和共同的想法。第二年要求好生提前學習,好生互相督促和合作,作業(yè)互相對改。經(jīng)過一年多的努力,七年級的第一次期中考試成績,我班在縣排名中只有第18名,到八年級的第一學期期末成績在縣排名中達到第3名,且成績90分的人數(shù)達到10人,讓我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議,嘆為觀止。
四、掌握科學方法,講究教學策略
教師的職能是“授之漁,而非授之魚”,這里所說的“漁”就是指學習方法,圣賢知其道,今天的教師更應明其理。
1.單詞記憶的指導
初次記憶單詞要做到四到:眼到——眼睛看著單詞;手到——用手書寫這個單詞;嘴到——嘴巴念著這個單詞;腦到——腦袋記著這個單詞。
再次記憶單詞要用到2、4、7、15、30,這是什么意思?就是說第二天、第四天、第七天、第二周、第四周都要再去復習單詞。只有這樣周而復始地去學習,才能學好英語,而不是記完了就不再去理會,你不理他們,他們當然也不理你。
2.閱讀方法的指導
①通覽閱讀法。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原文,邊讀邊回答問題,問題弄清楚了,閱讀的任務也就完成了。②預測結(jié)果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文章預測故事的結(jié)果如何,或看到標題預測文章會是什么內(nèi)容,很多標題就是內(nèi)容的縮影。③區(qū)分文體法。教師應教會學生對不同體裁的文章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閱讀敘述文注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和結(jié)果;閱讀說明文注意找到文章段落的主題句;閱讀議論文應注意文章的論據(jù)和論點。④猜測詞義法。根據(jù)上下文和熟悉的詞或短語的意思,推斷生詞的意思,培養(yǎng)他們猜測詞義的習慣。
總之,我認為課堂英語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間共同學習、交往的活動過程,教師應創(chuàng)建優(yōu)良的教學環(huán)境,提供與學生相互學習和交流的機會,轉(zhuǎn)變教師角色,讓自己真正成為引導者、組織者、促進者,真正做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 參 考 文 獻 ]
[1]班華主編.中學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王坦.合作教學的基礎(chǔ)理念[N].中國教育報,1995(12).
[3]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責任編輯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