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命安全教育關注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重視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在當今自然災害、校園暴力及其他社會危險因素頻發(fā)的時代,加強生命安全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體育是一個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科目,在其教學中構建生命安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本文在對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教育缺失現象作出論述的基礎上,就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教育的構建措施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體育教學;生命安全教育;缺失原因;構建措施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家庭和學校并不重視對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一味地強調知識培養(yǎng)和技能培養(yǎng),導致學生存在著生命安全意識淡薄、自我防護能力差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對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構建的缺失與構建進行研究,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了解體育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對完善體育教育體系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和意義。
1 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原因
從根源上講,造成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教育缺失的原因是思想認識上存在偏差。在學生成長的階段,始終貫穿著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這兩者都對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家庭教育方面,家長是學生的啟蒙老師,他們的教導影響了孩子的一生,其有責任和義務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校條件和環(huán)境。但是,部分家長從一開始就向孩子灌輸功利主義思想,片面強調單個領域的成功,生命安全觀的匱乏,導致學生過分重視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學習,忽視了體育運動?,F今社會有很多因素威脅著學生的生命安全,而一旦安全事故發(fā)生時,某些家長就把責任全部推卸給學校或社會,沒有從根源上尋找事故發(fā)生的原因,輕視甚至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弱化了孩子的生命安全意識。而學校教育方面,學校是人才成長的搖籃,是受教育最全面、最具體的地方。但是,有些學校并不重視生命安全教育,即使在國家政策的要求下有所涉獵,教育層次卻不深,沒有將其與體育教育有機融合在一起,致使生命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2 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教育的構建措施
作者基于上文對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教育缺失原因的分析,就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理念體系、內容體系和保障體系構建措施進行了研究。
2.1 構建理念體系
教育理念是開展教育活動的理論依據,其正確與否直接決定了教育的實效。學校及其教職工必須要從思想上轉變對生命安全教育的認知,深刻理解體育教育的內涵,知悉體育教育與生命安全教育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起到的作用。某種意義上講,生命安全教育和體育教育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個點上相契合,不同程度的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其目標是一致的,都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構建體育教學中完善的生命安全教育理念體系,可以更好地指導我們的實踐行為?,F代教育形勢下,生命安全教育應該始終秉承以人為本、創(chuàng)新教育的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主體地位,結合學生實際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重視知識和技能培訓的同時樹立學生的生命安全意識,通過不同的手段和途徑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教育參與積極性,讓他們充分感受學校及老師的人文關懷,從而讓學生在精神愉悅中健康成長。
2.2 構建內容體系
體育教學中構建生命安全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涉及到多個方面的工作,大致可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個層次。首先,要開展理論知識教學,這是體育教學與生命安全教育融合開展的基礎。在體育理論教學課堂上適當穿插生理解剖知識教學部分,讓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結構進行了解,使其知悉特殊環(huán)境下人體的機能反應,及其相關處理方式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影音播放功能給學生演示安全防護方法,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深化學生的理解和認知;其次,要開展實踐教學,讓學生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夯實他們的理論基礎,鍛煉他們的身體素質,指導他們學習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使其擁有自我保護能力。教師可以設定某個特定的危險情景,讓學生在虛擬的環(huán)境中進行親身體驗,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處理危機事件。同時,學??梢远ㄆ陂_展生命安全運動會,如知識競賽、安全演講、障礙攀爬、危險自助等主題活動,利用競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門的生命安全意識和技能。
2.3 構建保障體系
完善的生命安全教育保障體系應該包括制度保障、環(huán)境保障以及師資保障等幾項基本內容。學校要對體育教學大綱重新進行規(guī)劃布局,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其中,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如教學計劃、考核制度、獎勵制度、培訓制度等,指導相關教師合理設置體育教學內容,督導體育教師適當穿插生命安全教育的內容,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生命安全教育。學校還應該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命安全教育環(huán)境,宣傳體育文化知識的同時倡導生命安全,整合優(yōu)勢教學資源,設置文化廣角,把生命安全教育滲透到校園生活的各個角落,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生命安全意識的形成,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另外,教師是教育的主導,其思想認知、技能水平、職業(yè)素養(yǎng)都會影響最終教育成效。因此,學校必須要加強師資建設,構建完善的師資保障體系,為廣大教職工提供充裕的教研和培訓空間,強化他們的生命安全教育意識,及時更新他們的理論知識體系,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保證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教育的順利實施。
3 小結
總之,加速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教育的構建十分重要。由于各個學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實際有所不同,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希望各個學校認真分析自身的生命安全教育情況,可在本文的論點上進行補充和延伸,不斷優(yōu)化本校的體育教學體系,有效地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其中,積極打造和諧校園。
參考文獻
[1]王帆,楊雪芹,牟少華,路丁.學校體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 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11(04).
[2]王帆,楊雪芹,牟少華,張雷.我國學校體育領域生命安全教育的課程模式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08).
作者簡介
辛利民(1965-),男,蒙古族,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人。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F為 包頭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
作者單位
包頭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 內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 01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