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梅(贛南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
分層遞進教學法應用于高校健美操教學的效果研究
王翠梅
(贛南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江西贛州341000)
摘要:健美操廣受喜愛,引入高校體育課程后,如何使其適應大學生的學習心理、習慣,提升學習效果,成為高校健美操教學關注的焦點.而分層遞進教學法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chǎn)生的,相較于傳統(tǒng)的健美操教學方法,分層遞進教學法更見尊重學生的個性、堅持實事求是,最大程度地釋放學生的潛力,顯著的提升健美操教學效果.本文通過對比實驗的方法,分析了分層遞進教學應用于高校健美操教學的效果,并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建議,希望對對高校健美操的發(fā)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健美操;分層遞進;教學效果
健美操廣泛受人喜愛,但是引入高校體育課程之中的健美操,卻難以和學生的審美、心理、運動習慣相適應,所以盡管健美操有著廣泛的受眾,但是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這主要是因為傳統(tǒng)健美操的訓練模式、內(nèi)容,讓學生感到枯燥,難以令其產(chǎn)生新鮮感,無法吸引他們的興趣.為了更好地促進高校健美操的發(fā)展,提升健美操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采取遞進教學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具體對照試驗如下:
1.1研究對象
選取我學院2014級健美操選項課的新入學學生40例,隨機分為2組,每組20人.其中,對照組,男11人,女9人;實驗組,男10例,女10例.健美操授課教師、環(huán)境、內(nèi)容均相同,兩組在性別、環(huán)境、師資、教學內(nèi)容、學習基礎等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符合實驗設計要求.
1.2研究方法
新生入學,且選擇健美操選項課后,將選課學生進行隨機分為對照、實驗組,每組均為20人,樣本含量為40人.
對照組依舊使用傳統(tǒng)健美操教學方法,教師先進行講解,之后對向?qū)W生示范動作,最后讓學生自己練習.
實驗組則采取遞進教學法,根據(jù)小組的技能熟練度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即“甲、乙、丙”三個層次.甲層次選擇那些學生學習興趣較高,且能夠自主合作學習,且學習能力較強,組織能力較強,課余時間能夠進行每周4次以上創(chuàng)造性訓練的學生.乙層次的學生對照甲層次各方面稍降一個檔次,創(chuàng)造性訓練的次數(shù)也降低到2~4次.丙層次的學生稍遜乙層次學生一籌,創(chuàng)造性訓練的次數(shù)也在2次以下.教師要根據(jù)這些學生的特點,對其進行特色化指導,采取差異化的教學策略,諸如減慢節(jié)拍、意志訓練、心理激勵、一帶一練習等方法、競賽教學等方法.
1.3統(tǒng)計學分析
采取SPSS 17.0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數(shù)據(jù)用t檢驗;計數(shù)數(shù)據(jù)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教學認可度、效果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教學認可度為9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5% (P<0.05);實驗組效果滿意度為9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5%(P<0.05).
2.2兩組平均興趣水平比較
實驗組平均水平為(81.5±5.5)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5±6.5)分(P<0.05).傳統(tǒng)健美操教學不關心學生的學習興趣,健美操教學主體就是演示、指導、訓練,十分枯燥,而分層遞進教學法,是在對學生分層的基礎上,讓學生不斷地運動,主動鉆研和發(fā)現(xiàn)健美操的美.看似難度增加,實則這種略帶挑戰(zhàn)性的教學方式,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斗志,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在健美操教學中,采取分層遞進教學法,實際上會激發(fā)學生的意識傾向,在不同層次的訓練中,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健美操,發(fā)現(xiàn)自己,為了上升自己的層次,運動的動機會不斷提高.如果學生能夠洋溢在健美操訓練中,那么其身體上帶來的舒適感、健康感,將逐漸取締健美操訓練的疲勞感、枯燥感,從而將健美操看作鍛煉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自身對健美操隊興趣.通過自制興趣調(diào)查問卷的20個問題所反映出的兩組的平均興趣水平來看,實驗組的興趣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分值越大代表學生對健美操的興趣越大.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提升,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其一,學生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個性化的教育和指導,讓學生對健美操的認可度、效果滿意度不斷提升,在學習和訓練中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激發(fā)了它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其二,健美操的魅力.健美操之所以廣受喜愛自然具有自身的魅力,然而這種魅力不但體現(xiàn)在表層,也體現(xiàn)在里層,而學生的認知大多處于淺層認知,看到的也就是健美操的表層,無法理解其里層的美.而通過一年的訓練,讓他們和這種運動有了更親密地解決,能夠更好地和健美操呼應,自然也就有了學習的興趣.
