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艷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小學語文課堂在提倡應試教學以外,更加強調師生協(xié)同狀態(tài)下的返璞歸真,“語文味”逐漸成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所追求的一種風潮。從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課本載體以及施教者與受教者出發(fā),探究如何讓語文教學回歸本色,從而真正意義上體現(xiàn)出“語文味”。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語文教學;語文味
理想的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是走馬觀花式的多媒體展示,還是轟轟烈烈的課堂師生討論;是煩瑣空洞的教案說學,還是有滋有味的小組合作。特級教師程少堂先生在倡導“語文味”教學時曾經說過:“語文教學往往存在著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嚴重‘串味現(xiàn)象,真正充滿‘語文味的語文教學應該是執(zhí)教者和學習者個性的統(tǒng)一和諧?!蹦敲慈绾卧谛W語文教學實踐中體現(xiàn)出所謂的“語文味”呢?我分別從教材、教師以及學生三個要素淺談以下幾點拙見。
一、完善小學語文教材的社會切合性
語文是需要練習的學習工具,學習語文是為了積淀文化與審美,而語文課本則是一切積累的基礎載體。首先,小學語文課本要基于社會的發(fā)展趨勢,積極地加入符合社會正能量以及現(xiàn)狀的課文內容,能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積蓄自身的品質道德修養(yǎng);其次,要落實學生對于課本學習的手段,要通過聽、說、讀、寫有機結合的非語文手段,使學生在領略文義主旨的同時感受到精神的熏陶。
二、提升教師的教學激情與綜合素質
教師無疑是教學工作中的主導者,這就決定了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體現(xiàn)出“語文味”,就必須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積極作用。
一方面,教師要發(fā)揮人格魅力,不但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更要從學生的客觀實際出發(fā),在日常教學中引用舊知,并延伸拓展。需要強調的是,教師要善于欣賞和贊揚學生的點滴進步,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自我學習中反思自己的進步與不足,才能更好地提高自我。
另一方面,教師要提升自我的專業(yè)授課技能,現(xiàn)在的公開課往往直觀地用精美的課件講說作為主要表現(xiàn)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的閱讀意志下降、閱讀能力退化,所以,作為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地豐厚自己的教學基礎,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濃郁的人文韻味,才能使得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滲透出濃濃的“語文味”。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自我個性
新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生參與到課程教學中去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教學趨勢,小學語文可能正在急切尋求著學生自身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就比如,我們在學習杜甫的名作《登高》時就該強調朗讀悲愴,體會秋風蕭瑟之情。語文教學本身就是情感教學,唯有讓學生身處感情的漩渦中,才能在“語文味”的教學中將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善良、正直、具體悲天憫人情懷的人。
總而言之,透露著“語文味”的小學語文教學是現(xiàn)代語文教學實踐的價值追求,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手段。長期以來應試教學占據(jù)了小學教育的很大份額,但是我們期待著新的改變,并且我們希望小學語文教學能更好地從社會素質教育需要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語文味”教學,從而為祖國培養(yǎng)出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素質的未來接班人。
參考文獻:
曾淑娟.語文課一定要上出語文味[J].考試周刊,2011(1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