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紅艷,丁文雅,姜敏炎,倪文妍,李 波,王金玉,胡丹妮,張美萍,章曉蘭,朱偉棟
Application of controlled position pad in thoracoscope
radical surgery of esophagus cancer patients
Ge Hongyan,Ding Wenya,Jiang Minyan,et al
(Affiliated Wujin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Jiangsu 213002 China)
?
可控式體位墊在胸腔鏡食管癌根治手術中的應用1)
葛紅艷,丁文雅,姜敏炎,倪文妍,李波,王金玉,胡丹妮,張美萍,章曉蘭,朱偉棟
Application of controlled position pad in thoracoscope
radical surgery of esophagus cancer patients
Ge Hongyan,Ding Wenya,Jiang Minyan,et al
(Affiliated Wujin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Jiangsu 213002 China)
摘要:[目的]改進胸腔鏡食管癌根治手術側臥位的安置方法,縮短手術體位擺放時間,提高手術病人的舒適度。[方法]選擇手術時間>2 h的胸科側臥位手術病人5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9例,觀察組病人上肢采用可控式體位墊安置法,對照組病人上肢采用傳統(tǒng)的包布或敷料安置法。[結果]觀察組手術病人的體位擺放時間較對照組縮短、舒適度增加、低體溫等并發(fā)癥低于對照組。[結論]改良側臥位安置方法可提高手術病人的舒適度,縮短了體位擺放時間,減少了低體溫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關鍵詞:可控式體位墊;食管癌根治手術;應用
正確安全的體位對于手術野的暴露、手術的成功以及術后病人的恢復有著重要的關系[1]。胸外科在食管手術時往往會根據(jù)手術方式的改變而變換手術體位,但因手術時間較長,因此對手術體位的安置要求標準高,不僅要求護士有豐富的經(jīng)驗,而且還要求有合適的體位墊支撐病人身體[2]。筆者根據(jù)臨床操作經(jīng)驗,專門研制了一種可控式體位墊,操作簡單、功能多變、價格低廉,同時可以滿足各種手術體位需要,保證病人安全,防止低體溫,減少并發(fā)癥;便于護士操作,縮短體位擺放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臨床工作中,我院自2014年1月開始對胸腔鏡下食管癌根治手術的病人采用可控式體位墊的安置護理,并對側臥位擺放整理出了一套操作要求,進一步完善了體位擺放方法,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專利號:ZL 2014 2 0063753.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胸腔鏡下食管癌根治手術病人為研究對象。病人年齡48歲~77歲,平均62.5歲,病例選擇意識清楚自愿參加試驗,上肢活動正常,無疼痛、發(fā)麻等不適的全身麻醉病人。所有入選病人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奇偶數(shù)法),對照組29例,觀察組29例,兩組性別、年齡、病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
1.2.1用物準備整體胸墊1個,腿枕1個,側臥位撐架1套,作者自制的可控式體位墊1個,寬約束帶1條。
1.2.2體位安置方法兩組均采用改良側臥位安置護理措施。觀察組使用可控式體位墊,病人在全身麻醉下,將胸墊墊至身體下,可控式體位墊墊至被壓迫上肢下方,腋窩部的松緊以能塞入1個拳頭為度,用充氣球向充氣主體充氣,近端氣囊打氣至高度與手術床平,遠端氣囊打氣至略高于近端氣囊,使遠端肢體高于近端肢體,輸液側上肢也用可控式擱手墊包裹,再加上手術床的操縱因而產(chǎn)生了不同的手術體位效果,大大減輕或避免臂叢神經(jīng)壓迫。病人的雙下肢下方下肢伸
參考文獻:
[1]田析玉,鄭謹.FTS理念在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病人圍手術護理的應用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2,26(11C):3104-3107.
[2]由慧娟,黃永紅,朱丹. TURP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2):2009-2010.
[3]邱慧,玉何華.老年患者腹腔鏡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性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6下半月版):16-18.
[4]Kolcaba K.Holistic comfort:Operationalizing the construct as a nurse sensitive outcome[J].Advanced Nursing Science,1992,15(1):1-10.
[5]王琳.外科腹部術后患者不愿早期下床活動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23):5547.
[6]李玲,牛玉玲,胡清.坐臥式可移動輸液架的研制及其在臨床中的應用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0):1968-1969.
[7]吳凱琳,姚麗文,鄭雯.防傾倒可調式綜合輸液架的設計及臨床應用[J].上海護理,2011,11(3):34-36.
[8]劉福英,劉衛(wèi),華雷霞.拐杖在骨科臨床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3):166-167.
