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勤蓮
【摘 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患者放療中的作用。方法:選擇鼻咽癌患者80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各40例,所有患者都選擇調強放療,在放療期間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護理,在此基礎上治療組加用積極的健康教育。結果:干預后治療組的有效率為87.5%,對照組為65.0%,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干預期間的貧血、血小板減少、脫發(fā)、食欲下降等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患者放療中能減少放療毒副應,有利于預后療效的提高。
【關鍵詞】健康教育;鼻咽癌;放療;毒副反應
鼻咽癌是源于鼻咽部上皮組織的一種惡性腫瘤,鼻咽癌在我國具有明顯地域性特點,在華南地區(qū)比較高發(fā)[1]。鼻咽部因位置的特殊性在發(fā)病早期癥狀不明顯,使得多數(shù)確診患者中70%已經(jīng)為中晚期,在治療上比較困難。當前隨著影像學技術的發(fā)展及放療設備的改進,調強放療得到了廣泛推廣應用[2]。不過任何放療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給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為此對于健康教育的要求比較高。本文具體探討了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患者放療中的作用,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鼻咽癌患者80例。納入標準:年齡20~80歲;符合鼻咽癌的診斷標準;適應進行放射治療;預計生存期大于6個月;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有放療禁忌證;合并精神病、心力衰竭、心絞痛、傳染性疾病等合并癥。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齡最小26歲,最大79歲,平均年齡45.33±4.19歲;原發(fā)部位:鼻腔62例,鼻咽18例;臨床分期:Ⅱ期64例,Ⅲ期16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各4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原發(fā)部位、臨床分期等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干預方法
所有患者都選擇調強放療,勾畫鼻咽大體腫瘤靶區(qū)、臨床靶區(qū)等結構,靶區(qū)的處方劑量為5次/周,2~2.5Gy/次/日,連續(xù)應用6周。在放療期間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護理,在此基礎上治療組加用積極的健康教育,采用健康講座、書面資料、多媒體演示、一對一宣傳等進行教育,幫助患者對自身疾病狀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使患者樹立康復信心;組織患者相互交流,安排成功治愈的患者進行現(xiàn)身說法,并配合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在給患者提供舒適的康復環(huán)境的同時還要予以患者心靈上的鼓勵和幫助,護理人員多同患者溝通,給予言語激勵,指導患者培養(yǎng)自我效能感的意識。
1.3 觀察指標
療效判定:根據(jù)WHO標準在干預后判斷療效,將其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進展(PD)。有效率=(CR例數(shù)+PD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毒副反應:觀察兩組在干預期間出現(xiàn)的其他毒副反應情況,主要包括貧血、血小板減少、脫發(fā)、食欲下降等。
1.4 統(tǒng)計方法
選擇SPSS 14.00軟件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組間對比使用t分檢驗,而計數(shù)數(shù)據(jù)組間對比采用卡方分析,等級資料采用軼和檢驗,P<0.05代表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療效對比
干預后治療組有效率為87.5%,對照組為65.0%,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3 討論
鼻咽癌是上皮源性的惡性腫瘤,放療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能取得很好的局部控制效果。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調強放療(IMRT)已廣泛應用于頭頸部腫瘤,其可以提高靶區(qū)內腫瘤的劑量,達到提高放射治療效果和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3]。
在接受放療的過程中,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毒副反應。而健康教育需要在與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基礎上,鼓勵患者表達內心看法;鼓勵患者間進行經(jīng)驗交流和分享,共同分享克服行為改變的困難和喜悅,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4]。毒副反應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會明顯延長住院時間,增加治療費用,嚴重時降低腫瘤的局部控制率。本研究治療組干預期間的貧血、血小板減少、脫發(fā)、食欲下降等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也說明健康教育對患者的自信心是一種提升,使患者真正實現(xiàn)管理疾病,從而有利于預后療效的提高[5]。
總之,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患者放療中的應用能減少放療毒副反應,有利于預后療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成會,尚華,劉江峰,等.85例鼻咽癌患者調強(適形)放療與常規(guī)放療獲益因素比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17):45-47.
[2]吳金通,彭俊英,吳陳賓,等.三維適形調強放療同步順鉑化療聯(lián)合尼妥珠單抗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臨床療效[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14,1(22):47-50.
[3]潘興喜,楊文,唐武兵,等.調強放療治療老年鼻咽癌的療效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2(13):6301-6303.
[4]劉伊輝,孫瑞美,楊兆祿,等.初治鼻咽癌調強放療與常規(guī)放療的放療副反應對照研究[J].濰坊醫(yī)學院學報,2010,32(5):112-114.
[5]梁艷芳,邵汛帆,莫志文.鼻咽癌調強放療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處理[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1(2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