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要:高職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受到我國政府及教育部門的關注。在社會發(fā)展的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行人文關懷屬于科學發(fā)展觀在高職院校教育中的落實工作。但是在市場經濟影響下,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存在眾多問題需要分析,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忽視了對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以及教育,人文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礎,同時也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保證。人文關懷來自于西方人文主義,它肯定著人的價值及人性。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職院校中對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必要性以及在高職院校中加強人文關懷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011-01
高職院校的學生思想前衛(wèi)、思維活躍,思想政治教育是與時俱進的活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為人。高職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理解人、尊重人以及關心人,這是目前高職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重點內容。人文關懷要求尊重人的個性差異以及主體地位,對人豐富多樣的需求進行關心,從而促使人全面發(fā)展。但是現(xiàn)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以及意蘊很難實現(xiàn),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眾多不足。因此及時分析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一、高職院校中對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必要性
首先,人文關懷是高職院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是人,主要目標就是為了發(fā)展人、解放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人文關懷,主要目的是要求以人為本,體現(xiàn)出對學生生存、發(fā)展的關系,強調對學生的關心、理解以及愛護。
其次,是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點。因高等職業(yè)教育有一定特殊性,這決定了高職院校和普通院校之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差異。因高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目標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教育人員通常是技術培養(yǎng)而忽略了道德教育,對高職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時,最強大的動力就是人文關懷,從高職學生發(fā)展、安全以及自尊等進行分析,要求全面尊重、維護以及理解高職生的主體地位,把高職生個性需求有效滿足,說明尋找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是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高的基礎。
最后,是保證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當代高職生要想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不僅要掌握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所需要的各項技能,還要豐富以及完善自身精神世界。長期以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因缺少人文教育,而導致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較差且思想水平低,這導致大學生思想觀念以及行為滯后,綜合素質無法得到提高。要想真正促使高職生素養(yǎng)提高,就必須把思想政治教育納入到人文關懷中,以學生為本并且堅持思想發(fā)展觀,充分考慮學生行為特征以及心理特征,把學生主體意識增強,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有效提高,使得他們主動地完善自我以及認識自我,最終滿足高職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在高職院校中加強人文關懷的策略
1、強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培養(yǎng)高職生精神文明的基本渠道,對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宗旨是向學生傳授馬克思主義原理,輔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為保證學生可以學習到扎實的思想政治知識,要和當代實際情況互相結合,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道理與自身發(fā)展息息相關。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深入到學生內心中,要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可落實到實處。比如引導學生學習職業(yè)教育課程的過程中可按照實際課堂內容穿插部分愉悅、輕松地故事, 或者觀看教育影片,還可按照自身實際情況組織優(yōu)秀活動,把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力不斷強化。
2、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高職院校中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發(fā)展的靈魂,尤其是職業(yè)院校,學校的文化建設是學生精神面貌、專業(yè)能力、個性發(fā)展的綜合體現(xiàn),可通過組織發(fā)起不同的活動將人文情懷有效展現(xiàn)。比如高職院校中的各個機構可以發(fā)起社會、班級等活動,把學生自主能力全面提高。健全高職院校中的組織機構會使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等更加豐富,完善班級建設會讓學生把團結互助作用充分發(fā)揮。高職院校的各個社團是有著共同興趣的學生共同組成的,這充分體現(xiàn)出來人文關懷中的“文化藝術”,會讓學生通過話劇社團、舞蹈社團、羽毛球社團等尋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且滿足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需求。把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不斷發(fā)揮,促使學生有良好的人文情懷,從而使學生自身素養(yǎng)不斷提高。
3、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現(xiàn)階段高職院校要想培養(yǎng)出優(yōu)秀人才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及時脫離紙上談兵教育,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實踐活動。社會的活動是連接學校以及社會的橋梁,也是保證學生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道路。只有學生親身經歷過實踐活動,才可冷靜、理智的分析各種突發(fā)事件,把學生思維成熟度全面增加,對其行為實施良好規(guī)范,從而轉變?yōu)閮仍诘牡赖缕焚|以及政治思想。要想增加學生對人文情懷的感悟就要加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以及社會責任感。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職業(yè)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要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不僅要求學生有過硬的專業(yè)素養(yǎng),還要求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思想水平不能僅僅局限在校園中,還要把社會、學校和家庭互相連接,將學生素質水平全面提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良好的人文情懷,教給學生做人以及做事的法則,要求教育工作人員積極參加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從而為高職院校院校的思想道德水平發(fā)展起到良好推動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蔣龍余,顧健.高職貧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J].教育與職業(yè),2010,(29):86-88.
[2] 羅瑞娟.人文關懷:高職院校經濟困難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視角[J].考試周刊,2011,(48):198-200.
[3] 周立華,周敏.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有效性探討[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5(1):133-136.
[4] 柏文涌.人文關懷:新時期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著力點[J].科學咨詢,2010,(34):42,44.
[5] 景凌凌.胡慕賢.陳曉萍,等.高職院校受資助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J].廣西教育C(職業(yè)與高等教育版),2013,(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