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香
摘 要:在簡析當今中學生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chǔ)上,探討如何全面均衡地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四項能力。上述四項能力的提高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使用英語,使學生在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也增強他們的整體素質(zhì)。
關(guān)鍵詞:聽力;口語;閱讀;寫作;教學
一、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有這樣的兩種趨勢:一部分人認為“先聽說,后讀寫”,只要能聽懂并會講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便可以遨游英語天地。還有一部分人則認為因為現(xiàn)行各類考試中閱讀寫作占了很大比例,只要能看懂英語,會在完形填空中獲得高分,完成英語寫作就可以了。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筆者認為一方面是受到我國現(xiàn)行考試制度的束縛以及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有教師自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問題。作為一名語言教育者,應(yīng)當改進提高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全面均衡地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以便他們今后工作學習生活中能更好地使用英語,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的“滔滔不絕”或應(yīng)付筆頭上的考試。
二、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
1.聽的提高
聽——作為語言交流的方式之一,廣泛地使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一個成年人一天有40%的時間用于聽人說話,聽廣播、音樂。從語言學角度說,給學生多創(chuàng)造一些聽力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聽力的基本過程。然而筆者從平常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近一半的學生還是認為聽力難,甚至一些學生還無法適應(yīng)教師的課堂用語。其實,中學生聽力困難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1)語言上的困難,如詞匯、語法、朗讀語速;(2)心理上的困難,如很被動、無把握、過分緊張。
聽力從適應(yīng)到提高的確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但問題不能光靠一個“多”字來解決,教師應(yīng)該講究方法。要充分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練練耳朵,而不在乎聽懂多少。如利用早讀課時間5~8分鐘,聽聽單詞、句子、課文;做作業(yè)、休息時邊聽錄音或經(jīng)典的英文歌曲都是在進行練習,其效果雖無法立即凸現(xiàn)出來,但“潛移默化”之功效卻無可取代。另外要結(jié)合說的訓練,可以讓學生從低年級開始了解把握音標、單詞的拼讀,進而通過一定量的聽說訓練加以強化鞏固。接下來過渡到讓學生注意連讀、重讀、弱讀、爆破音等。這樣到高年級階段學生便可以把側(cè)重點放到聽的內(nèi)容上來。教師千萬別認為現(xiàn)行考試不考語音學方面的內(nèi)容,而忽視上述過程的培養(yǎng)及訓練,因為他們結(jié)合了聽說,以說促聽,對聽力的適應(yīng)到提高有很大幫助。而消除心理上的困難,則需要教師多引導學生相信自己,不要在一字一句上糾結(jié),大意能理解才是最重要的。當然,鼓勵學生課外多聽英文歌,看英文版的原聲電影都有助于聽力提高。
2.說的提高
由于現(xiàn)行考試制度并沒有把口語納入考試范圍,因此口語的提高是最容易讓教師忽視的環(huán)節(jié),而說的能力可能又是學生今后與外界交流、個人事業(yè)發(fā)展最需要用到的一項英語技能。
平常教學中不少教師對于口語教學流于形式,有領(lǐng)導上級來聽課就上一堂所謂的“活動課”,對外說是在搞創(chuàng)新教學素質(zhì)教育,私下里還是抱著書本考試不放。這種情況造成很多學生誤以為說出來的句子也要像寫出來的句子一樣,語法各方面要準確無誤。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實事求是,要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感受到說英語的重要性。具體教學中要讓學生知道口語表達可以不要那么正式,只求達意即可,鼓勵學生在各種場合盡量多說英語。
筆者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嘗試通過以下三種形式來開發(fā)學生的口頭能力。
(1)值日生報告
每節(jié)課前5分鐘提供給學生一個自由發(fā)揮的舞臺,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多數(shù)學生能自編、自演(自述)短文、對話等并設(shè)置問題檢查其他學生的聽力能力及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程度較差者,可以簡單的日期、天氣報告或采摘短小精悍的故事、謎語(要準備一份實物給猜中者)。