(本文編輯李亞琴)
直,上方下肢1個腿枕支撐自然屈曲,雙下肢用寬約束帶固定,足跟等關節(jié)突出的部位用小棉墊保護,以防壓瘡。以利于降低手術區(qū)靜脈壓力,減少術中出血,并有利于術野暴露。對照組使用普通敷料包裹,0.5 cm厚棉墊抬高肢體,與手術床齊平。
1.2.3評價①側臥手術體位安置方法及擺放時間:從麻醉完成開始擺體位至體位擺放到位為止,計算兩組平均完成時間。②皮膚組織受壓程度、受損判斷分為4級:1級為正常,皮膚無紅;2級皮膚輕度壓紅,皮膚呈胭脂粉;3級皮膚明顯發(fā)紅,暗紅;4級皮膚有水皰和破潰,肉眼可見水皰、破損。觀察時間為手術結束即刻觀察。③舒適度判定指標分級:0級為無不適;1級為上肢輕度不適,有輕微酸痛,能忍受;2級為中度不適,酸痛明顯,經(jīng)處理后緩解;3級為嚴重不適,酸痛嚴重,經(jīng)處理后仍感不適。觀察時間為術后24 h、48 h分別隨訪病人1次。④上肢指端溫度:在術中1 h、2 h、3 h應用紅外線體溫槍測量肢體溫度。⑤記錄手術時間。
2結果
我院自2014年1月運用改良側位手術體位以來,尚未發(fā)現(xiàn)手術病人因體位安置不當而造成手術后肢體酸痛、麻木,神經(jīng)損傷的并發(fā)癥;手術野暴露清楚,滿足手術者需求,使手術順利完成,醫(yī)生感覺滿意。兩組中側臥手術體位安置方法擺放時間、皮膚組織受壓程度、病人指端溫度、手術病人舒適度方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或P<0.05)。見表1。
表1 兩組側臥手術體位擺放時間、手術時間、皮膚組織受壓程度、指端溫度及舒適度比較
3討論
改良側臥位使手術病人上肢的高度和傾斜度可以根據(jù)其身體高矮、胖瘦和手術的具體情況進行調節(jié),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使其手臂自然放在可控式體位墊上,使之處于生理功能位,與身體的夾角<90°,以60°~70°為宜,防止臂叢神經(jīng)過度牽拉及外展而造成不適[3]??s短了體位擺放時間,減輕皮膚組織受壓程度,預防壓瘡的發(fā)生,減少了低體溫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3.1可控式體位墊用于手術體位安置中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滿意度安全合理的手術體位是手術成功的基本保證。各種體位均有不同的受力點,側臥位手術尤其明顯,安放體位時要注意各種襯墊物和體位用物的放置位置和支撐點、著力點和固定點,應考慮手術過程中人體各系統(tǒng)的適應能力和各部位所能承受的壓力,避免軟組織受壓,以最大限度降低手術體位所帶來的并發(fā)癥。由于病人軀體與下方肢體固定壓迫,手術時間長,病人在麻醉狀態(tài)下肌肉松弛,肢體無調節(jié)能力,過度牽拉或外展,側臥位時肢體靜脈血液回流受壓等原因,肘關節(jié)長時間置于硬物上,容易導致神經(jīng)、血管、韌帶和肌肉等軟組織損傷,其中以臂叢神經(jīng)損傷較常見[4]。托手板軟墊放置不當或未置軟墊,可致橈神經(jīng)損傷[5]。這是由尺神經(jīng)的解剖特點決定的,常規(guī)手托板,板面不夠柔軟,肢體過于平直,尤其對肥胖及手術時間較長的病人易造成手臂及神經(jīng)損傷,因此在側臥位手術中做好下側上肢體位護理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腋窩處不能受壓,避免上肢過度外展,最大限度地保證病人的舒適與安全,防止血管神經(jīng)受壓,保持下方上肢靜脈血液回流通暢。并且,病人輸液上肢用可控式體位墊包裹,符合手術體位擺放原則,遠端肢體高于近端肢體,利于血液回流,使肢體處于功能位,避免肢體過伸,影響神經(jīng)、肌肉的功能;便于護士操作,節(jié)省體位擺放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手術室巡回護士的滿意度,從而提高手術配合質量。
3.2可控式體位墊用于手術體位安置中可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術中由于輸液、室溫及病人代謝方面等的變化,易發(fā)生低體溫,導致嚴重后果。應用碳纖維材料自動產(chǎn)熱,幫助輸液部位保暖,防止術中低體溫的發(fā)生,減少術后并發(fā)癥[6]??煽厥襟w位墊的氣囊具有彈性,可減少局部組織受壓,預防壓瘡的發(fā)生及神經(jīng)、血管、韌帶、肌肉等軟組織的損傷。
3.3應用前景可控式體位墊可滿足多種手術體位需求,可以滿足不同病人擺放平臥位、側臥位、俯臥位時需求,一墊多用,每臺次手術更換,符合感染管理要求??煽厥襟w位墊具有良好的推廣前景,也可應用于輸液病人。
[1]賈海燕.手術體位在手術中的作用[J].護理研究,2005,19(3B):471.
[2]包代琴,聶智容.兩種自制體位墊在胸外科手術中的應用[J].局部手術學雜志,2012,21(1):90.
[3]陳光英,劉芳.側臥手術體位安置法的改進[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16(36):4440-4441.
[4]姚月華.90°側臥位手術患者體位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護理[J].現(xiàn)代醫(yī)學,2008,8(11):80.
[5]胡春燕,汪祖來.手術側臥位引發(fā)副損傷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2):32.
[6]葛紅艷,朱偉棟.可控式體位墊的研制和臨床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4A):1280.
(本文編輯孫玉梅)
收稿日期:(2014-11-22;修回日期:2015-08-14) (2015-04-13;修回日期:2015-07-10)
通訊作者
作者簡介葛紅艷,主管護師,本科,單位:213002,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yī)院;丁文雅()、姜敏炎、倪文妍、李波、王金玉、胡丹妮、張美萍、章曉蘭、朱偉棟單位:213002,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yī)院。
基金項目常州市武進區(qū)科技支撐項目,編號:WS201407。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25.024
文章編號:1009-6493(2015)09A-3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