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清華
摘 要 本文主要從公開課中闡釋了把課上好的三點體會:集體備課好處多;教學設計不能少;脫稿上課信心足。
關鍵詞 公開課 集體備課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上學期,筆者在系部領導的鼓勵下及同事的幫助下,成功地上了一堂公開課。從這堂公開課中,筆者得到了幾點啟示,現(xiàn)總結如下,希望能給戰(zhàn)斗在一線的老師們以幫助。
1集體備課好處多
備課是教學必不可少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必要的準備,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想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還需在備課上下一番苦功。下面結合筆者的一些實踐體會,談談集體備課的好處。
集體備課是現(xiàn)在普遍采用的一種提高教學水平的備課手段,集體備課的意義在于讓老師交流、碰撞智慧的火花,實現(xiàn)教學資源共享。集體備課就是大家一起研究教學,一般是這樣的形式,教師們坐在一起對課的重點、難點進行研討以及討論這節(jié)課該怎樣上,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年輕人思維活躍,老教師經(jīng)驗豐富,通過交流,大家可以取長補短,在教材教法上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形成最佳的課堂教學方案。
筆者的公開課是選修課,課程名稱是《中國文化欣賞》,授課內(nèi)容是“名貴花木”。我們知道,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讓學生從名貴花木中欣賞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是本堂課的重點??墒枪P者備課的第一稿,卻沒能達到這個目的,教研室的老師聽了筆者的說課后,感覺都是零碎又淺顯,人云亦云。老師們提了很多寶貴的意見,結合這些建議筆者進行了第二次修改,之后,筆者把做好的課件正式給老師們講了一遍,這次老師們明顯覺得比第一次要好多了,內(nèi)容更充實了,思想更深刻了,比較適合高職??粕慕虒W了。不過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方說課件的畫面還不太美,教學環(huán)節(jié)還不緊湊,教學互動還有所欠缺等等,針對這些問題筆者進行第三次修改。完了之后,筆者召集教研室的所有老師聽了一次,自以為很好了,可是仍然有老師給筆者提了非常重要的建議:設置背景音樂。這樣筆者又進行第四次修改,而對音樂不是很懂的人來說,設置背景音樂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這音樂要與教學內(nèi)容以及畫面相協(xié)調(diào)才行,為此筆者只好去請教音樂老師,在音樂老師的幫助下,筆者成功地把背景音樂設置好了,后來據(jù)說背景音樂還是那堂課的一大亮點。
當然,筆者的這次公開課的備課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集體備課,但是這堂公開課的成功卻是我們整個教研室老師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一點是勿容置疑的。由此可知,好課是認真?zhèn)涑鰜淼?,名教授也是認真?zhèn)涑鰜淼摹?/p>
2教學設計不能少
如果一堂課只是循規(guī)蹈矩地把所要傳授的知識一股腦兒的說出來,從頭講到尾,那么,哪怕你是學問高深的教授恐怕也難以吸引學生,盧梭講過:“教學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我們深知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被點燃的火把,教師的責任就是點燃火把讓它燃燒,教師不應該做學生思維的保姆,而要使知識成為學生思考的果實,那么教學最重要的是給他們提供思維的過程,這樣學生主體作用的活動量才越來越大,主體精神發(fā)揮的越來越大,這樣才能通向學生的心靈,最終達到開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目的。那么教學設計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筆者的公開課設計: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從各個民族都有自己喜愛的花木并且在他們身上傾注了深沉的感情因此而形成了國花國樹導入新課,進而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喜歡的花草樹木及原因。這一環(huán)節(jié)能讓學生暢所欲言并能關注下面的內(nèi)容。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由X同學喜歡梅花進而過度到對梅花的介紹及其文化內(nèi)容的傳授,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有一個設計讓本堂課出現(xiàn)了一個小高潮,那就是X同學喜歡梅花的原因是因為一首歌《一剪梅》,筆者就請他演唱一遍,因為《一剪梅》的歌詞就是梅花的真實寫照,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師生一起進入了梅花堅忍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中,不知不覺中梅花這美麗的物質(zhì)外殼所蘊涵的豐富的精神內(nèi)涵就全化為學生的知識。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采用提問“竹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植物,那它為何這么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睞呢?它憑什么擠入了名貴花木之列?”這種方式過度到下一種名貴花木,不僅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湊,而且竹所蘊涵的文化內(nèi)涵顯而易見了。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用投影顯示兩幅鮮艷奪目的牡丹花,并附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字樣,首先學生驚嘆于牡丹的驚艷,然后一齊驚呼“牡丹花”!這一路下來,沒有哪個學生不被緊緊吸引?。≡诮榻B完牡丹花的一些知識后,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去思考:牡丹花是唐代才開始被王公貴族所喜歡,才真正顯露出它的風采,這與唐代的社會環(huán)境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嗎?
由此看來,筆者公開課的成功與教學設計的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是不無關系的。
3脫稿上課信心足
我們大家都知道,自信心是成功的關鍵,沒有信心,哪怕準備再充分,也有可能底氣不足。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告訴筆者,一定要脫稿上課。所以筆者在上公開課之前,授課內(nèi)容不僅已融會貫通而且已爛熟于心,所以站在老師比學生還多的教室里,筆者仍能做到講授過程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語言精采,富有激情。如果授課內(nèi)容不熟悉,講著講著忘了詞,那就難以做到表述準確,語言流暢,甚至會詞不達意,因為在那樣的情況下,你肯定會緊張的。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當然,僅僅有上面幾條還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不過關,教學設計編寫得再好,教學活動設計得再合理,教學也會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