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麗(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廣州510650)
?
慕課與微課程在成人函授教學模式改革中的應用探討
林麗
(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廣州510650)
摘要:數字信息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成人函授教育面臨機遇與挑戰(zhàn)。文中結合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成人函授教育實際現狀分析,提出慕課與微課程和傳統教學模式共進并存,有效改善面對愈發(fā)嚴重的“工學矛盾”,大力提高成人函授教學質量。
關鍵詞:成人函授教育;工學矛盾;慕課;微課程
當今的時代是信息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數字化生活模式,互聯網+思維方式,實用、便捷的信息交流是人們對時代的要求。大數字時代下,人們受教育的層次和水平不斷提高,成人高等教育面臨了機遇與挑戰(zhàn),作為傳統教學的函授教育在這個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速食時代里,學員的工作、生活與集中面授之間的矛盾也愈發(fā)嚴峻“慕課時代”、“微課程風潮”順應了時代的發(fā)展,打破了傳統的集中面授教學的單一模式。只有精準掌握好數字化與傳統教學模式并存共進方向,抓住機遇,充分借助慕課、微課程等新型教學模式帶來的變革力量,才能積極推動成人函授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
成人教育是指整個有組織的教育過程,其學習形式主要有脫產、業(yè)余和函授3種。函授教育作為成人高等教育中一種重要的學習形式,在我國的繼續(xù)教育體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它能快速有效地培養(yǎng)專業(yè)技術人才,進一步縮短人才培養(yǎng)周期,促進科技發(fā)展。
函授教育主要是以“自學為主,面授為輔”的授課方式來進行教學的。自學是其基本環(huán)節(jié),面授教學為主導環(huán)節(jié),這兩大環(huán)節(jié)構成函授教學過程的有機整體,相輔相成,二者缺一不可。面授教學環(huán)節(jié)是任課教師有針對性的對課程里的疑難重點進行集中的課堂講授,自學在函授教學中占很大比重,約為總課時數的80%,由于面授教學時間有限,學員平時的自學環(huán)節(jié)很重要,面授教學的重點難點內容,都必須靠學生業(yè)余時間通過自學來消化和進一步掌握所學的知識。
1.1 成人函授教學中“工學矛盾”的形成原因及表現
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對象主要是針對與本專業(yè)相關的在職人員,具有成人、在職、生源分散、學習時間少等特點,接受教育的學員是一個年齡差距大、工作經歷不一、專業(yè)不同的成年群體,大多是在職人員,只能通過業(yè)余時間走進課堂,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都有限。隨著市場經濟發(fā)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成人函授教育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和問題,主要體現在工學矛盾的問題上,這一難題成為影響成人函授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關鍵因素。
1.1.1 函授教育學習時間短,競崗壓力大,學生無法脫離工作崗位,集中面授的時間難以保證
縱觀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成人函授教育過去15年的發(fā)展,參加函授教育的學生,從一開始單位統一組織職工參加成人高考,進行脫產集中面授,以提升單位整體學歷的形式,逐漸向學生自己利用業(yè)余時間提升自我學歷以適應現實社會招聘單位對學歷高要求的形式發(fā)展。查閱學院歷屆成人函授學生通訊錄,不難發(fā)現,在2005年以前的學員基本都是以單位的模式,參加跟本單位對應工種專業(yè)的函授學歷教育,這些學員大多是單位新晉的青年骨干職工,一小部分為工齡長、職稱低的老員工,單位為這些員工提供了自我學歷提升機會的同時,也為單位的整體學歷和資質方面創(chuàng)造了提升途徑。這些員工基本都是單位統一接送他們來學校參加每學期約15天的集中函授,所以2005年以前的函授教育,工學矛盾的問題還沒那么明顯。然而在國家勞動人事制度的改革不斷深化的大環(huán)境下,特別近5年來,隨著電子商務、信息化辦公的普遍應用,應聘競爭越來越大,參加成人函授學歷教育的學生對象也在慢慢變化,報考成人高考的生源大多都是個體化的應屆畢業(yè)生。對于取得學歷的學習目的和動機也慢慢復雜化,一方面,學歷提升無疑成為應聘好單位的一大途徑,面對應聘上崗的壓力不得不東拼西湊利用業(yè)余時間參加函授教育;另一方面又因為上崗后面對每年的競崗壓力,又不得不經常向學校請公假,在繼續(xù)教育中心學歷教育部存檔的學生遞交的請假單中,近幾年的學生請假事由主要都是工作與學習時間沖突,單位無法請假,或者是單位工期緊張不能長時間連續(xù)請假。
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繼續(xù)教育中心每年申請退學、輟學的函授生,雖然只占全部學生的一小部分,但因“工學矛盾”突出而輟學的學生卻占了輟學群里的80%以上。無法堅持函授教育繼續(xù)深造的原因主要有3點:①長期無法有效地解決工學矛盾,導致被迫放棄學業(yè);②雖然深知學歷提升對任職的益處重大,可是由于工作原因,缺課過多,導致很多課程無法跟上進度,而無奈放棄學業(yè);③工作地點的變換,導致就學的交通問題難以解決,也是令學生的學習熱情慢慢褪減而最終放棄學業(yè)的原因。例如我們學校的函授生,在校生人數以路橋專業(yè)為主,其工作單位大多分布在各工程項目部,不像其他行業(yè)朝九晚五、每周五天上班制,經常一個項目從開始到完成,持續(xù)在工地上班的時間短到幾個月、長達1、2年,在特別時期里,工作任務繁重,強度大、責任重,“工學矛盾”尤為突出,函授生們一人一崗,無法脫離工作崗位,身居領導職務的學生更加難以抽出時間來參加集中面授,加之由于施工地點經常變換,導致無法長時間呆在學校所在的城市參加學習,從而導致學習與工作產生無法規(guī)避的矛盾。
