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芳
摘 要:在新時期我國教育改革中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要求,要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開展探究性學習方法,在探究活動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探究性學習的中心點是要學生在學習中主要以探究為主,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應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對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方式進行探討,希望對相關從業(yè)人員有所幫助,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探究性學習
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起步階段,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開始漸漸與中國漢字打交道。學生漸漸學會如何運用字典,如何使用一個詞語進行造句,同時也開始接觸寫作。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所學習到的相關知識,是為了給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是教師應用探究性教學方法的基礎,因為只有擁有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學生才能夠積極地對問題進行思考,將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大膽地說出來,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究實踐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平等,能夠多聽取學生所反映的問題,使自己的角色發(fā)生轉(zhuǎn)變,教師變成學生的好朋友,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與學生共同探索。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
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時問題情境要與學生的生活相貼近。這樣學生才能理解教師所講述的內(nèi)容,問題情境要還要帶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地調(diào)動起來,使學生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思維可以一直圍繞老師所講述的知識運轉(zhuǎn)。例如,小學教師在教學生進行識字時,教師在課堂上這樣講述:“同學們看看老師手中的卡片,你們認識這些都是什么動物嗎?(動物卡片下會有漢字與拼音標識)現(xiàn)在老師將拼音蓋上同學們還能夠?qū)⑺麄兊拿帜畛鰜韱幔楷F(xiàn)在我們仔細觀察看看這些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睂W生在回答完畢后,教師對其進行總結(jié),帶有蟲字旁的大多和昆蟲和小動物有關。
三、創(chuàng)建學習小組,應用合作探究
學生對于一些較難的問題可以運用小組討論,共同探究的方法。例如,教師要學生思考小動物的名字字形上有什么相似的問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要學生進行討論。同時要學生運用這些詞語再進行造句。要學生在積極討論、努力探索的過程中學習語文知識。要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將自己的熱情投入到語文知識學習中,并且也達到了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目的。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教師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通過問題情境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究,在探究實踐中學習如何運用語文知識,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質(zhì)量。
參考文獻:
黃巖蕾.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