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蓉
設計內容: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
設計理念:課本中出現(xiàn)不少描寫人物對話的文段,尤其是在學習《石頭書》、《小稻秧脫險記》這些課文時,可以依托文本,訓練學生學寫人物對話。把文本作為范例為學生的習作引路,讓學生發(fā)現(xiàn)并體會提示語位置的變換及表達的效果,學習冒號、引號的運用,掌握幾種描寫人物對話的表達方式,為學生學以致用做好鋪墊。如果能切實幫助學生正確描寫人物語言,就對他們今后寫記敘文,尤其是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具體是大有幫助的??梢哉f,這是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1.借助對例文的分析,學會寫對話,寫清楚說的是什么,是誰說的;了解提示語位置的不同,寫出人物說話時的動作、語氣和神態(tài)等。
2.根據(jù)提供的材料,按要求練習寫對話。
教學重點:掌握寫人物對話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習作的興趣。
教學難點:把提示語寫具體,注意提示語位置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依托例文,激趣導入
出示《石頭書》中的片段,了解對話。
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見一個勘探隊員正趴在一塊大石頭上,聚精會神地看著什么。
川川好奇地問:“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我在看書呢?!笔迨逍χf。
“書?那里有書哇?”他倆看了看面前這塊光禿禿的石頭,感到很奇怪。
“石頭就是書。你們看,這石頭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川川不禁笑了起來,說:“這書上有字嗎?”
“有哇,你們來看: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浪留下的足跡,叫波痕;還有那些小不點兒,黃的,黑的,紅的,閃光的,透明的……叫礦物。這些都是石頭書上的字?!?/p>
1.這個片段出自哪篇課文?這個片段寫了什么?(川川和勘探隊員的對話)
2.只要我們善于傾聽,就會發(fā)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好多事情都是在對話中進行的。不少精彩的對話記下來就是一篇好文章。怎樣寫好人物的對話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板題:學寫人物對話)
二、分層指導,寫好提示語
1.默讀這個對話片段(《石頭書》片段,同上),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變換提示語文字顏色,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提示語位置的變化)
師:為了使文章顯得更活潑、不呆板,提示語的位置是可以變化的。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有的省略提示語,而還有的放在中間呢!請同學們看這段話:
出示:“我是噴霧器大夫?!眹婌F器一邊噴灑著除草劑,一邊大聲地說,“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xiàn)在輪到你們倒霉了。”
2.練習變換提示語的位置
以“‘我是噴霧器大夫。噴霧器一邊噴灑著除草劑,一邊大聲地說,‘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xiàn)在輪到你們倒霉了?!睘槔?,讓學生變換提示語的位置。
①噴霧器一邊噴灑著除草劑,一邊大聲地說:“我是噴霧器大夫。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xiàn)在輪到你們倒霉了?!?/p>
②“我是噴霧器大夫。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xiàn)在輪到你們倒霉了?!眹婌F器一邊噴灑著除草劑,一邊大聲地說。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提示語在中間時標點符號怎樣使用。
(提示語的位置在變化,那它后面的標點符號變化了沒有?當提示語在前面時,我們用——冒號;在中間時,我們用——逗號;在后面時,我們用——句號。)
3.同學們,你們知道提示語在人物對話中的作用嗎?(指名回答)
是的,提示語可以告訴我們這句話是誰說的。(板書:誰說)然而,提示語的作用遠遠不只這些,它還可以告訴我們很多信息。出示:
(一)
突然,一陣毛毛雨從天上飄下來。
一棵雜草說:“不對呀,大晴天怎么會下雨呢?”
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來:“這不是雨,而是除草劑,是專門用來收拾你們的!”
雜草問:“你是誰?”
“我是噴霧器大夫?!眹婌F器說,“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xiàn)在輪到你們倒霉了?!?/p>
稻田里的毛毛雨下個不停。
雜草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不一會兒,雜草紛紛倒了下去。
(二)
突然,一陣毛毛雨從天上飄下來。
一棵雜草警覺地抬起頭,看了看天說:“不對呀,大晴天怎么會下雨呢?”
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來:“這不是雨,而是除草劑,是專門用來收拾你們的!”
雜草問:“你是誰?”
“我是噴霧器大夫?!眹婌F器一邊噴灑著除草劑,一邊大聲地說,“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xiàn)在輪到你們倒霉了?!?/p>
稻田里的毛毛雨下個不停。
雜草有氣無力地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辈灰粫?,雜草紛紛倒了下去。
*指名對比著讀對話,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思考:提示語還可以告訴我們什么?
小結:提示語除了告訴我們是誰說的外,還可以提示人說話時的語氣、神態(tài)、動作等。寫對話時既要寫清是誰說的,說了什么,又要寫出說話人的語氣、神態(tài)、動作等,這樣不但增強了對話的表現(xiàn)力,更鮮明地刻畫了人物形象。
(板書:怎樣說語氣神態(tài)動作……)
4.小練筆
(1)請你描述一下這個小姑娘說話時的語氣吧!
小姑娘( )說:“我有一個漂亮的布娃娃!”
(2)你能描述一下小姑娘此時的神態(tài)嗎?
小姑娘( )說:“我的布娃娃不見了?”
(3)你能描述一下小姑娘說話時的動作嗎?
小姑娘( )說:“你能幫我找找我心愛的布娃娃嗎?”
5.師:同學們,透過你們的描述,老師仿佛看到了那位小姑娘傷心地擦著眼淚時的樣子,那么你們想不想知道她到底找沒找回自己心愛的布娃娃呢?就讓我們趕快看看吧!
(課件出示)
小姑娘高興地說:“我有一個漂亮的布娃娃!”
“我的布娃娃不見了?”小姑娘愁眉苦臉地說。
“你能幫我找找我心愛的布娃娃嗎?”
“太好了!”小姑娘欣喜若狂,抱著布娃娃又蹦又跳,開心地大叫:“我找到我的布娃娃啦!”
三、總結方法,熱身實踐
1.總結方法
師:同學們,相信今天大家的收獲也不少,說說寫人物對話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指名回答)
(1)首先要把人物提示語寫具體,也就是要交代清楚是誰說的,以及人物說話時的語氣、神態(tài)和動作。
(2)提示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可以放前、后、中間、省略。
(3)注意標點也要跟著變,提示語在前用冒號,在后用句號,在中間用逗號。
小結(課件出示):
對話描寫要分段,動作神態(tài)細觀察,幾種提示多變化,標點運用要準確。
2.學生習作
師:百說不如一練,有信心寫好一段對話嗎?
媽媽在做晚飯,沒有鹽了,叫我去買。我不肯。媽媽非要我去買。我只好去。
(1)請大家評判,這段話寫得怎樣?(不具體。)
(2)有人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請大家想象:
媽媽叫我買鹽,她是怎樣叫我的?她會說什么?
我不肯,我會怎么做,會說些什么?
媽媽后來又說了什么?我又是怎樣回答的?
每個人的媽媽不一樣,你要寫出你媽媽的性格特點。每個孩子也不一樣,你要寫出你的與眾不同的回答。
(3)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講評作文
1.有人問大作家葉圣陶是怎樣修改作文的,葉先生說:“再念,再念,再念。”是不是只念三遍?
2.自己念自己的作文。用心念。反復地念,反復地修改。
3.生上臺念自己的作文,投影出示,師生交流,互相評議。
五、結語
請學生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大家在讀書的時候,會關注人物對話,會關注作家是怎么寫對話的。我更相信,你們描寫的人物對話會越來越精彩。
板書:
學寫人物對話
誰說變換位置
提示語
怎樣說語氣神態(tài)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