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愛
摘 要: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但在當前的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地影響著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我們要以興趣為先導,以學生閱讀為本,注重學生差異,延伸課外閱讀,這樣才能防范低效閱讀,推進閱讀教學改革,提高學生閱讀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5-0385-17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031
閱讀是人類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而小學又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重要階段。但閱讀教學卻不盡如人意,并沒有實現(xiàn)學生閱讀水平的全面發(fā)展與進步。新課改非常重視閱讀教學,提出了一系列先進的教學理念與全新的教學模式,這正是我們進行閱讀教學改革的指導性思想?,F(xiàn)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來做一概述。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1.學生閱讀興趣低下。在教學中教師將教學看作單純的智力活動,并不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往往是急于展開閱讀教學。學生大多是在教師的指令下機械地展開閱讀活動,沒有興趣的閱讀,只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被動而消極地參與到閱讀中來。
2.學生主體地位缺失。閱讀教學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程序化展開,以教師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閱讀,一節(jié)課下來往往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將每個知識點都講得很清楚,生怕會有所遺漏。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只是教學的附屬,只是機械地接收教師所講解的知識點,主體地位缺失,以講代讀這是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
3.追求教學的一致性。教師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無視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無視閱讀的多元化,盲目追求教學的一致性,要求學生學習進度一致,閱讀結果一致。將學生嚴格地限定在固定的條框內,學生完全失去了閱讀的個性化與獨立性。
4.閱讀只局限于課堂。視教材為唯一的閱讀材料,將學生的閱讀視野限定在教材上、課堂上,無法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多元化的閱讀需求,這樣自然不利于學生視野的開闊,知識的增長,不利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的策略
1.巧妙設計導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閱讀教學成功的前提與基礎??梢哉f能否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材料的興趣,實現(xiàn)學生快樂而主動的閱讀,這直接關系到閱讀教學的成敗,關系到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這是閱讀教學是首先要考慮的話題。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與不同的閱讀材料來設計新穎巧妙的導入,真正做到上課伊始興趣已生。如一些飽含真摯情感類的文章可以以音樂來導入,發(fā)揮音樂的渲染功效,以音樂來傳遞特定的情感,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起學生積極的情感,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帶著特定的情感基調展開閱讀,這樣更加利于學生對文本的深刻理解。對于一些描寫自然風光的文章則可以用生動的圖片來導入。直觀的畫面更加符合小學生以形象為主的思維特點,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引發(fā)學生的想象,進而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還可以以問題來制造懸念,以問題引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以激起學生強烈的閱讀動機,使學生展開主動而積極的閱讀。
2.自主探究閱讀,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有效閱讀是建立在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主體參與的基礎之上。因此,教師要實現(xiàn)師生角色轉換,要將更多的選擇權與話語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探究的主人,教師則要成為組織者、參與者與指導者,以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閱讀得以順利展開。教師要讓學生有充足的閱讀時間與寬廣的思考空間,不要將知識點一覽無余地全部拋出來,而是要多賣“關子”,多設“關卡”,在重難點處、關鍵詞語處巧妙設問,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展開閱讀與思考。當學生個體無法解決或是學生意見出現(xiàn)分歧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釋疑。當學生在合作中無法解決時,教師則要給予必要的啟發(fā)與誘導,以使學生的思考更有深度,思維更加多元,這樣才能讓學生深入文本,深刻理解。
3.著重學生差異,滿足學生不同需求。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個性差異,這不僅體現(xiàn)在基礎知識、理解水平等智力因素上,同時還體現(xiàn)在興趣愛好等非智力因素上。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并不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阻礙,相反是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的關鍵所在。我們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貫徹素質教育所提出的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將每個學生視為不同的學習個體,為學生量身制訂閱讀方案。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來提出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與標準。如同樣是朗讀,低層次學生只要讀準字音,能夠讀下來就可以,而對于較高層次的學生則不僅要讀得準確,流利,還要富有情感。這樣的閱讀教學才能貼近學生,符合不同學生的不同閱讀需求,才能促進每個學生不同程度的發(fā)展與進步。
4.延伸課外空間,豐富學生閱讀材料。課堂閱讀時間有限,閱讀材料有限,這不利于學生知識的積累與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我們要在搞好課堂教學,用好教材的基礎上,向課外延伸,在課外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與充足的閱讀時間,這樣才能滿足學生不斷增長的閱讀需求,達到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豐富見聞、開發(fā)智力的效果,才能使學生在課內學方法、在課外求發(fā)展,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當然要做好課外閱讀材料的安排、方法的指導與成果的檢驗。教師要制訂課外閱讀的長遠規(guī)劃與近期目標。也就是說一方面要著眼于教材,要與具體的教學同步,來提供一些延伸與擴展性閱讀材料,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則要著眼于整個小學階段,提供一些適合學生的漸進的閱讀材料。要指導學生用課堂上的學到的閱讀方法來展開課外閱讀,并積極地組織學生就閱讀心得與體會等來展開交流,這既是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檢驗,同時在充分的交流與討論中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水平與閱讀水平,可謂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1] 潘淑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吉林教育:中小學教育,2009(3).
[2] 徐友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旬刊,2012(5).
[3] 王潔.淺析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吉林教育:中小學教育,2010(4).
Abstract:Read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cultivate studen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and an important way to obtain the outside information. Improving students reading level is the important goal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But in the current reading teaching,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hich badly influence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reading level. We are going to make the interest be the guidance and students reading be the basis,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difference and extend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reverse the low-efficient reading, advancing the reform of reading teach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level.
Key words:elementary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efficient teaching
[ 責任編輯 金 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