(2)課堂作答
在課堂教學中,提倡學生盡量使用長句,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問題,用自己的語言概述課文內(nèi)容。更好地來鍛煉說話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反應(yīng)能力。
(3)說和演
鼓勵學生動腦開口,想怎么說就怎么說,自行創(chuàng)設(shè)語言環(huán)境,情景交際。培養(yǎng)學生使用語言的藝術(shù),真正落到“說”處,將所學的內(nèi)容運用到實際操作中。
3.閱讀能力的提高
閱讀是學習者獲得各種信息的一個重要手段,是一項最基本的技能?,F(xiàn)行各種英語考試中都有大量的閱讀練習,但它們都被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也就是說答題者必須在有限的時間以一定的速度準確地完成閱讀任務(wù),這對我們的學生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
新單詞是影響閱讀速度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筆者認為解決該問題的一個方法是“猜測”。猜測新詞詞意的方法有多種。第一種:通過尋找提示詞,包括上下文,一些短語如“means”“refer to”“in other words”“That is to say”都是提示詞,通過它們便可知道上下文中新詞詞意。第二種:通過構(gòu)詞法猜測一些新詞意思。所以平時要讓學生多掌握一些前綴、后綴,高中教材中的word study部分都體現(xiàn)了這方面的要求。如:前綴dis表示相對、相反,agree(同意)、believe(相信)、appear(出現(xiàn)),加前綴后為disagree(不同意)、disbelieve(不相信)、disappear(消失)。需要提到的是如果新詞不妨礙理解文章,可以直接跳過,而不必猜測。妨礙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另一個問題是學生的閱讀習慣和技巧。有些學生喜歡字字都讀,甚至用手指或筆尖指著閱讀,或是一邊點頭,這些習慣都不好。筆者認為應(yīng)該一個短語接一個短語讀,同時不要過分眨眼或點頭,只要移動移動眼球就夠了。另外要注意,眼睛與閱讀材料要保持適當?shù)木嚯x,以保證獲得充足的信息。
當然,平時鼓勵學生博覽群書,給學生一些英語名著簡寫本,如《簡·愛》《呼嘯山莊》等,或指導學生閱讀報紙,等其他途徑獲取有關(guān)英語知識,不斷充實深化廣義的知識背景,也將有助于提高閱讀能力。
4.寫作能力的提高
寫作是除口語之外另一項學生表達自己觀點、感受的方式,它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已掌握的詞匯和句型,同時也是對其他三項能力提高的補充。有些老師認為寫是最不需要刻意培養(yǎng)的環(huán)節(jié),其實不然。舉個例子,哪天我們的學生在外企工作要寫個計劃書給外國的客戶或?qū)憘€辭職信什么的,沒有一點寫作功底怎么辦?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循序漸進,分步驟進行的:
(1)翻譯訓練,主要是漢譯英
在這之前應(yīng)該讓學生學好一些句型。如there be句型,各種從句,進而做造句,最后過渡到漢譯英訓練。
(2)句型轉(zhuǎn)換
通過不同句型來改寫句子表達同一含義。
(3)縮寫和改寫
當充分掌握教材內(nèi)容之后,鼓勵學生將對話改寫成短文,將短文改寫成對話,或者濃縮課文內(nèi)容,或者擴寫某一片段。這點還有助于理解原文,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能力,并且自由的運用語言。
(4)看圖寫話或命題作文
先打印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習作,要求學生充分閱讀,討論品評文章,指出“好在哪里?”“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嗎?”“相同的你會怎么寫?”通過這樣的訓練來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反應(yīng)能力及寫作能力。
教師在進行上述步驟一定要注意的一點是:要時常提醒學生學會用英語思考,組織句子避免出現(xiàn)中國式英語。課余時間要求學生多讀些英文著作的簡易讀本,學唱英文歌曲的歌詞,培養(yǎng)語感。同時教學中也可讓學生互相改作文,既可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又可讓他們親自尋找錯誤,進而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改正錯誤。
現(xiàn)行初高中教材的設(shè)置都是以一個單元話題按照聽說讀寫進行板塊劃分,內(nèi)容上相輔相成??梢?,聽、說、讀、寫四項能力的提高始終貫穿于英語教學中,它們不是分開的個體,而是伴隨著學生的不斷深入學習越來越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聽、說、讀、寫四項能力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要均衡發(fā)展。這點學生要明白,老師更要清楚。對于那些某項能力有偏科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采取措施,及時有效地進行提高,為學生今后更進一步學習英語、使用英語打好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胡春洞.英語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王曉鷹.一萬通用英語單詞速通.廣州:廣州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