1.1.2 函授教育缺乏彈性、靈活的學習與培養(yǎng)機制,教學改革的科學研究少,也使“工學矛盾”的問題日益嚴重
教育部規(guī)定函授教育學制不能少于2.5年,考生參加當年10月份的成人高考,成功被錄取后,次年1月份注冊報到,從3月份正式入學參加函授學習開始計算,學生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修完約18到20門規(guī)定的課程才能順利畢業(yè)。攤分到4、5個學期中,每學期得至少參加4到5門的課程集中面授,集中面授的學制形式缺乏彈性,對于利用業(yè)余時間來上課、崗位任務重的學員來說,承受著生活與工作的壓力,這種每學期固定的課程學制,造成一部分學生慢慢失去學習興趣,沒時間參加集中面授。面對當今互聯網社會,知識更新速度過快,學生能夠完全通過自學掌握的課程知識非常局限。
當前,針對成人函授教育的課程內容、體系改革和教學模式的研究比較少,處于探索階段。對于如何按照成人學生的特點來制定教學體系和課程安排,如何滿足學生崗位要求和個人發(fā)展需求來調整課程大綱等研究還是相對薄弱,在互聯網+思維的社會經濟體系下,缺少充分和完善的現代信息化管理教學水平和服務支持系統等方面,也是加劇“工學矛盾”的另一原因。
1.2 大數字時代下,函授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終身教育的理念以及學習型社會理念早已成為現代主導教育理念被廣泛認可。函授教育作為成人教育的一種提升素質和學歷的重要補充形式,從全國函授教育發(fā)展至今,規(guī)模十分龐大,為社會輸送了大批的人才,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已經成為知識經濟高速發(fā)展過程中的必不可少的教育支柱,不僅緩解了成人在職人員對知識文化日益增長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了學歷層次和素質文化,為促進經濟發(fā)展等方面做出了貢獻。伴隨著新產業(yè)和崗位的不斷出現,招聘單位對應聘者的人才素質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高職院校的畢業(yè)生面對較大的崗位競爭和工作壓力,他們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學歷和知識層次,才能適應市場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企業(yè)崗位要求,他們不可能在一次性傳統學校教育中掌握今后所需的業(yè)務知識,因此,成人函授教育無疑成為他們選擇提高學歷的途徑。終身教育理念、大數字時代信息化的現實情況,給成人函授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機遇。
但是,目前函授教育的發(fā)展呈明顯的下滑趨勢,“工學矛盾”的影響,教育政策導向的大環(huán)境影響,函授教育面臨著種種新舊問題的嚴峻挑戰(zhàn),發(fā)展形勢不容樂觀。總結近幾年來,普高擴招生源導致函授生源日益減少,給函授招生工作形成巨大的沖擊,很多函授站點不惜以降低教學質量為代價來擴大招生生源,社會上也冒出了大大小小的社會辦學機構,利用“只需交錢不用上課”作為誘餌吸收大量無法解決工學矛盾、得過且過、只想拿文憑的考生報讀,這種重量不重質的個別教學機構招生手段也給高職院校的函授教育發(fā)展造成巨大的沖擊和挑戰(zhàn);另外一方面,成人函授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傳統等硬性問題,也讓函授教育發(fā)展造成了自困現象。
大數字時代下的成人函授教育既充滿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zhàn),只有緊跟高速發(fā)展的經濟社會的腳步,利用網絡信息化、互聯網數字等方式,不斷推陳出新,不斷探索和改革函授教育教學模式,探討推動“工學矛盾”向“工學協調”轉變,使其適應當下的人才培養(yǎng)發(fā)展趨勢,保證成人函授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大數據”時代對教育戰(zhàn)線的重要影響,就是慕課、微課程的快速發(fā)展。“慕課時代”、“微課程風潮”的來襲使人們看到了成人函授教育課程改革的新動向。目前,我國面臨企業(yè)單位招工難和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難的兩難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嚴峻形勢,慕課與微課程的推廣,有利于成人學生根據當下市場經濟社會的需求選擇所學課程,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精英人才。
2.1 慕課與微課程的概念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英文簡稱為“MOOC”,也稱“MOOCs”,被音譯為慕課,直譯就是“大規(guī)模網絡開放課程”?!癕”代表Massive(大規(guī)模),一門MOOC的課程幾乎都是上萬人,甚至有的還高達十幾萬人;“O”代表Open(開放),強調的是興趣為導向,只要你想學習,都可以進來學,不分國籍,只需要通過一個郵箱注冊就可以參與課程學習;“O”代表Online(在線),課程的學習都在網上完成,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C”代表Course,就是課程的意思。慕課的課程范圍不僅覆蓋了科技學科,比如數學、計算機科學、統計學、工程學和自然科學,也包括了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等。目前發(fā)展較快的MOOC平臺有“Coursera”、“edX”、“Udacity”。
