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吉生(吉林省敦化市實驗中學)
?
高中生物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辛吉生
(吉林省敦化市實驗中學)
摘要:生物學科,升入高中后為學生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由于生物在眾多學科中處于劣勢,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很容易產(chǎn)生畏難、厭學情緒,給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習興趣;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發(fā)自心底地熱愛一門學科,教學活動才得以順利地展開和進行,減輕教師的負擔,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高中生物的學習興趣呢?
第一印象在人的腦海中占據(jù)著主導地位,久久揮之不去,一門學科的第一堂課也是如此,同樣重要。精彩紛呈的第一堂課能夠輕而易舉地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起到“師傅領進門”的作用;反之,如果第一堂課就死氣沉沉,自然會有極端的學生破罐子破摔,成為低頭族。因此,教師如何上好高中生物的第一堂課,著實需要花費一番心血。例如,我的第一堂課并沒有選擇在教室內進行,而是帶領學生一起走出教室,來到校園里觀察身邊的生物、實驗室、標本室,并且告訴學生這些就是我們今后的研究對象和學習范疇,引導學生認識到生物并非遙不可及,而是就在我們身邊。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傳統(tǒng)的“一言堂”早已無法適應學生的需要,就算是成年人日復一日地聽同樣的課也會感到疲倦,更何況是青春期的孩子呢?因此,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更新教育理念,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合適的教學手段,把每一堂課都當作是一件藝術品去打磨完成。例如,在講授“DNA分子的結構”這一課時,我沒有像往常一樣為學生展示圖片和口頭講述,而是布置學生動手制作DNA分子模型,通過這種方式加深學生的記憶,收到了不錯的成效。
設計精彩的導入語和講好第一堂課的道理是同樣的,好的導入語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從課間所從事的活動轉移到課堂中來,教師可以嘗試多變的導入:流傳千古的古詩詞、婦孺皆知的俗語,等等,這些與其他學科緊密聯(lián)系的內容反而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講授“染色體變異”這一課時,我便用“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句俗語導入,列舉了一些地方差異,學生也躍躍欲試,注意力十分集中。
總而言之,是否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的事,而如何激發(fā)學習興趣則是老師的職責,作為高中生物教師,成功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展開教學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杜春梅.淺談高中生物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學周刊:B版,2014 (06).
·編輯喬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