2.3實驗前后兩組身體素質(zhì)比較
實驗前兩組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比較,無明顯差距(P>0.05);試驗后,兩組在身高、體重上并沒有明顯變化,身高、體重受到健美操訓練的影響很小;在握力上,實驗組學生平均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而對照組變化比較小;在立定跳遠上,實驗組學生進步比較大,對照組變化幅度較??;在肺活量上,實驗組有所增加,對照組沒有變化;在哈佛臺階上,實驗組學生進步幅度較大,對照組稍遜,具體參見表1.引入分組遞進教學法,讓健美操課堂更具活性,學生的興趣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也帶動了學生的訓練量,當訓練達到一定的深度(即持續(xù)訓練時間達到一個臨界點)的時候,學生就會突破自身的界限,提升身體素質(zhì).從這個方面來看,相較于傳統(tǒng)的健美操教學方法,這種傾向于個性教育、持續(xù)運動教育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有更大的好處.
表1 拓展訓練教學模式對學生身體各項素質(zhì)的影響(X±S)
2.4兩組試驗后考核成績比較
實驗組90分以上的學習人數(shù)為10人,占比50%,對照組90分以上的學生5人,占比25%,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在80~90分、70~80分、60~70分層次上,實驗組為4(20%),4(20%),2(10%),對照組為6(30%),5(25%),3 (15%),差距不是很明顯;實驗組沒有60分以下的學生,而對照組有1例.總的來說,實驗組90分以上的優(yōu)秀學生數(shù)量要更多,并且沒有及格率,這也能夠體現(xiàn)出分層遞進教學法的教學效果.運用遞進教學法教學,有限的課堂時間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相較于傳統(tǒng)健美操“三段式”的教學結構,分層遞進式教學法,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并采用全程訓練,動態(tài)調(diào)整,個性提高的策略,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對每個健美操的動作的學習、把握更為透徹.而對照組教師在不停講解、示范、指導,看似很忙,短期效果很好,但是卻讓課堂變得十分枯燥,導致學生興趣水平降低,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健美操能力.只有真正解放學生,讓學生成為健美操學習的主體,教師針對學生個性予以輔導,刺激學生競爭,才能讓學生用于表現(xiàn)自我、突破自我、挑戰(zhàn)自我,提高健美操考核成績.
3.1分層遞進教學法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還能實現(xiàn)對學生心理、社會發(fā)展的錘煉,提高學生的健美操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對塑造學生積極、樂觀的價值觀念,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態(tài)度、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健美操教學,對不同的學生設置同一個目標,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學生覺得太過簡單,一些學生跟不上的情況,這無疑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針對不同的目標,采取激勵性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3.2在健美操教學中引入分層遞進教學法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實驗組教學認可度為9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5% (P<0.05);實驗組效果滿意度為9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5%(P<0.05);實驗組平均水平為(81.5±5.5)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5±6.5)分(P<0.05);實驗組90分以上的學習人數(shù)為10人,占比50%,對照組90分以上的學生5人,占比25%,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來,無論是從心理、生理,還是考核成績上,分層遞進教學法都占據(jù)更大的優(yōu)勢.
3.3分層遞進教學法雖然看上去將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但是實際上教師肩上的責任卻并未落下,為了把控課堂的走向,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訓練習慣,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教師需要采取更多鼓勵、引導措施;為了提升全體學生的素質(zhì),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了解,以實驗、實踐數(shù)據(jù)為指導,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健美操學習、訓練方案.為此,教師應該不斷提高業(yè)務素質(zhì)、教學藝術,采取思辨性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辦法,著力提高健美操課堂教學效率,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鍛煉習慣,發(fā)揮學生的個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實現(xiàn)終身體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淑芬.健美操教學方法探析[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 (20).
〔2〕李萍.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影響學生表現(xiàn)力的因素及對策研究[J].商,2013(10).
〔3〕韓春艷.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初探[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24).
〔4〕周旋.新觀念視閾下高校健美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06).
〔5〕韓曄.“組合分層遞進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10(02).
〔6〕王慧莉,李衛(wèi)東,繳永華.“自主-探究-合作”復合型教學方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5(05).
〔7〕白路霞.高校教學中健美操對學生身體自我概念影響探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05).
〔8〕陳小利.論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課程教學設計的“新設計”[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05).
收稿日期:2015-11-25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16)01-01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