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濤 程 嵐 呂 佳 袁子民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
多模式教學法在中藥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
李學濤程嵐*呂佳袁子民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遼寧大連116600
【摘要】隨著中藥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中藥藥劑學的學科地位也受到了廣泛關注,尋找好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變得至關重要。在中藥藥劑學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積極、主動、自覺的掌握基本知識,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分別對中藥藥劑學教學過程中所應用的流程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實驗教學法、開放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和對比式教學法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中藥藥劑學;多模式教學方法;人才培養(yǎng)
隨著生物醫(yī)藥科技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中藥藥劑學在中藥學類的幾大專業(yè),包括中藥學、制藥工程、藥物制劑等專業(yè)中已屬于主干專業(yè)課程,也是執(zhí)業(yè)藥師、主管藥師等各類考試的必考科目。然而中藥藥劑學所涉及的內容繁多而且知識點零散,很容易混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系統(tǒng)的將各個知識點全部掌握,致使教學效果很不理想。為了適應我國藥學事業(yè)和中藥現(xiàn)代化、國際化的飛速發(fā)展趨勢,致力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生產實踐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成為中藥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1]。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我們要努力尋找合適的中藥藥劑學課程教學方法,通過合理的應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不僅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而且熟練的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及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教會學生們“學以致用”,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標。
1流程式教學法
流程式教學法是將中藥藥劑學中零散的知識點串成一串,猶如一條線,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清晰的思路,學習起來更簡單、更容易掌握[2]。傳統(tǒng)的中藥藥劑學沒有明顯的引導性思路,學生只是全身心的集中于一堆繁瑣的文字之中,并沒有清晰的學習思路,然而隨著學習內容的不斷增加,需要學生掌握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就會使學生們感到腦容量明顯不夠,學習過的內容猶如一團亂麻,理不出頭緒,往往舊知識還沒消化,新東西又出現(xiàn)了。學生在掌握中藥藥劑學的各種知識點時不能僅靠死記硬背,而需要對學習內容有條理的分析背誦,如學習各種劑型時就可以沿著劑型的制備流程進行記憶,這樣就可以非常容易的掌握各種劑型的有關內容。龍曉英等[3]對本科生、??粕?、執(zhí)業(yè)藥師與主管藥師應試者進行了實驗,結果表明該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由美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在1918年首創(chuàng),是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進行教學的方法[4]。案例教學法包括案例主線式和課后作業(yè)式兩種方式,案例主線式是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引出知識點;課后作業(yè)式是指學生課后對案例再次分析對課堂講述的內容加以鞏固。案例教學法的基本過程包括:提出典型案例、根據(jù)案例提出課堂討論題、預測學生討論問題時出現(xiàn)的各種偏差、課堂討論及課后總結[5]。如在對滅菌制劑與無菌制劑學習過程中,可以引入“欣弗”事件作為典型案例進行講解,安徽華源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違規(guī)生產所致,其未按規(guī)定的工藝參數(shù)進行滅菌處理,其降低了滅菌溫度,縮短了滅菌時間,增加了滅菌柜的裝載量,使滅菌不徹底,降低了滅菌效果,導致患者在使用了其公司生產的“欣弗”注射液后,先后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通過引導學生對此案例的討論分析,重點強調中藥制劑的“安全第一”的觀念,明確其危險性,使學生對滅菌與無菌技術的重要性得到充分的認識[6]。在中藥藥劑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適當?shù)陌咐治?,可以更生動的讓學生了解到所闡述知識點的重要性和現(xiàn)實生產意義,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引起足夠的重視。
3實驗教學法
實驗教學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想通過實踐使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驗證,學會運用課堂講述的一些理論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提高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中藥藥劑學》實驗課與理論課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堅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還需要使學生具有熟練的基本操作技能、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以及較高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驗教學質量的好壞與學生畢業(yè)后從事藥學工作的能力高低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活躍學生的思維,在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盡量安排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指根據(jù)實驗要求或自行擬定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培養(yǎng)學生對所學知識、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自學和獨立工作的能力。設計性實驗是根據(jù)實驗內容和目的,利用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和實驗技能,獨自設計實驗方案,挑選實驗所需儀器,再根據(jù)實驗方案獨立完成實驗,實驗結果各小組之間進行討論,對實驗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思考。合理的綜合性及設計性實驗對于培養(yǎng)學生組織能力和自主實驗的能力有著特殊的作用[7]。
