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菁菁
【摘要】中學的孩子已經學會了思考,他們不再像小學時對一切都盲從。他們有自己的思維,他們特別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想讓別人給自己一個獨特的評價,因此他們渴望知識,渴望了解世界。而英語課能拓寬他們的視野,激發(fā)他們探索外部世界的興趣和激情。通過了解國外的一些知識,讓他們看到我們國家民族的優(yōu)勢以及缺點。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
【關鍵詞】和諧融洽 開放 校本課程 評價語
作為教師,我們要挖掘學生的各種潛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惑,鼓勵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克服困難,為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在教學中,我嘗試了以下做法。
一、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在新課改中,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由知識的傳受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監(jiān)督者。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平等和諧的情感氛圍。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泵抗?jié)課我都走到學生中,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在交流中,我注意傾聽學生的心聲,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建平等和諧的英語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索、自主發(fā)展、愉快合作的良好教學空間。這種“無拘無束”的教學氛圍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高昂的學習情緒,開發(fā)學生的潛能,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教師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使學生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教師所授的課程上來。
二、開發(fā)教學過程中的情感資源
1.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往的英語教學過多地關注英語學科的“知識性”,而忽視對學生進行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發(fā)生的情感變化更是少有問津。在教學中,我注意從情感角度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和組織,在向學生呈現(xiàn)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情感方面的積極作用。我力求將英語學習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內容緊密結合起來。例如,在教授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時,我設計了What will you get your mom for her birthday?的話題,讓學生們各抒己見。每個學生都將為媽媽送上特別的生日禮物,以表達對媽媽的愛。我借機引導:媽媽為我們付出了很多,我們要懂得報答與感恩,也許媽媽最期望得到的禮物是我們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
2.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構建開放的英語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我認為,課堂上有一個開放和自由的交流空間,我們的英語課堂才能生機勃勃。這就要求英語老師要按照《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努力創(chuàng)設生動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逐漸形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產生在動態(tài)、真實的環(huán)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活動的積極性。例如,在講解七年級上第四單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時,根據(jù)課文內容的需要,我設計了任務:Who is the healthiest? 讓學生當“小記者”,采訪小組內的學生,然后進行匯報。采訪的內容如下:
1.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2.How often do you eat vegetables?
3.How often do you drink milk?
4.What sports do you play?
5.How often do you eat junk food?
匯報如下:Maria is the healthiest in my group. She exercises twice a day…學生們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小組活動中,用所提供的語言信息進行交流。在討論過程中,我鼓勵每個學生都展示自己當“記者”的風采,并及時給學生激勵、鞭策和指導,讓他們在小組交流中體會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最后,匯報時選出每組中最健康的人,與學生們分享健康的生活方式。
3.注重課堂評價語的運用。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任小艾說:“愛是最好的教育,贊賞是最好的語言。學會贊賞、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是老師的必修課?!彼?,在英語課堂上,我們一定要注重評價。因為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評價具有權威性。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上的每一點進步,一旦得到老師的鼓勵或是肯定評價之后,內驅力往往會成倍地激增。因此,在教學中,學生回答錯誤或有困難時,老師干脆而生硬的一句“No”或“Sit down”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但若老師能給予知識上或情感上的鼓勵,這會給他莫大的安慰。所以,我們在進行評價時,應該讓優(yōu)秀的學生有更高的要求和目標,讓暫時落后的學生能夠看到希望,樹立信心。
三、利用校本課程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信心與熱情
我校開設了校本課程——生活英語。生活英語涉及奧運英語、文化禮儀、風土人情的多方面內容。這一課程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拓展國際視野。利用這一課程的靈活性,我每節(jié)課設計不同的話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說英語與交流的機會。我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發(fā)言,鼓勵他們不要怕說錯,只要想說,即使是一個詞、一句話都可以。在這其中多關注班級里的弱勢群體,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但是在英語教學中還是許多“頑疾”,例如有些學生基礎太差,尤其是在農村和城鄉(xiāng)結合部的一些學校,那里的孩子的英語屬于學完就忘,最后跟不上的情況。即使在城市里學生學得還好,但家長卻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和財力。如果不把英語當作高考的一門學科,孩子們也許會對它更感興趣。因為把學習的興趣“弄丟了”,學習就是一種負擔,今天的孩子太累了,想讓他們保持學習的興趣真是有點難。尤其是外語這種學科,它需要不斷地堅持和積累。所以我們更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過多關注“知識傳授”的思想,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重視情感教學,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這樣才更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