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光
摘 要: 小學體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實際教學中,不僅可增強學生的體質,而且可促進學生團隊合作、創(chuàng)新思維、抗挫折等能力的提升,對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有積極作用。本文詳細分析了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策略。
關鍵詞: 小學體育 興趣培養(yǎng) 疏導分析 有效策略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如何充分發(fā)揮體育課程在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方面的積極作用,是每個體育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只有確保小學生對體育課程有足夠興趣,才能使其更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才能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培養(yǎng)與疏導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以實現(xiàn)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實效的目標。
一、借助游戲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最大特點是愛鬧、愛玩,只有符合小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游戲法是小學體育教學中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法的優(yōu)點是生動、靈活、有趣,教師可充分利用該教學法的優(yōu)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授跑步項目的課程中,教師可設置這樣的游戲:“百變跑步王”。在游戲中,學生要根據(jù)教師不斷變換的口令,進行快跑、慢跑、加速跑、減速跑,讓學生在趣味性十足的變速跑中快速掌握跑步技巧,并逐漸喜歡上體育課程。再比如,在教授跳繩項目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組織一個“花樣跳繩”的比賽。由于傳統(tǒng)的跳繩方式比較單一,很多學生不愿意參與這項運動。因此,為提高學生參與跳繩活動的興趣,教師可引導學生自編跳繩動作,以千變萬化的跳繩方式吸引學生,提高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在課堂上,當小學生聽說讓自己編排跳繩動作之后,非常興奮地嘗試各種跳繩動作,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很多學生不僅一口氣能跳完兩百多下,并且掌握了很多種跳繩的新玩法,一些以前不喜歡跳繩的學生也因為“花樣跳繩”游戲而喜歡上了該運動項目。由此可見,在傳統(tǒng)教學中很多小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原因,并不是游戲項目本身的問題,而是教師沒有注意到學生的心理特點,沒有恰當選用游戲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游戲教學法的積極作用,讓小學生愛上運動、愛上體育課。
二、借助比賽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都具有很強的好勝心。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盡可能多地組織一些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掌握更多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為贏得比賽,小學生在比賽中一般都情緒興奮、思維靈活,能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以提升自身運動能力。因此,教師以比賽形式組織教學活動,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興趣滿滿地參與教學活動,最終取得高效教學效率。并且,在體育比賽中,有很多需要學生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環(huán)節(jié),因此還可提升學生的團隊精神及合作能力。比如,在籃球項目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借助比賽形式組織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隨機將學生分成人數(shù)相同的多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投籃比賽,借助學生感興趣的比賽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可有效激發(fā)學生投籃訓練的積極性。通過比賽形式組織教學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投籃水平,而且能讓學生在比賽中享受勝利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學生以更濃厚的興趣投入體育教學活動,最終強化教學效果。
三、采用語言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直接決定學生對該門功課的學習積極性,如果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夠及時察覺學生的微小進步并給予真誠鼓勵的話,則不僅可使學生更深刻理解體育知識,而且可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信心,進而提高其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改變傳統(tǒng)的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以朋友的平等身份與學生一起探究體育知識與體育技巧,以學生最能接受的語言進行授課,積極與學生溝通學習感受,在溝通中大膽贊揚學生的優(yōu)點與進步,以肯定的態(tài)度認可學生的付出與配合。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能從教師語言里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認可、贊賞與肯定,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小學體育的立定跳遠項目教學中,預備動作非常重要,小學生只有掌握了起跳要領,才能用力得當跳出好成績。在具體授課過程中,教師應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起跳動作。當學生基本領會起跳技巧后,教師可及時夸贊學生理解能力強,并鼓勵其繼續(xù)努力一定會取得更大進步。一般情況下,小學生在得到教師充分認可后,會更加熱情地參與以后的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不可吝惜自己的言辭鼓勵,應以學生的微小進步為切入點以語言鼓勵為途徑,盡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此外,在體育教學中,即使有的學生一時領會不了立定跳遠預備動作的要領,教師也應安慰學生不要著急并分析其預備動作中的不當之處,詳細為其講解注意事項,并親自為學生做起跳示范,在示范時教師應刻意放慢動作使得學生在觀察中發(fā)覺自己的問題所在,最終掌握正確的預備動作要領。小學生在得到教師的特殊輔導與鼓勵后,很快能掌握運動技巧并能享受成功的體驗,最終將這種體驗內化為繼續(xù)學習的力量,進而提高學習體育課程的興趣。
總之,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并恰當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其更加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最終提升教學成效,確保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余軍.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好家長,2015,04.
[2]陳圣福.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策略[J].新校園(閱讀),2015,08.
[3]周銀龍.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山海經,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