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榮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化學教學重視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但課時及作業(yè)時間大大變少,教學內(nèi)容絲毫未減和考試難度絲毫未降的情況下,化學教師應如何思變?就如何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做了一些初步探討。
關鍵詞:化學課堂;有效教學;有效容量
什么是有效教學?“有效”,《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能實現(xiàn)預期目的,有效果”。課堂教學的有效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從想學到樂學。那么,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教學呢?下面筆者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創(chuàng)設精彩的化學課堂引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币粋€新穎、精致的開頭,會營造出濃厚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很快進入本課的情境之中,如,在講“一氧化碳”時,可用謎語:“左邊月兒彎,右邊月兒圓。彎月能取暖,圓月能助燃。有毒無色味,還原又可燃”。用這樣與生活貼近的謎語,加上詼諧幽默的語調(diào),立刻會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合理安排化學課堂教學容量
研究表明,一節(jié)課學生思維的最佳時間是上課后的前5分鐘至25分鐘,該時間段可以說是課堂教學的最佳時域。教師若不能很好地把握該時域,就很難提高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益。因此,教師必須對化學課堂教學中的知識量、能力量、訓練量有整體把握,定量思維,精心算計,合理分配,保證化學課堂教學有足夠的信息量,以激活學生的接受能力,從而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知識。
三、加強化學課堂學法研究
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本節(jié)化學知識的特點,對學生學習方法作指導,鉆研化學教材,研究化學教法,分析學生學法。培養(yǎng)學生勤奮學習的習慣,養(yǎng)成自主探索、勇于鉆研的精神。
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有效教學,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從而逾越化學學習的障礙,完成學習任務。
四、增強化學課堂情感投入
我國近代教育家魏源說得好:“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有教而無化,無以格玩;有化而無教,無以格愚?!被瘜W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從容的微笑感化學生;以無聲的語言,和善的面容引導學生;以高尚的人格,寬容的心態(tài)鼓舞學生。課堂教學是一個情感交流的過程,構建雙向、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生動、融洽、有趣的教學情境,營造探究、交流、合作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化學課堂成為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的主陣地,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高尚道德生活和豐富人生情趣的體驗場。
五、強化化學課堂習題訓練
細節(jié)決定成敗,點滴鑄就輝煌。通過適量的、有針對性的練習,能使學生很快地掌握知識點。我在多年的化學教學中采用講一個知識點練一道相關習題的辦法,讓學生從題中體會知識點,掌握知識點,感覺這樣做的效果很不錯。另外,在課堂習題訓練中杜絕不規(guī)范寫法,如把“HO-CH2CH2-OH”寫成“OH-CH2CH2-OH”,把“酯化反應”寫成“脂化反應”,把鹵代烴消去反應的條件寫成“濃硫酸,加熱”,或者把醇消去反應的條件寫成“NaOH醇溶液,加熱”等。習題訓練是課堂教學效率檢測的升華,我們要精心講解,加強指導,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知識的運用中提高能力。
六、注重化學課堂教學反思
課后反思是教學活動的回顧和梳理,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是“經(jīng)驗+反思=成長”,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yōu)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公式。該公式體現(xiàn)了教師個人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過程是一個總結經(jīng)驗、捕捉問題、反思實踐的過程。通過反思,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總結成功的教學經(jīng)驗,分析失誤的原因,避免今后出現(xiàn)更多的失誤。思考學生在學習上的困惑,找出學生困惑的原因,再選用合適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困惑,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教,二是學生的學。要想把“教得好”轉(zhuǎn)化為“學得好”,教師的內(nèi)功是關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凹矣形嗤洌慌馒P不來”。面對過去低效的教學處境,化學教師唯有思變,唯有不斷地修煉“內(nèi)功”,提高自己,吸引學生,才能讓學生樂學,才能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李巖.新形勢下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探微[J].中學時代,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