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內容摘要】自主編題是培養(yǎng)學生解讀數(shù)學概念、培養(yǎng)數(shù)學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是中考的??碱}型,所以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數(shù)學教師一方面要幫助學生明確擬題目標,把握重難點,一方面要給予學生切實的具體指導,引導學生不斷提高擬題能力。
【關鍵詞】擬題目標 ?自主 ?仿擬 ?創(chuàng)擬
學習原本就是學生自我構建的體驗,但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練習、習題、復習、試卷等編寫的工作似乎從來都由教師來完成。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他們也可以勝任這項工作,而且會收到超乎尋常的教學效果。
如何指導學生自編題目呢?不同的方式或角度又各有什么作用呢?
一、明確學習目標,深入理解學習重點
在學生自主編題之前,教師必須提出非常明確的目標,并且要讓學生明白出題的知識依據(jù),熟悉重點、難點。有了目標,就有了出題的方向,有了重點和難點,就有了出題的鮮明傾向性,避免盲目,不知所措。
同時學生自己最好要以題目的形式對學習目標進行解讀,進而分析自己的學習是否達到了學習目標,是否透徹理解了學習的重點,突破了學習難點。因此,這就迫使他們必須要盤點先前的學習,及時排解疑難。而這樣做無疑又鼓勵了他們的學習行為,懂得梳理、總結知識,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尋找典例,積極進行變式研究
起初,學生可能并沒有掌握擬題的一些適當?shù)姆椒?,這需要老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庇辛朔椒ǖ囊I,學生就會少走彎路,提高擬題的效率。
1.仿擬。即仿照教材或其他經(jīng)典例題擬題。有現(xiàn)成的例子,學生就會感到擬題并不困難,能夠提高擬題的興趣,享受到擬題的成就感。
(1)仿形式。即完全仿照現(xiàn)成例子,只是改變必要的數(shù)據(jù)或轉換相近的條件。這種擬題相對容易,大眾化,具有普適性。
例如:擬題目標:角的平分線性質(探究、掌握作角平分線的方法和角平分線性質;提高綜合運用三角形全等、角平分線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材原題:
已知:∠AOC=∠BOC,點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別為點D、E。(如下圖)
求證:PD=PE。
仿擬:
已知:如上圖,∠AOC=∠BOC,點P在OC上,在OA上取D,連接PD,且使PD⊥OA。在OB上取E點,連接PE,使OD=OE。
求證:PD與PE之間是什么關系?PE是否垂直于OB?
分析:仿擬題目只是改變了部分已知條件,少了“PE⊥OB”,把它移到結論上,作為求證的目標;“求證”看上去雖然改變了,但是,實質上仍然是指向“PD=PE”“PE⊥OB”,即角平分線性質中“角平分線上的任何一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很顯然,這樣擬題的難度明顯要小一些,且能夠在現(xiàn)成例題的基礎上鞏固對例題知識指向點的理解,不過,因為它缺乏明顯的實質上角度的改變,即具有單向性的弊端,所以無法更全面地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概念。
2.創(chuàng)擬。即明顯地變換不同的角度,創(chuàng)造性地擬制題目?;蛘哚槍υ怼⒏拍畹哪骋粯嫵稍卦O題,或者將結論變成條件,將條件變成結論擬題;或者將目標知識點、能力點與其他數(shù)學問題鏈接融合,整合擬題;或者將數(shù)學現(xiàn)成題目元素與應用情境聯(lián)系起來擬題,等等。
“創(chuàng)”主要體現(xiàn)在創(chuàng)造性思維上,不是平面、線性的思維,而是多角、立體地運思,體現(xiàn)出良好的數(shù)學思維品質,彰顯出“廣闊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chuàng)性和批判性等”。學生天生就具有良好的想象力,這表現(xiàn)在數(shù)學上同樣如此,只要稍加點撥即可。
例二:擬題目標:理解、運用三角形定理。
擬題思路:
(1)到角兩邊的距離都會相等的點,一定都在該角的角平分線上。
(2)三角形一個角的平分線,這個角平分線其對邊所成的兩條線段與這個角的兩鄰邊對應成比例。
(3)三角形的三條內角平分線相交于一點。
(4)三角形是三條角平分線交匯的這一點到三條邊的距離必定相等。
(5)一個新規(guī)劃的交通樞紐涵蓋火車站、高度公路、飛機場等三處主要實施,請你論證一下,能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地點,設置一處大型的公共汽車站,要求這座車站從距離上離三處主要設施最近。
(6)你能用正弦定理論證角平分線定理嗎?可利用圓的知識(作三角形的外接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