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
摘 要:在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仍存在著無效、低效的狀態(tài),因此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本文就我校課改實施的“五環(huán)立體教學模式”的涵義和在語文課堂上有效性策略進行了一些探究。
關鍵詞:語文教學 ;五環(huán)立體 ;課堂改革;有效性策略;有效性
任何形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其根本出發(fā)點都應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教學改革是新課程實施的關鍵。我校課改實施的是“五環(huán)立體教學模式”.。五環(huán)立體教學模式,即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總結歸納、鞏固檢測。這種課堂教學模式,符合學生認知的規(guī)律,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大膽放手,給每一個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空間,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探究中,從而使他們快樂地學習,主動地學習,形成終身學習意識,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
一、“五環(huán)立體”教學模式的內(nèi)涵
五環(huán)是指課內(nèi)教學過程中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總結歸納、鞏固檢測。
(1)自主學習:學生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或?qū)W案上教師設計的問題,創(chuàng)設的情景,或?qū)ёx提綱進行自主學習,當堂掌握基礎知識和基礎內(nèi)容。學生要對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點、難點、重點問題做好記錄,為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打下基礎。
(2)合作探究:學生把自主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重點問題提交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在組長的帶領下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探究,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
(3)精講點撥:教師根據(jù)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對重點、難點、易錯點進行重點講解,幫助學生解難答疑??偨Y答題規(guī)律,點撥答題方法與思路。精講點撥準確有效的前提是教師應具備準確把握課標、教材的能力,能夠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力求做到“三講三不講”的原則:即講重點、講難點、講易混知識點,不講學生已經(jīng)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己探究也能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
(4)總結歸納:學生經(jīng)過討論,思維比較活躍,又經(jīng)過老師的精講點撥,這時要學生先靜下心來總結歸納,教師再小結歸納。學生再反芻消化,使知識更加完善,掌握更加扎實。
(5)鞏固檢測:針對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精編精選當堂檢測內(nèi)容,進行當堂達標測試。要求學生限時限量完成作業(yè)。還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難易不同的作業(yè),既要保證大部分學生扎實掌握課本基本知識,又要保證部分學生得到拓展提升。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發(fā)展學生思維的作業(yè),布置引導學生探究的作業(yè),布置遷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業(yè);不布置重復的作業(yè),不布置懲罰性的作業(yè),不布置超過學生合理學習限度的作業(yè)。
二、“五環(huán)立體”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1)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語文新課標標準強調(diào)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把握好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契機。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認知,價值態(tài)度、是非能力教育。比如教學《背影》一課,文章中父親非常艱難地爬上月臺,穿過鐵道給二十歲兒子買橘子,說明父親對兒子是多么的關心,抓住這一點讓學生聯(lián)想到父母親對自己的關心,學生們因此受到極大的感染。
(2)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興趣是一種動力,是成才的起點。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chǎn)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就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就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
在教學中,我采用語言激趣,創(chuàng)設情景,知識搶答,正反辯論等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如教學《信客》一課時,我借助知識搶答的形式把課文整體感知內(nèi)容安排進去,激發(fā)學生學習文本的興趣。如:①文章寫了幾個信客?重點寫哪個信客?②你能否用一個字來概括信客這一職業(yè)的初步印象?學生思考后踴躍回答(苦);③)這種“苦”從哪里體現(xiàn)出來?④為什么要寫老信客?⑤作者重點寫了信客的什么事跡?為何要重點寫?⑥年輕的信客的結局怎樣?為什么要求死后和老信客葬在一起?學生表現(xiàn)出強烈的搶答欲望,爭先恐后搶答,既活躍了氣氛,又讓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輕松進入了文本。
(3)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有效聽課的方法。我們經(jīng)??吹竭@樣的情況:某學生學習極其用功,在學校學,回家也學,但成績卻總上不去。好比學一樣東西,有人練幾次就會了,而有些人則需練很多次,這其中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
聽課如何有效呢?我認為,第一,課前要預習,這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有必要花大力氣培養(yǎng)學生掌握預習的基本方法。第二,合理分配時間。上課時認真聽課當然是必須的,但任何人也無法一節(jié)課集中精神不走神,所以上課期間也有一個時間分配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shù)胤潘梢幌隆5谌?,課堂筆記,要有的放矢。記筆記也會妨礙聽課效率,有時一節(jié)課就忙著記筆記了,這樣做,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上課筆記學生不必全記,書上有的東西不要記,書上有的知識不要記,書上沒有的典型題例與答題技巧才記。如見啥記啥,只不過做了一臺速記機,勢必影響課堂學習的效率,得不償失
(4)在教學中師生關系要融洽,要多元對話?!墩Z文課程標準》引進了“對話理論”,“對話”是一種教學方式,更是一種師生關系,是對話主體向?qū)Ψ降摹熬癯ㄩ_”和“彼此接納”。對話式教學要避免幾種現(xiàn)象:一是課堂上一部分學生成為對話的貴族,一部分學生淪為對話的奴隸;二是注重語言展示,忽視傾聽和交流;三是不重讀文本,只重對話。點綴式的閱讀,導致對話的質(zhì)量不高。四是對話到底,方式單一。一個討論接著一個討論,一個交流接著一個交流,學生讀、思、寫的時間被擠掉,最終影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想方設法把學習的主動權掌握在學生的手中,教給學生學會學習,優(yōu)化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堅持強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強化學生主體地位的辯證統(tǒng)一,把學生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通過課堂教學的設計,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自覺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探究創(chuàng)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學敏.《課堂教學技能》[D].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楊成章.《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學》[D].重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