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芳
摘 要: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為了適應新課程理念而實踐出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學案導學”,這種方式的重心由以前的教師如何教變?yōu)楝F(xiàn)在的學生如何學,即學會、學懂,教師起指導作用,學生起主體作用。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學案導學;教師
一、認真學習研討,深化對課題研究目標和意義的理解
1.新課程需要怎樣的課堂教學
新課程的主要任務就是讓課堂動起來,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自身積極主動地去參加學習,傳統(tǒng)的教學是“先教后學”,現(xiàn)在變?yōu)椤跋葘W后教”,讓學生自己先主動地去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勾畫出來,然后在學生已經(jīng)學過一遍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如何
學習。
2.學案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第一點: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都是按照教師的思路來的,只是一味地接受,所設計的教案都是給老師設計的,對學生沒有公開性,而學案很好地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這樣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明確的目標,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二點:改變以前的傳統(tǒng)思想,以前都是教師,父母要求學生要學習,必須學習,通過學案可以改變這一現(xiàn)象,從起點開始,給學生明確的學習計劃,透明度增強,讓學生主動學習。
二、遵照課題研究的目標,探索并初步形成高中數(shù)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做法
1.學案與教案的關系
學案是指引學生在學習中如何學和學會,而教案是教師在教學中可行性的教學案例和方法,兩者缺一不可,在高中數(shù)學中都非常重要。
2.學案和教科書之間的關系
教科書是學生和老師共同使用的學習文本,而學案是指引學生學習的載體,學案是根據(jù)教科書和教師的教案共同完成的,學案中包含了教科書中的不足和不理解之處。
3.學案導學教學設計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起指導作用;(2)引導性原則:學生雖然在學習中起主導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教師在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起著引導作用,可以讓學生少走彎路;(3)差異性原則:學生基礎的不同,在編寫學案時要考慮到各個層次不同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4)階段性原則:根據(jù)對新知識的第一次學習,學案剛開始的時候應編寫簡單點,隨著對知識的增多,在學案的內容也隨著增強加大難度;(5)系統(tǒng)性原則:數(shù)學是一門系統(tǒng)的科學,在編寫學案時各個知識點應該緊湊,讓學生更快的學會;(6)實用性原則:在做學案時,所做出來的成果得符合現(xiàn)狀,別為了做學案而做學案,學生會用,教師用的方便;(7)有效性原則:設計出來的學案,學生在學完之后要讓他們感覺有用,有明顯的收獲;(8)減負性原則:減輕學生和教師的負擔,讓雙方都感覺用得不錯,而且效果也很好。
4.實施“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和教學要求
(1)學案的編制:每周組織數(shù)學老師集體討論,把要準備教授的內容里面的重點和難點集合起來,有專業(yè)人員編制,最后分發(fā)到學生和教師手中。(2)學案的欄目:學習引導、思考引導、總結引導、拓展引導著四個部分,當然根據(jù)課程內容的不同也有差異性。(3)編寫學案要做好三項研究:第一項研究教材,根據(jù)教材的內容,確定學習重點,學習難度和進一步學習的地方,切合實際地制訂出學案方案;第二點是研究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方法,學生知識水平的高低、學習方法效率的高低能夠更快地幫助學案制造者更快更好地把學案制作出來,幫助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也把舊知識復習一遍;第三點是研究的知識規(guī)律,必須要讓學生學會把知識點的銜接,知識點的擴散,學生通過學習把知識點組合起來。
5.“學案導學”課堂教學的時間分配
大部分時間以學生自身為主體,學生根據(jù)學案自己加強學習,然后老師在剩下來的時間里幫學生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6.案例分析
以空間圖形的基本關系與公理為例運用“學案導學”來進行
運用。
(1)教案描述。找對正確的研究對象、內容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書本所含的公理只有三個,但是對學習立體圖形起到了重大的意義。
(2)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的分析。
教學目標:第一點:知識,通過自己熟讀課本了解公理和觀察圖形的不同;第二點:能力,觀察圖形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原理,如點與點,線與線等的關系從而發(fā)現(xiàn)公理的實用性;第三點:情感,運用自身的感受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重點和難點:理解點線面之間的關系和相關關系、異面直線的理解。
教學方法:啟發(fā)性引導學生自身探索。
7.教學主題分析
通過閱讀學案來引導學生指導一些淺顯知識的了解,通過的老師的指引,來完成更加深奧的知識的探索。
8.教學情景描述
第一點:學生自己自由支配學習時間,了解課文;第二點,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了解,加大深度。
運用學案導學學生有了明顯的提高,主導地位一直都是學生,老師只是輔導學生,加以引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過“學案導學”的方法讓學生以主體學習,教師只是引導學生,讓課堂動起來,達到學生熱愛學習、會學習。
參考文獻:
徐建強.高中數(shù)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研究[J].蘇州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