4開放式教學法
開放式教學法是指安排學生到當?shù)氐囊恍┲扑幤髽I(yè)見習或參觀,邀請經驗豐富的藥廠工作人員對車間的總體布局以及相關產品的制備工藝流程進行介紹,對操作器械做以詳細講解的教學法。學生通過企業(yè)實地參觀,可以把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與藥廠所見實物相融合,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對課堂所學知識更進一步了解,對于課堂上碰到的疑難問題通過實地參觀得到解決,開拓視野,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自學能力。如在學完片劑相關理論內容之后,可以組織學生到藥廠制片車間參觀,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使學生們對片劑的制備工序、布局、工藝條件以及相關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更加熟悉,明確生產過程需要注意的要點等,使學生們對片劑的學習更容易[8]。
5討論式教學法
討論式教學法強調在教師的精心準備和指導下,為實現(xiàn)一定的教學目標,通過預先的設計與組織,啟發(fā)學生就特定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中藥藥劑學課程大致分為劑型、基礎理論和制劑新技術三部分內容,其中劑型中片劑和注射劑是兩個重點教學章節(jié),而且也是新藥研發(fā)的常用劑型。理論課上教師在簡單介紹劑型特點和制備方法以后,可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分別給出不同的藥物的名稱、臨床適應證和臨床常用劑量,其中每一種藥物代表某一類藥物的化學性質。各小組分別對給出的內容進行文獻查閱、劑型選擇和處方設計,然后小組內同學之間互相討論,做出最優(yōu)選擇。各小組組內討論完畢由1名代表對本組討論結果做以匯報,匯報過程中各個小組的同學可隨時提出問題或發(fā)表不同意見,對于難以解答的問題可以求助老師解答。通過這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6對比式教學法
中藥藥劑學中藥物的劑型包括十幾種,各劑型之間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很多不同之處,容易混淆。對比式教學,可以使講述的內容簡單化、清晰化、明確化,而且接受新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對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提高學習效率。例如[9],甘油作附加劑,在不同的劑型中,就會起到不同的作用,在軟膏劑中,甘油的主要作用是保濕,防止皮膚表面涂抹軟膏后干燥失水,所以在軟膏劑中甘油作為保濕劑使用;而在栓劑和膜劑中主要是起到增塑的作用,增加柔韌性,所以甘油在栓劑和膜劑中是增塑劑。再如,在“藥酒和酊劑”這一節(jié)的學習中,可以通過表1的比較來幫助學生記憶。
表1 藥劑和酊劑的異同點
綜上所述,中藥藥劑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學內容日趨綜合化,培養(yǎng)和造就創(chuàng)新型的復合型藥學人才是藥劑學教育者所面臨的艱巨任務。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當代社會的發(fā)展,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的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yǎng),才能把握中藥藥劑學的教學方法精髓。
參考文獻
[1]余江南,郭紅.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深化藥學教育改革[J].中國藥事,2003,17(10):641-642.
[2]龍曉英.流程藥劑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3.
[3]龍曉英,楊帆,易軍.藥劑學流程教學法探討[J].藥學教育,2004,20(2):30-32.
[4]涂明華,楊耀防,姚果原,等.醫(yī)學??茖W校人才培養(yǎng)類型及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0,8(1):13-15.
[5]劉素梅.藥劑學教學方法的改革[J].藥學教育,2002,18(3):57-59.
[6]袁子民,程嵐,呂佳,等.案例教學法在中藥藥劑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0,28(2):45-46.
[7]趙琳,程嵐,袁子民,等.中藥制藥專業(yè)《中藥藥劑學》實驗課教學探析[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10(4):187-188.
[8]黃自通.改過制藥專業(yè)藥劑學教學方法初探[J] .科教文匯,2007,8(22):95.
[9]姜林,趙翡翠.中藥藥劑學教學體會淺談[J].新疆中醫(yī)藥,2009,27(6):67-68.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ode Teaching Methods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eutics
LI XuetaoCHENG Lan*LV JiaYUAN Zimin
School of Pharmacy,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lian 1166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training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creasing motivation of study learning via finding new teaching method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eaching process, it could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stimulat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learning enthusiasm, guide students actively and consciously to grasp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thu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via applying the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eutics according to actual experiences.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Pharmaceutics; Teaching Methods;Talent Cultivatim
(收稿日期:2015.10.13)
【中圖分類號】R9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3-0161-03
作者簡介:李學濤(1979-),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藥藥劑學,E-mail:lixuetao 1979@163.com通信作者:程嵐(1966-),女,教授, 研究方向:中藥藥劑學,E-mail:sycheng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