微課程(Microlecture),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的載體,運用建構主義方法化成的、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針對某一個學科的知識點、教學環(huán)節(jié)等設計開發(fā)的新型在線的短視頻課程,微課程具有完整的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包含課程設計、開發(fā)、實施、評價等環(huán)節(jié)。
2.2 慕課與微課程對成人函授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作用
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日新月異,成人函授教育傳統教學模式面臨嚴峻考驗,慕課、微課程的來臨無疑是一場呼嘯而至的教育改革,其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大大改善了成人函授教育教學模式所存在的各種問題。
2.2.1 慕課與微課程教育有效改善成人函授教育“工學矛盾”
慕課與微課程的教學方式均為以在線網絡的形式進行視頻教學,不像傳統的師生面對面的授課與學習方式,而是將課程材料上傳于互聯網上,網絡是其對知識進行聚集和傳播的主要媒介,成人學生們可以隨時隨地打開平臺進行學習,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這種網絡化的教學對于在職在崗的學員們來說,無疑解決了參加函授教育最頭疼的“工學矛盾”問題。
2.2.2 慕課與微課程教育大力提高成人函授教學質量
慕課強調的是用不同于傳統教學的45 min一節(jié)課的網上教學,每段教學視頻不超過15 min,便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別于傳統的“先自學后教學”的教學模式,慕課提倡的是“先聽課”,學生們不是先自學課本,而是觀看教師的講課小視頻,不用通過自學探究重點難點,而是通過視頻,教師把重點和難點都進行了分解,對課文的講解和對例題的分析都講得很到位,學生們只需要做做練習題就行了,如此一來,就可以大大保證了學習的有效性;微課程具有短小精煉、實用好用、新穎互動等特點,學習時間短,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微課學院創(chuàng)始人范國玉先生帶頭開始著手PPT式微課程、講課式微課程、情景劇式微課程等制作形式的開發(fā)技術,這些用PPT、教師錄制授課視頻或者類似電影大片的情景式的微課程,簡單生動。相比硬生生的課本或者是課堂上老師千篇一律的授課方式,新穎互動的微課程內容對于日夜奔波在職場上的成人教育學生們來說,所學知識內容更容易被接受和產生深刻印象。慕課與微課程的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成人函授教學的質量,保證招生規(guī)模的同時又確保了函授教學水平的質量。
2.2.3 慕課和微課程為成人函授學生創(chuàng)造了社交化的學習環(huán)境
成人函授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其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密不可分,周圍的社會環(huán)境促發(fā)成人函授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慕課是一種將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課者和學習者通過某一個共同的話題或主題聯系起來的方式,課程里一些小的測驗、考試通常是由同一學習小組的同學之間評分,所以促使了部分學生成立了網上學習小組,或者是跟生活在同一地區(qū)的附近的同學們組成面對面的學習小組。學習同一微課程的學生們,大多來自同一行業(yè)或者同一專業(yè)群體,學生們在同一學習社區(qū)和網絡中進行交互式的討論,如此一來,就大大解決了成人函授學習規(guī)模化與個性化之間的矛盾,打破了“閉門造車”的困局,讓函授生們沉浸在一種取長補短的社交化的學習氛圍中,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以此獲得更豐富的學習體驗和業(yè)務知識。
慕課與微課程的開放性、大規(guī)模性、交互性等特點大大滿足了成人函授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fā)了其學習興趣,順應了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趨勢??膳c此同時,慕課與微課程的應用也對成人函授教育的傳統辦學模式、教學方式方法等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對成人函授學習質量的認可、學習成果的認定、學習效果的評定等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面對慕課與微課程,要抓住機遇,因勢利導,充分借助其帶來的變革力量,積極推動成人函授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
3.1 慕課與微課程教育在函授教學中的倫理準則與把握
與傳統的成人函授教育模式相同,慕課與微課程的教育也是授課者和授課對象互動的過程,也是需要倫理的調節(jié)。目前慕課與微課程身處大規(guī)模發(fā)展時期,由此引發(fā)的倫理問題不容忽視。
首先,對于慕課與微課程教育資源的價值觀念引導的把握。作為西方國家率先引進的新型教育形式,其開發(fā)的課程免不了帶著一定的西方價值觀念,或隱或現地包含著文化和價值的基因;另外,有些在線教育過度地關注技術層面而忽視了專業(yè)課程知識本身,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等引導不夠重視。目前,我國的慕課與微課程的成人函授教學模式處于探索階段,我們必須重視函授教育的本質及其價值所在,慕課與微課程教育必須重視及把握好其價值觀的差異,正確認識其意識形態(tài)屬性與價值理念輸出,讓外來的課程更好地融入我國的教育體系。發(fā)展慕課與微課程教育模式必須從關注信息技術應用慢慢轉為關注人文素質的全面提高。
