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芳 蘇富強
摘 要: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改革,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改革,問題式教學法成為研究重點。文章就對高中政治問題式教學的研究從現(xiàn)狀和值得反思的方面進行綜述。
關鍵詞: 高中政治問題式教學 研究現(xiàn)狀 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基本的經濟、政治、哲學和文化理論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認識世界、社會和人生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學科。能否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法關乎上述學科定位和功能的有效實現(xiàn)。問題式教學法是近年來人們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方法。
一、高中政治問題式教學現(xiàn)有的研究現(xiàn)狀
1.高中政治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授課內容大而空,長期以來由于政治學科語言的抽象、教材內容理論性強及學科的時效性強等特點使得人們給政治學科扣上授課內容大而空的帽子;不貼近學生實際,課本上介紹的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有一定距離,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喪失學習動力;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教師的“滿堂灌”、“一言堂”,缺乏互動,出現(xiàn)老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昏昏欲睡”的現(xiàn)象;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大多數(shù)學生不關心“國事”、“天下事”,只關心“分數(shù)”,學習只是為了考個“好分數(shù)”。
2.高中政治課教學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分析
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改觀,這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教師放開手腳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式;教學評價機制不健全,在高中階段,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緊緊圍繞高考的“指揮棒”開展,考試分數(shù)是衡量教師教得好與壞的最重要甚至唯一標準,衡量學生“好與壞”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標準是分數(shù),這樣教師為了學生考得好就拼命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為了考“高分”就拼命地搞題海戰(zhàn)術;教學觀念陳舊,傳統(tǒng)的教師師道尊嚴觀念使得教師放不下“架子”與學生平等、互動探討問題,教師只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學生其他方面的發(fā)展被忽視。
3.問題教學法存在的價值
為了解決存在的問題,人們提出在高中政治課堂采取問題式教學方法,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依據(jù)“已知”探索“未知”的過程。問題教學法使得學生在連續(xù)的逐步深入的問題探究中獲得新知識,體驗新情境,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學的三維目標得到和諧統(tǒng)一,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在問題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學科知識,而且獲得了獲取新知識的方法和途徑,培養(yǎng)了學生探索新知的能力,這對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有推動作用,符合課堂教學的內在規(guī)律。問題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吸引、喚醒及定向作用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課堂教學的作用,激發(fā)了課堂活力,提高了課堂效率,符合政治課的學科特點。政治學科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深入的開展,教材內容越來越貼近生活,新問題急需得到解答,學生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一舉兩得地解決了學生樂學、教學目標有效落實的問題。
4.問題教學法的操作執(zhí)行
問題的創(chuàng)設原則。師生平等原則,問題式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巧問質疑-主動探索-多向討論-總結延續(xù)”,構建師生相對平等的開放教學過程;尊重個性原則,給每個學生發(fā)表自己見解和觀點的機會,不過早肯定某一個學生的答案;合理分配原則,使得不同層次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問題討論;可控性原則,問題式教學要求教師是一位好導演,緊緊圍繞核心問題,帶領不同層次學生進行探討。
提問的時機。要在有疑問處發(fā)問,更要善于在無疑處設問;要把握全局隨機提問;于無聲處蓄勢提問。
提出怎樣的問題。要提開放式的問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問題;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問題。
二、對高中政治問題式教學研究現(xiàn)狀的反思
從以往研究者們的研究看,人們已經就如何在政治課堂中應用問題式教學法提出有價值的見解,但還存在需要我們進一步努力的方面。
受教學習慣和思維定式的影響,目前缺少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問題式教學模式的對比和界定,缺乏對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模式、問題的選取更深層次的探討。對于課堂問題討論環(huán)節(jié),缺乏對討論內容取舍的分析。
我們今后要加強政治課問題教學的課后反思和學生問題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進一步推動政治學科課堂教學朝高效和諧的方向發(fā)展。
總之,高中政治課教學要適應新的課改理念,各位專家和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提出的理論和觀點,有助于我們加強對新課改理念的認識,反思我們的教學行為,對我們今后的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