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茹芝
摘 要:小學生都喜歡玩游戲,小學科學教育有很多內容可以用游戲的方式來講授,小學科學教學內容與游戲也有很多共同特點:游戲與小學科學都是學生的自主探索;游戲和科學探究都充滿樂趣等。正因為如此,教師可以在科學教學中設計游戲,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關鍵詞:小學科學;游戲設計;科學興趣
在小學科學中設計游戲有很多優(yōu)點。首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科學本身便是一門觀察和探索的學科,而探索過程如果以游戲為開端,那么學生必然積極參與;其次,游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對科學的探索有很多方式,而小學生也正處于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齡段,讓學生自己在游戲中尋找答案,必然起到很好的效果。最后,游戲中的科學教育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游戲本身具有競爭性與合作性,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學會在集體活動中鍛煉自己的品格。
一、用游戲來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用游戲來體現(xiàn)科學原理,打破學生的固定思維,讓學生了解科學的樂趣。在講解六年級上《杠桿的科學》一課的時候,可設計游戲“巧用力氣”,挑選班級中身體最壯的男孩子與比較嬌小的女孩子,讓學生判斷誰的力氣大,學生都以為這還比什么,肯定男生力氣大?。?/p>
但是當老師要求兩人到班級門口處,讓小女孩站在門外,在門把手處向里推;男生站在門里,在門鉸鏈處向外推,學生驚人地發(fā)現(xiàn),男生竟然抵不過小女孩,門竟然一直在向里移動。這是什么科學原理?讓我們這節(jié)課來一探究竟。
二、用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需要保證科學游戲的目的性與安全性,但是在具體的游戲過程中,需要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動腦,主動地參與游戲,進而獲得科學知識。例如,在講解浮力的時候,我們可以設計游戲“究竟什么可以漂浮”,準備一盆水以及木制品、泡沫制品、竹制品、橡膠制品、玻璃制品等各種材料,讓學生自主判斷、自主觀察、自主表達,在游戲結束后,要組織學生交流心得體會。
三、用游戲來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
在講求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例如,在上文“究竟什么可以漂浮”游戲中,我們小組討論哪些可以浮起來,然后經過試驗后總結自己為什么判斷對了,而他為什么判斷錯了,互相交流,不但增加了科學知識,更促進了同學間的交流。
總之,在小學科學教育中要設計一些有意義的游戲,用游戲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己動手,發(fā)揮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