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
摘 要:對于小學生而言,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有助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促進學習效果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對此,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促使他們形成積極主動學習的習慣。
關鍵詞: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習慣;提高能力;小學生;英語閱讀
閱讀在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學生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所以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中應該著重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從而保證學生英語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由于小學生好奇心比較強,所以對于有興趣的東西學生會比較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開展有效措施,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例如,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可以使用教材中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讓學生受到這些事物的吸引,從而更加有興趣開展閱讀,從而提高英語能力。例如,教材中“A friend trip”,主要內容就是講述野外活動,學生對這部分內容都比較感興趣,所以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也會更加積極主動,閱讀質量和效果得到了保證,學生英語能力也就會得到提高。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想要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旦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就能不斷得到閱讀鍛煉,其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就會慢慢提高。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每天固定的時間段開展英語閱讀,安排閱讀任務,同時還可以督促學生每天放學回家后安排時間開展閱讀,從而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在學習進行時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閱讀教材中的“What are you doing”和“Look at the monkeys”,這樣,既能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也對所學知識進行了有效鞏固。
三、加強指導,優(yōu)化教學內容
對于學生閱讀,教師應該進行有效指導,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閱讀練習中得到更加全面的鍛煉。例如,在學習“The story of rain”的時候,教師應該先讓學生了解閱讀目的以及要求,從而使學生有目的地開展教學,保證閱讀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梁敬昌.讓快樂成為一種習慣:淺談小學高年級學生情感調節(jié)的方法[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
[2]宋文平.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科研論壇,2010(0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