其次,教育部門對于平等教育的準則與把握。慕課與微課程給教育公平帶來了顯而易見的積極影響,慕課與微課程的免費開放平臺,力求做到的是“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在任何地方,學到任何知識”,讓精英教育有可能變成公共教育、大眾教育。但是,慕課與微課程的發(fā)展離不開一個國家的國情,需要國家和政府對其實現公平進行引導,受教育者本身的基本文化存在差異,地域貧富差距問題導致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差異,都會影響慕課與微課程在成人函授教育中大面積鋪開的進度。在我國現有的社會經濟條件和教育模式下,只有加強教學配套制度建設,保護網絡教育公平的競爭,才能為開展慕課與微課程教學模式營造良好氛圍。
再者,對于授課者,也就是慕課與微課程的成人函授教師的責任倫理與職業(yè)準則的把握。在傳統的成人函授教育中,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承擔了教書與育人的雙重任務,在授予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也將德智體美的育人工作融貫其中;在慕課與微課程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里,教書任務毋庸置疑是大大提高了質量,可是育人方面的任務卻漸漸呈弱化趨勢。如何實現教書與育人的平衡與結合,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非面對面的慕課與微課程的教學交流中,作為成人函授教育的授課者必須提高自身的知識修養(yǎng)、人格魅力,以身作則,尊重函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個體差異,令學生們的個性與差異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在贏得學生尊重的同時通過身教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學生。
3.2 實現慕課與微課程教育和成人函授傳統教學模式的共存并進
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發(fā)展與教育發(fā)展現狀下,慕課與微課程在成人函授教育教學模式中的應用,應該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受現今教育體制的各種因素影響,慕課與微課程還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面授教學,建議在成人函授教育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插入式地應用慕課與微課程,授課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微課程練習等方式,借助慕課與微課程的重復性、模塊化等特點,加強學生的自習強度。
慕課與微課程引爆的新教育模式時代,慕課與微課程給受教育者帶來了便利的同時,傳統的成人函授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沖擊,只有實現慕課與微課程教育與傳統教學模式共存并進,才能使成人函授教育在未來充滿著挑戰(zhàn)與機遇的大環(huán)境下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 蘇.函授教育“工學矛盾”的主因及對策[J].科教文匯,2007,(6).
[2]楊文志.我國繼續(xù)教育發(fā)展趨勢及對策[J].繼續(xù)教育,2004,(3).
[3]曹繼軍,顏維琦.“慕課”來了,中國大學怎么辦[N].光明日報,2013-07-16(06).
[4]徐 倩.慕課能否撼動課堂[J].上海教育,2013 (10A).
[5]王秋月.慕課”“微課”與“翻轉課堂”的實質及其應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
[6]李旭初.我國成人高等教育課程結構和教學模式的探討[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2,(2):95-99.
研究方向:軟件工程
中圖分類號:G7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96-(2016)-01-0093-05
收稿日期:2016-01-10
作者簡介:林 麗(1982-),女,實習研究員,碩士
Application of MOOC and Micro-lecture i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for Adult Correspondence
LIN Li
(Guangdong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650,China)
Abstract:In the time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formation,the adult correspondence education is fac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status of adult correspondence education at Guangdong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proposed a coexistence teaching mode of the MOOC and the Micro-lecture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Key words:adult correspondence education;contradiction between work and study;MOOC;micro-l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