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紅
摘 要:如今的初中物理教學,教師脫離了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導致學生只掌握了表面的物理理論知識,卻不能將其有效運用于生活實踐。因此,實現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生活化,使學生體驗物理知識的學習價值,是目前廣大物理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和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生活情境;生活化作業(yè);生活化活動
該怎樣將物理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相聯系,實現物理課堂的生活化教學呢?下面,筆者就從自身經驗出發(fā),對此問題談幾點
看法。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課題情境,使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好奇和興趣
物理知識,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所以,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我們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一種生活化的課題情境,使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好奇和興趣。
比如,在學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節(jié)內容時,我就對學生說:“同學們,我們每天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如音樂聲、鳥鳴聲、風聲、雨聲等,但是,你們是否知道,聲音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它又是怎么被我們聽到的?今天這節(jié)課,就請大家一起跟隨老師,去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問題?!边@樣,我通過聯系學生每天都會有的生活體驗,喚起了學生的生活共鳴,同時又通過提出問題,使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產生了好奇和興趣。
二、布置生活化的物理作業(yè),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應用價值
在向學生講授物理知識點后,我們還可為學生布置生活化的物理作業(yè),讓學生依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當中的一些簡單、實際的問題,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應用價值,逐漸變得樂于學物理,熱愛學物理。
比如,在學習了“密度”這節(jié)內容后,我就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項作業(yè):回家后詢問父母或者其他長輩有沒有金戒指,若有,請自己想辦法鑒定它是不是純金的。這樣,通過布置生活化作業(yè),能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應用價值,體驗到它與人類生活息息
相關。
三、開展生活化的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
學生學習物理的最終目的,是能夠運用它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達到學以致用。所以,除了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解物理理論知識,我們還應開展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從而豐富學生生活體驗,增強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
比如,在學習了“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這節(jié)內容之后,我就組織學生進行了這樣一項課外實踐活動:對自己生活的社區(qū)周圍所使用能源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對環(huán)境的影響狀況進行調查,并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提出集中可行的改進措施。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也增強了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
總之,我們要實現物理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及時認識到它的學習功能和價值,從而變得喜歡物理、愛學物理。
參考文獻:
趙娜娜.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施現狀的調查研究[D].河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