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連偉
【摘 要】電教媒體在作文起步教學中的作用有:努力創(chuàng)設情景,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2.激發(fā)觀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3.指導學生說寫,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
【關鍵詞】作文起步教學 電教媒體 觀察能力 想象能力 表達能力
在十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逐漸體會到運用電教媒體教學的實效性。它形象生動,感染力強,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智力和聽說讀寫能力的有效手段。一年級是小學生作文起步階段,也是兒童智力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最佳期。因此,認為抓好作文起步教學非常重要。
一、努力創(chuàng)設情景,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
小學生天真爛漫,想象力豐富。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說話能力。在多年的實踐中,我意識到電教媒體在說話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極其有利。
1.借助投影,展開想象
“想”是學生看懂圖、看好圖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手段。投影的畫面是形象的,要讓學生對畫面內(nèi)容有正確理解,就要指導他們邊看邊想。唯有通過不斷地全面細致地觀察思考。才能逐漸使學生把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上來,從靜止的畫面中看出其中所反映的思想內(nèi)容。如指導學生觀察《公園的花不能摘》一圖,我啟發(fā)學生當看到盛開的菊花和樹木、小亭時,想象到時間是秋天,地點是公園;通過對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的觀察,想象畫面反映的主題。如根據(jù)媽媽的動作神態(tài)想象媽媽是怎樣說的;聽了媽媽的話,孩子是怎樣想的、怎樣說的及怎樣做的,這些都要通過看圖來指導學生通過合理想象來完成。解決了這個問題,就領會了作者如何通過圖畫內(nèi)容來展現(xiàn)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結果了。
2.巧用錄像,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
小學生的思維與感性經(jīng)驗直接聯(lián)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具體形象來體現(xiàn)的。用錄像再現(xiàn)寫作素材,可使學生很好地感知、觀察、展開想象、拓寬思路,將從畫面中觀察到的圖像與其內(nèi)涵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找到這個聯(lián)系點,使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象深刻、全面又合理,爾后將這樣的情感與認識訴諸文字,使學生的作文言之有物、有序、有情、有理。
如在一年級教學中,要求學生用“愛”字造句。由于小學生知識膚淺,若照本宣科,學生能說出諸如:我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句子。如果適時播放國旗飄揚、黃河奔流及一些動植物的錄像進行點撥,學生的思路就會開闊,頃刻間便能說出“我愛逗人的小猴子?!薄拔覑埘r艷的五星紅旗?!薄包S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又有誰不深深地愛她呢?”等精彩的句子。借助電教媒體,以形象思維促成抽象思維,完成從“物”到“意”的思維轉化,從而通過鋪設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的橋梁,就能夠較為成功地拓展了思維空間。
3.借助音樂,進行合理想象
低年級學生好說愛動,表現(xiàn)欲極強,一有機會就盡情地施展他們的才能。有一次我讓學生們聽配樂童話。我一會伸雙手當耳朵學小白兔蹦蹦跳跳,一會捏鼻子扮大灰狼。聽完錄音后,我拿出頭飾讓學生表演,有趣的故事給他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起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孩子們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惟妙惟肖地表演開了,通過表演加深了對故事語言的理解。學生表演得生動形象,說得輕松愉快,寫起來筆調也比以前順暢,內(nèi)容也較充實。
二、激發(fā)觀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他們的觀察往往處于無意觀察和籠統(tǒng)觀察階段。而運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表現(xiàn)力和可控性強。絢麗的色彩、迷人的畫面、優(yōu)美的音響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是指導學生有意觀察事物抓住特點、進行說寫訓練的最佳手段。
如在教學說話訓練“你最喜歡的動物”時,我選用了學生最喜歡的動物小白兔,巧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來指導說話,教學時播放配有輕音樂的表現(xiàn)小白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內(nèi)容的錄像,并在放錄像前先提出觀察說話的要求。悅耳的音樂、誘人的畫面,使學生個個興趣盎然。有的情不自禁地贊美著:“小白兔多美呀!”有的說:“小白兔真可愛?。 边@時我指導學生按先整體后部分、從頭到尾的順序指導學生觀察。放錄像采用特寫定格的方法,依次顯示小白兔的各部分,讓學生邊觀察邊說話,使學生變無意觀察為有意觀察,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指導學生連起來說幾句話,則采用放慢鏡頭的方法。課堂上學生躍躍欲試,一只只小手舉得高高的。有的學生說道:“我最喜歡小白兔,它長著一身潔白的毛,漂亮極了。頭上豎著一對長長的耳朵,一雙又圓又紅的眼睛像寶石一樣,長著一張三瓣嘴,吃東西時一動一動的,多有意思呀!”還有學生說道:“小白兔的尾巴短短的,像個棉球,它前腿短,后腿長,走起路來一蹦一跳的,真可愛!”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能說出一段通順而連貫的話,說明教學是成功的。這成功來自于巧用電教媒體和老師巧妙指導相結合,從而激起學生的觀察興趣,獲得有目地進行觀察的效果。觀察有序是觀察最基本的品質,只有觀察有順序,作文時才能言之有序。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看圖說話是培養(yǎng)觀察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指導學生說寫,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
小語新大綱明確指出聽說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而現(xiàn)代媒體直觀形象,既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又便于教師指導學生說話。從學生剛入學,我就用投影片指導學生看簡單的圖,說完整句子,使學生認識到一個完整的陳述句子是由誰(或什么)和怎么樣(或是什么)兩部分組成。然后再啟發(fā)學生仔細看圖,說具體復雜的句子。句子教學時我多用復合投影片,如“小女孩讀書”一句話,我是這樣教學的:首先展示一個小女孩讀書的簡單畫面,首先問:“小女孩在做什么?”答曰:“小女孩在讀書?!苯又鴨枺骸靶∨⒃谑裁吹胤阶x書?”答曰:“小女孩在家中讀書?!痹俳o圖加上一盞臺燈,問:“小女孩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讀書?”最后再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小女孩的動作神態(tài),問:“小女孩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怎樣讀書?”這時學生就能夠說出“小女孩晚上在家里認真讀書?!边@樣較具體復雜的句子。經(jīng)常這樣練習,學生說一句完整話的能力就逐漸得到提高。在此基礎上,借助電教媒體,訓練學生將一段意思完整的內(nèi)容用語言連貫地表達出來。隨著學生觀察能力的不斷提高,學生對圖的理解也較以前深刻得多,他們的口述作文也條理清楚、言之有物,從而既進行了素質教育,又鞏固了句式訓練,培養(yǎng)了說話能力。
寫話是說話的書面表現(xiàn)形式,是學生作文能力的綜合訓練。我在指導學生練習說話的同時也練習寫話、學完拼音后,就讓學生用拼音寫句子。隨著識字量的增加,遇到有些漢字學生不會寫,教會他們查字典,讓學生用漢字加拼音寫句子,寫一段完整的話。學生有了看圖說話的基礎,寫話已不是難事,但要告訴學生怎樣說怎樣寫。如記事的文章就讓學生按什么時間、什么地方、誰干什么、開始怎樣、結果怎樣的順序寫下來。這實際上是一篇簡單的記敘文。為了豐富學生看圖寫話的內(nèi)容,我平時還要求學生自己找一些書籍、報刊上的圖片,用學過的觀察方法,照圖進行寫話或寫簡單內(nèi)容的日記,提高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恰當運用電教媒體進行低年級作文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興趣、觀察品質、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說寫能力上都發(fā)揮著積極作用。實踐證明,電教媒體是作文起步教學及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